★「沒有最好的父母,但有願意為了孩子改變的父母。」
●傳統的親子教養主張,不該讓孩子「為所欲為」。我想,那個老人說「她贏了嗎?」就是這個意思,他覺得我是在「自討苦吃」。每次大家談到孩童使性子時,我常聽到這種說法。家長似乎很怕孩子使性子,他們認為,只要孩子使性子,以後他永遠是那種亂發脾氣的個性。在這種輸贏遊戲中,家長若是堅持非贏不可,最後根本沒有贏家。這種遊戲只有在操弄,毫無相互理解。這種遊戲不是真實的,是父母自己編造出來的。
●如果你的教養方式大多是把你的意念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從這種方式學到的關係模式可能是有害的。孩子只學到這種有限的角色選擇時(「行動者」與「接受行動者」,或者換句話說,「支配者」和「順從者」),那會大幅限制他身為人的潛力。比方說,如果孩子最有經驗的角色是受害者與惡霸,他可能會變成惡霸,或動不動就以受害者自居。輸贏遊戲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輸了意念之爭往往令人感到丟臉,丟臉並不會使人變得更謙卑,反而會讓人惱羞成怒。那種憤怒可能會向內轉向自我,導致憂鬱,或向外轉向外界,導致反社會行為。
●管教孩子行為的三種主要方式通常是:
1嚴格管教可能是最常見的管教方式,那是把成人的意念強加在孩子身上。
2.寬鬆的管教是指,你從來不跟孩子談任何標準或期望。這種不太管教孩子的家長,通常是因為他們對親子教養感到焦慮又不敢冒險,或是因為他們以前就是在虎爸虎媽的嚴格管教下成長。有些孩子可以自己建立標準與期許,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這樣。孩子不知道別人對他有何期許時,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也沒有安全感。
3.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以解決問題,你比較像是輔導員,而不是獨裁者。這是我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它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合作型管教呢,它是怎麼運作的?
1.藉由定義自己來定義問題。
「我希望你的房間保持整潔,我希望你整理一下。」
2.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幫助。
例如,「朋友把你的房間弄得一團糟,所以你覺得你必須清理房間很不公平,對不對?」、「你是不是覺得任務太難了,永遠做不完?」
3.確認那些感受。
「我知道那感覺很不公平」或「大型任務一開始總讓人覺得大到不知從何處著手」。
4.腦力激盪解決方案。
「我還是希望你把房間整理乾淨,你覺得最簡單的作法是什麼?」
5.堅持下去,重複必要的步驟。
●把較年長的青春期孩子想成房客。如果你不知道對孩子設定什麼界線是合理的,你可以把他想像成住在你家的房客。你依然可以設定家規,但你的家規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他。如果你把快成年的孩子想成房客,那可以給他一些渴望的距離,彼此尊重。
●就像我建議大家回顧自己的童年,以注意那段經歷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子教養一樣。如今我們成年後,也可以看父母現在怎麼對待我們。將來我們的孩子成年後,我們可以決定哪些作法要跟父母一樣,哪些作法不要跟父母一樣。如果我們有幸活得很長壽,在親子關係的最後階段,我們可能得依靠孩子為我們做決定。如果我們學會信任孩子,這對我們和孩子來說都會比較容易。養兒育女意味著,孩子還小時,你是家長;接著,你和孩子都是成人;最後,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變成小孩。如果我們可以靈活演繹這些角色,每個人都可以過得更輕鬆。
~心理治療師/菲莉帕•派瑞(Philippa Perry)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and Your Children Will be Glad That You Did)》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Readin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