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與灰燼〉是高三上翰林的白話選文。這幾年確實可以看見各家出版社在白話選文上的用心。以翰林來說,〈威尼斯商人〉是西方劇本;〈愛與死與IG網紅〉符合現代人的閱讀主流模式;而〈草莓與灰燼:加害者的日常〉則是紀實文學。然而,正因為出現在高三上,學生的國文學習更常被核心古文、考古題、國寫佔滿,如果我們從高三生的角度出發,在這個時候,學習〈草莓與灰燼〉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答案:因為好看。
我總是記得自己在準備各種重大的考試中,偶爾會在圖書館中抽出一本看似與考試不相關的「課外讀物」。只要那本課外讀物是好看的,它就像一支手電筒,為我在黑暗的世界打亮一道光。
WHAT:文本內容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在說明之前,我們還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這篇課文的基本內容:
(本文)是一篇融合歷史與文學的紀實作品。作者從加害者後代子孫的角度切入,細加描繪納粹統治階層與其親人日常溫馨甜蜜的情景,對比被害者苦難悲慘的境遇,引領讀者省思:那樣的人怎麼會犯下如此令人髮指的罪刑?「邪惡」的本質又是什麼?進一步透視加害者欠缺同理心、不能推己及人的內在心理,使讀者在反思歷史之餘,也洞悉人性。(出自翰林高中國文第五冊)
WHY:為何要讀
除了好看之外,這篇文章還有三個值得高三生一讀的理由,分別是「文體認知的打破」、「人性認知的打破」、「文字運用的突破」
一、文體認知的打破:
在高中三年的白話文教學中,學生能夠習得「小說為虛、散文為實」的概念,雖然有些散文寫得絲絲入扣跌宕多姿,但它依著重書寫真實發生過的情景。但是〈草莓與灰燼〉示範了紀實文學能夠打破「散文為實、小說為虛構」的認知
所謂的紀實文學,我們借用《大辭海》的辭條解釋:
亦稱非虛構小說,包括口述實錄文學,歷史傳記、報告文學和新新聞主義報導等。這類作品突破小說是散文虛構作品的概念,用小說的手法描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用文學語言紀錄具有典型意義的社會事件,允許作者利用各種象徵手法和某些虛構細節以表達自己的觀察和想像。在藝術上打破了虛構和非虛構的界線,具有事實的真實性,又有小說的文學性和自由性。
在〈草莓與灰燼〉當中,所運用的資料皆為真實,包括霍斯家族的經歷、希姆萊和妻子瑪佳的事蹟以及奧斯威辛發生的屠殺事件等等。然而敘述這些事情實,既有對外在情景「彷若真實的呈現」,也有對人物內在狀態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段話:
庭院(霍斯家族的豪華別墅)裡拍攝的照片,背後都有一堵牆。牆外的「那個世界」,偶爾會來幾個條紋人,來砌牆鋪瓦挖池塘,來幫忙母親照顧嬌弱的玫瑰花。孩子們如果注意一點,會發覺他們眼眶凹陷,瘦得根根肋骨凸顯。霍斯家的孩子頂多覺得他們怪異,孩子們會穿著條紋睡衣模仿囚犯,像個尋常的小遊戲,從來無從懷疑起,慈愛父親背後的那團黑暗。 房慧真〈草莓與灰燼〉
從上述摘錄,可以看到作者根據真實的庭園照片,勾勒庭園中的池塘、玫瑰花的修建,其實是來自於穿著條紋衣服的囚犯;而作者根據真實霍斯家族的緊密關係,描摹孩子們「從來無從懷疑起,慈愛父親背後的那團黑暗」的心境。
如果要打個比方,那麼《史記》寫鴻門宴,寫項羽烏江自刎,就非常接近我們現在認知的紀實文學。
二、文字運用的突破
〈草莓與灰燼〉中大量運用對比的手法,凸顯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命運大不相同,例如加害者對家人的慈愛與執行「公事」殘酷的對比;加害者食衣住行的講究與被害者必須忍受極度飢餓的對比。
也運用了「象徵」的手法,將草莓與灰燼各自象徵為加害者與被害者。兩者既是對比,又是同生。加害者即使再光鮮亮麗,也始終無法否認被灰燼附著的事實。
除了我們熟知的文字運用,作者在文字運用上又多做一層突破——使用「蒙太奇」的拼貼敘事。什麼是蒙太奇?作者在文章當中的說明如下:
慈愛與罪愆,有如電影教父的經典一幕,正式接班的年輕教父,在教堂為新生兒受洗的同時,頻頻跳接的是趕盡殺絕的畫面。
分析此段文章便能得知,所謂的「蒙太奇」筆法,是擬構一個主題,在那主題之下從不同的角度擷取情境加以描摹,使得文章讀起來像是一幕幕畫面的拼貼。
可以說,〈草莓與灰燼〉的主題是探討「慈愛與罪愆」的關係,若將此主題想像成一片畫布,那麼作者就是一幕幕的景象拼貼其上。
除了蒙太奇的拼貼敘事,文章當中另一個極具電影感的畫面,出現在末段:
草莓上的灰燼,從天而降,從焚化爐的煙囪吐出,從毒氣室的屍體到焚化爐,從脫光衣服到毒氣室,從下火車到脫光衣服,從八天七夜無法動彈滴水未進乾渴至極到被趕上火車,從猶太隔離區到上火車,從好心鄰居書櫃後頭暗門的藏匿到隔離區……依照能量守恆定律,從煙灰到血肉骨架心跳呼吸,最後回到,一個完整的人
這一段以電影高速倒帶的方式,將灰燼還原成人,寄託人為本的關懷。
三、人性認知的打破
翻開國文課本,大多數選文會指向我們熟悉的價值觀:飽讀詩書的知識份子,多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多能夠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但作者試圖打破這種基本認知,讓慈愛(在妻兒眼中,魯道夫是個愛家的好人)、平凡外表(身處「最終解決方案」決策頂端的希姆萊,外型全然不是想像中的大魔頭。他長年有腸胃毛病,個子不高,戴小圓眼鏡,為了看起來比較有男子氣概而蓄鬍)讀詩書(希姆萊常寄書報雜誌回來,他不是不讀書的人,正如許多納粹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當然,他早已讀過《我的奮鬥》)三種溫潤的性質,與邪惡並存,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探討:邪惡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HOW:如何應用
〈草莓與灰燼〉在文體認識上的突破,有助於閱讀時對於文體的辨別。能區辨文體或許有助於學生在寫國綜試題的判斷。舉例來說,如果學生能辨識何為「說明文」,就知道如何抓取客觀知識點;能辨識何為「議論文」,就能抓取觀點;看到一首詩,就必須抓取意象;那麼看到一篇「紀實文學」,也就能有意識去找出歷史背景和小說筆法的交錯。
〈草莓與灰燼〉在文字表現上的突破,其實有助於學生在寫作手法的提升。蒙太奇寫作手法除了可以拆解,也可以模仿,讓學生練習用此方式書寫文章,以108年國寫〈溫暖的心〉為例,學生就可以這樣練習:
- 主題:溫暖的心
畫面一:陶潛的兒子善待僕人
畫面二:貞觀的祖父閃躲偷摘瓜的阿啟伯
畫面三:學生自行勾勒
- 將畫面一、二、三連綴成一段文字
而〈草莓與灰燼〉在人性認知的打破,湧入的是看待事情的視野。
我記得建中退休的國文教師林明進老師,曾在演講中提到,教建中的學生作文,最需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文章中展現自己的視野與認知。
套句流行的俗語:你的樣子裡,有你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和愛過的人。
而我們的文章裡,也有我們磨練過的筆鋒,讀過的書,和沈澱過的思緒。
最後,就讓我們用一張圖說,來總結這篇文章吧:
延伸活動
上文提及「平凡的邪惡」,有助於打破我們對人性的認知。因此,在課程的延伸活動,我帶學生認識「平凡的邪惡」這句話,是出自於漢娜.鄂蘭。並引用翰林在《素養教學力》提供的文章:〈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羅格.布雷格曼著,唐澄暐譯,時報出版
學生閱讀過後,我出了一道國寫知性題:
(一)漢娜‧鄂蘭、史丹利.米爾格蘭、羅格.布雷格曼三人各自提出不同面向的人性觀,試說明三者的主張。文長100字之內(至多5行))。(占4分)
(二)漢娜‧鄂蘭、史丹利.米爾格蘭、羅格.布雷格曼主張各異,但其共同目標皆是為了讓人類間彼此迫害之事不再發生。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仍可以在柬埔寨紅色高棉、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平民的鎮壓等行動中看見集體屠殺的暴行。身為一個高中生,你認為該如何作為,才能避免自己受到權威或主流風氣的影響,而對他者施予暴行?請闡明自己的看法。文長限450字之內 (至多21行)。(佔21分)
以國寫知性題作為延伸一方面確實是因為配合學測,另一方面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個素材很適合連結討論時事。2022年是個不平靜的一年,烏俄戰爭正在發生,而臺海危機也日趨緊張,我們活在一個「親眼看見」獨裁者野心擴張的時代,獨裁者的野心固然是造成殺戮的始作俑者,但「平凡的邪惡」也在無形中成為幫凶。
對於我們而言,了解「平凡的邪惡」是對人性認知的提升,而後續如何有意識的「不成為」這樣的人」,或許是我們在這個時間點,讀到這一課,最能展開的行動。
以下摘錄的是學生論述「為什麼至今人們仍會彼此迫害」的原因: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只要權威者將那些邪惡的事包裝成好的事,就會讓許多人認為他們在行善,因此盲目地聽從權威者的命令。
我認為人會對他者大規模殘忍殺害的理由有三個,首先人常常因為恐懼而被權威影響,以為權威可以庇護他們;再來,即便人與生俱來具有辨認是非的能力,但許多人卻因懶惰而放棄這個能力,跟隨他人的聲音而行;最後,人們讀歷史卻沒有注意到歷史要告誡我們的事,也無法從前人的錯誤中記取教訓。
有了原因的探討,接著就是提出預防的行動
為了避免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迫害他人,當我們看到一件事時,不要因為它看起來很有道理就盲目相信,我們應該先思考這件事可能造成的後果,並聽取支持與反對的意見,讓自己接觸當初沒有想到的面向。
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不自覺的迫害者,我們在生活中應當有意識的要求自己保有自我意識;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清楚辨明是非,且不會盲從與跟風。雖然說對於現今社會要做到此地步相當不容易,但我們可以漸漸地建構正確的思維模式,最終我們會為自己感到慶幸,慶幸因自己的存在而讓社會更美好。
而如何避免成為一個盲目的殺手,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思考」的養成,當一個主流趨勢,推著你前往邪惡 ,縝密的思考會成為一個保護殼,保護著你原有的善。再者,人與人相互的不理解,也可能會成為你失去思考的動力和判斷的能力,多「接觸」,透過接觸化解仇恨與歧視,不再因彼此的隔閡,而釀成悲劇。唯有使自己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個體,以及真正正視自己缺少的那一份關懷與同理心,才能不受權威的驅使,避免自己成為善良包裝下的那把鋒利之刀。
我其實也滿慶幸學生給出的答案和當時漢娜‧鄂蘭寫〈平凡的邪惡〉所提出的解決之道是相同的;那就是思考。也有學生認為與其他族群接觸是必要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當然這一課也可以搭配補充教材談難民議題。對於四面環海的臺灣來說,難民議題與我們似乎有點遙遠。然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遠,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過後,就曾掀起一波討論,當我們說著「臺灣挺香港」、「會提供必要協助」等漂亮話的當下,我們也應思考如何在政策上對接因應,我想這也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