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掛慮,我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天,兒子感冒請假在家。經過看診、吃藥並休息一天後,當晚身體狀況好多了。睡覺前,他說:「媽媽,我想跟你聊一下。」
raw-image

他說:「我希望你明天再幫我請假一天。」我說:「你已經好多了,而且快篩都是陰性,不是確診,不需要再請假。」


只見他紅著眼睛,苦著臉一直要求我再請假一天。我覺得不尋常,便問他真正想請假的理由。


他才淡淡地說:「我現在的聲音不好聽、有雜音,又不能大聲,我怕我喊口令,同學會聽不清楚。」


兒子這學期是班長,要負責喊口令和整隊、帶隊。這時我明白了,他心心念念的是他因喉嚨沙啞,無法將喊口令的任務作好。


此時,我的心有點酸酸的。由於兒子和我有些相似的特質,他的心情和掛慮,我能懂。雖然不斷地安慰他,也告訴他其實不需要為這個原因請假,但他還是過不去。而他的「過不去」,我也能懂。


往往我倆就會進入惺惺相惜、一起沉浸在情緒與掛慮的浪潮裡。看到這裡,不知您是否也能理解我們的惺惺相惜?


這時,我先生就會來把我倆帶回現實世界。他告訴兒子:「只要你現在趕快睡覺,配合父母,規律吃藥,每次將鼻涕徹底擤乾淨,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


坦白說,現場的場景有點好笑,母親在同理安慰,父親在指導如何解決問題,有點違和感,偶爾還會發展成像一場鬧劇。因為個性、特質差異大,我和先生看法不一致的情況是有的,但最終我們還是盡可能一起協調、合作,幫助孩子處理他的掛慮。


最後的解決方案是,若還是快篩陰性,就不請假。但我請老師幫助,隔天暫請副班長幫忙喊口令。我在給老師的訊息最後寫到:


「謝謝您理解兒子認真、有責任心、自我要求的性格。您的理解、副班長的協助,對他會是很大的幫助!謝謝您,費心了!」


兒子接受了,這事就這麼解決了!


這件事給我兩個啟發:


第一、上帝設計家庭中的父親和母親一起來孕育生命,教養下一代,有差異的父母兩人,彼此互補,又一起合作,讓孩子能從父母身上都得著學習和幫助,真的是很有智慧的設計。


第二、每當我跟孩子說:「孩子,你的掛慮,我懂!」時,我彷彿也聽到上帝跟我說:「孩子,你的掛慮,我懂!」


一對父母是有限的,但上帝的能力遠超過一對父母,祂能同理、願意同理,祂也能解決問題、有能力調度萬有,在我們切身的問題上施行祂的美意。


育兒之路上,我的有限、我的掛慮,祂懂!祂也在 !這是我的安慰和盼望。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聖經.腓立比書4:6~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兩寶媽讀生活寫生活
5會員
107內容數
我是平凡的二寶媽、基督徒。婚後的備孕之路遠比想像的艱難與漫長,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分別在38歲及41歲時生了兒子和女兒,開始了高齡育兒之路。 願和您分享我和孩子、先生及上帝一起成長的小故事,讓人生不只是「過生活」,更像是「讀生活」。 歡迎您來逛逛,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啟發。
2024/02/18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2024/02/18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2023/12/16
這天我在教會的兒童詩班司琴時,一位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他兩腳穿著不一樣的襪子,而且他很自在、開心。我心想:「他真是有著自由的靈魂啊!」這個思緒隨著我來到了接下來的主日崇拜。 在敬拜中,我腦海突然浮現「俄羅斯娃娃」的樣貌。我覺得我似乎就像那一個套一個的「俄羅斯娃娃」,
Thumbnail
2023/12/16
這天我在教會的兒童詩班司琴時,一位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他兩腳穿著不一樣的襪子,而且他很自在、開心。我心想:「他真是有著自由的靈魂啊!」這個思緒隨著我來到了接下來的主日崇拜。 在敬拜中,我腦海突然浮現「俄羅斯娃娃」的樣貌。我覺得我似乎就像那一個套一個的「俄羅斯娃娃」,
Thumbnail
2023/09/16
期中考前一晚,兒子就寢時在床上唱著歌,儼然不像考生,於是我打開房門問他緣由。他表達自己期待考試,因為可以試試看自己能答對多少。我對他這種心態很感興趣,便和他聊了幾句。 他說自己不緊張,因為「沒考一百分也沒關係啊!」
Thumbnail
2023/09/16
期中考前一晚,兒子就寢時在床上唱著歌,儼然不像考生,於是我打開房門問他緣由。他表達自己期待考試,因為可以試試看自己能答對多少。我對他這種心態很感興趣,便和他聊了幾句。 他說自己不緊張,因為「沒考一百分也沒關係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這天,兒子感冒請假在家。經過看診、吃藥並休息一天後,當晚身體狀況好多了。睡覺前,他說:「媽媽,我想跟你聊一下。」 他說:「我希望你明天再幫我請假一天。」我說:「你已經好多了,而且快篩都是陰性,不是確診,不需要再請假。」 只見他紅著眼睛,苦著臉一直要求我再請假一天。我覺得不尋常......
Thumbnail
這天,兒子感冒請假在家。經過看診、吃藥並休息一天後,當晚身體狀況好多了。睡覺前,他說:「媽媽,我想跟你聊一下。」 他說:「我希望你明天再幫我請假一天。」我說:「你已經好多了,而且快篩都是陰性,不是確診,不需要再請假。」 只見他紅著眼睛,苦著臉一直要求我再請假一天。我覺得不尋常......
Thumbnail
「O-O-O,不-要-這-樣-」、「要講幾次你才聽得懂?」、「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些聽起來很嚴厲的句子,是我經常在晤談室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的內容。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微笑以對...
Thumbnail
「O-O-O,不-要-這-樣-」、「要講幾次你才聽得懂?」、「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些聽起來很嚴厲的句子,是我經常在晤談室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的內容。遇到這種情況時,我總是微笑以對...
Thumbnail
我知道我還是會擔心,但我也會學著把我的擔心化為祝福,因為唯有祝福,才能讓你勇敢去飛翔。我相信你永遠會活得比我想像得還要大。你跳起來看到的世界,是我看不到的世界。你有你的精采,我有我的祝福。勇敢去跳躍吧!我最親愛的男孩
Thumbnail
我知道我還是會擔心,但我也會學著把我的擔心化為祝福,因為唯有祝福,才能讓你勇敢去飛翔。我相信你永遠會活得比我想像得還要大。你跳起來看到的世界,是我看不到的世界。你有你的精采,我有我的祝福。勇敢去跳躍吧!我最親愛的男孩
Thumbnail
放療還剩下最後幾次,爸爸卻因為疫情緊張而萌生退意。醫院沒有暫停的打算,甚至囑咐我們,最多只能休息一個禮拜,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整個療程便要重來。 晚上在電話裡,他頹唐又任性地向我告知,「唉呀我不想治了。明天我就不去了。」 📷
Thumbnail
放療還剩下最後幾次,爸爸卻因為疫情緊張而萌生退意。醫院沒有暫停的打算,甚至囑咐我們,最多只能休息一個禮拜,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整個療程便要重來。 晚上在電話裡,他頹唐又任性地向我告知,「唉呀我不想治了。明天我就不去了。」 📷
Thumbnail
老師們就是想方設法在各方面來幫助孩子們,但是有時候真的就是如聖經所說的,在人不能,我們學習了很多的諮商的理論,我們看了很多書,我們也參加了很多輔導的研習,或者是團體督導。人能做的呢都做了,但是很多的情況我們真的仍然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Thumbnail
老師們就是想方設法在各方面來幫助孩子們,但是有時候真的就是如聖經所說的,在人不能,我們學習了很多的諮商的理論,我們看了很多書,我們也參加了很多輔導的研習,或者是團體督導。人能做的呢都做了,但是很多的情況我們真的仍然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