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掛慮,我懂!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天,兒子感冒請假在家。經過看診、吃藥並休息一天後,當晚身體狀況好多了。睡覺前,他說:「媽媽,我想跟你聊一下。」
很喜歡先生拍的這張照片,有一種父親在背後默默守護孩子的感覺,天父上帝更是如此。
他說:「我希望你明天再幫我請假一天。」我說:「你已經好多了,而且快篩都是陰性,不是確診,不需要再請假。」
只見他紅著眼睛,苦著臉一直要求我再請假一天。我覺得不尋常,便問他真正想請假的理由。
他才淡淡地說:「我現在的聲音不好聽、有雜音,又不能大聲,我怕我喊口令,同學會聽不清楚。」
兒子這學期是班長,要負責喊口令和整隊、帶隊。這時我明白了,他心心念念的是他因喉嚨沙啞,無法將喊口令的任務作好。
此時,我的心有點酸酸的。由於兒子和我有些相似的特質,他的心情和掛慮,我能懂。雖然不斷地安慰他,也告訴他其實不需要為這個原因請假,但他還是過不去。而他的「過不去」,我也能懂。
往往我倆就會進入惺惺相惜、一起沉浸在情緒與掛慮的浪潮裡。看到這裡,不知您是否也能理解我們的惺惺相惜?
這時,我先生就會來把我倆帶回現實世界。他告訴兒子:「只要你現在趕快睡覺,配合父母,規律吃藥,每次將鼻涕徹底擤乾淨,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
坦白說,現場的場景有點好笑,母親在同理安慰,父親在指導如何解決問題,有點違和感,偶爾還會發展成像一場鬧劇。因為個性、特質差異大,我和先生看法不一致的情況是有的,但最終我們還是盡可能一起協調、合作,幫助孩子處理他的掛慮。
最後的解決方案是,若還是快篩陰性,就不請假。但我請老師幫助,隔天暫請副班長幫忙喊口令。我在給老師的訊息最後寫到:
「謝謝您理解兒子認真、有責任心、自我要求的性格。您的理解、副班長的協助,對他會是很大的幫助!謝謝您,費心了!」
兒子接受了,這事就這麼解決了!
這件事給我兩個啟發:
第一、上帝設計家庭中的父親和母親一起來孕育生命,教養下一代,有差異的父母兩人,彼此互補,又一起合作,讓孩子能從父母身上都得著學習和幫助,真的是很有智慧的設計。
第二、每當我跟孩子說:「孩子,你的掛慮,我懂!」時,我彷彿也聽到上帝跟我說:「孩子,你的掛慮,我懂!」
一對父母是有限的,但上帝的能力遠超過一對父母,祂能同理、願意同理,祂也能解決問題、有能力調度萬有,在我們切身的問題上施行祂的美意。
育兒之路上,我的有限、我的掛慮,祂懂!祂也在 !這是我的安慰和盼望。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聖經.腓立比書4:6~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是平凡的二寶媽、基督徒。婚後的備孕之路遠比想像的艱難與漫長,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分別在38歲及41歲時生了兒子和女兒,開始了高齡育兒之路。 願和您分享我和孩子、先生及上帝一起成長的小故事,讓人生不只是「過生活」,更像是「讀生活」。 歡迎您來逛逛,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因為討論某事而傳一段訊息給朋友,她看完我訊息後的反應是大笑。
這天一早全家趕赴新竹參加老友婚禮。 我18歲就認識了老友,一起走過快30個年頭的朋友能有幾個? 一起參加封閉國家的短宣; 一起參加香港短宣; 身為香港人的老友,開啟我第一次的香港自助行; 當老友在澳門工作的那幾年,我到澳門找她玩; 有年大學開學時,老友還託澳門僑生回台時帶禮物給我,是我喜歡的衣服,她
有一天,我和姊妹提到,因著我家發生一個突發事件,先生有感而發地說:「幸好我們家沒什麼太貴重的物品!」我說:「我們家最貴重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繼續聊「錢」和「財產」這件事,交流想法,聊了很多、很深。
最近在小組中和姊妹們共讀《改變帶來醫治》這本書,其中一段讓我特別有感: 「我們有許多藉口,像是『成功的經驗才分享出來』...... 我們不想揭露自己,因為我們想要表現完美。...... 真正的好見證是,一個罪人不是見證他自己多麼得勝,而是見證神多麼饒恕。」
因著一場不期而遇的遊行,我們全家開啟了一場「碎念比賽」。 因有人求觀賽,姑且記錄一下。
我和先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提起某段往事,通常是在討論跟孩子有關的話題時,例如:要給孩子怎樣的標準或原則這類的。 追憶這段往事通常到最後都變成無聊的說嘴比賽,那就是關於「全勤獎」這件事。
我因為討論某事而傳一段訊息給朋友,她看完我訊息後的反應是大笑。
這天一早全家趕赴新竹參加老友婚禮。 我18歲就認識了老友,一起走過快30個年頭的朋友能有幾個? 一起參加封閉國家的短宣; 一起參加香港短宣; 身為香港人的老友,開啟我第一次的香港自助行; 當老友在澳門工作的那幾年,我到澳門找她玩; 有年大學開學時,老友還託澳門僑生回台時帶禮物給我,是我喜歡的衣服,她
有一天,我和姊妹提到,因著我家發生一個突發事件,先生有感而發地說:「幸好我們家沒什麼太貴重的物品!」我說:「我們家最貴重的就是『我們自己』了!」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繼續聊「錢」和「財產」這件事,交流想法,聊了很多、很深。
最近在小組中和姊妹們共讀《改變帶來醫治》這本書,其中一段讓我特別有感: 「我們有許多藉口,像是『成功的經驗才分享出來』...... 我們不想揭露自己,因為我們想要表現完美。...... 真正的好見證是,一個罪人不是見證他自己多麼得勝,而是見證神多麼饒恕。」
因著一場不期而遇的遊行,我們全家開啟了一場「碎念比賽」。 因有人求觀賽,姑且記錄一下。
我和先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提起某段往事,通常是在討論跟孩子有關的話題時,例如:要給孩子怎樣的標準或原則這類的。 追憶這段往事通常到最後都變成無聊的說嘴比賽,那就是關於「全勤獎」這件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我曾經以為可以挑戰父母的權威、捍衛自己的選擇、替自己的決定負責是理所當然的事,卻在聽過許多人的故事及接觸更多書籍中得知,原來多數的孩子都成長於「生不由己」的家庭環境而感到痛苦不堪。 最令孩子感到難受的事情肯定有「學業」這一項,在日益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即便沒有師長及父母的催逼都感到喘不過氣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在看完《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之後我對吳曉樂這個作者的興趣有增無減,我的直覺告訴我,她有我人生想探求的答案,或者,她很靠近我的追求的疑惑。 所以我繼續借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作者的第一本書,她的體材更像散文,我不能說它是小說,根據事實所記述應該是散文。 作者深諳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寫出
Thumbnail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閱卷老師在看到學生考試文章的時候, 是投射到學生本身形象? 還是檢驗學生的思想是否純正? 還是考證投射世界的真實性? 還是在檢視文字?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我曾經以為可以挑戰父母的權威、捍衛自己的選擇、替自己的決定負責是理所當然的事,卻在聽過許多人的故事及接觸更多書籍中得知,原來多數的孩子都成長於「生不由己」的家庭環境而感到痛苦不堪。 最令孩子感到難受的事情肯定有「學業」這一項,在日益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即便沒有師長及父母的催逼都感到喘不過氣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在看完《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之後我對吳曉樂這個作者的興趣有增無減,我的直覺告訴我,她有我人生想探求的答案,或者,她很靠近我的追求的疑惑。 所以我繼續借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作者的第一本書,她的體材更像散文,我不能說它是小說,根據事實所記述應該是散文。 作者深諳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寫出
Thumbnail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閱卷老師在看到學生考試文章的時候, 是投射到學生本身形象? 還是檢驗學生的思想是否純正? 還是考證投射世界的真實性? 還是在檢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