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腦補文言文:語譯,不但可以增進閱讀力,還可以激發創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讀文言文到底要幹嘛?以後又用不到。」對文言文厭惡至極的學生常用這個問題堵大人的嘴。相信我,別浪費口舌解釋讀文言文的功用,因為他們不是真的想知道讀文言文可以幹嘛,純粹想堵你的嘴而已。
試試看,用「語譯創作」的方式帶孩子重新理解並改寫文言文,不但會讓他們不再排斥它,古文閱讀力與寫作能力還會同步成長唷!
raw-image
天才微微亮,兩名小販挑著擔子走在雨後泥濘的道路上,前往不遠處的市集做生意。

「喂,」行經一間破廟,阿三眼尖,叫住阿四,「怎麼有兩個人躺在那裡?」阿四定睛一看,只見一人身穿囚服,倒在矮牆外,另一人穿著破爛,趴在傾圮的牆上,「該不會是越獄又殺了人的逃犯吧?」

兩人躡手躡腳走上前,這才發現牆上的那個人臉色慘白、全身僵硬,明顯死亡多時,而牆外那名囚犯似乎還有氣息。兩人連忙倒了一碗薑湯灌進他口中,囚犯一連咳了幾聲,驚醒過來,指著那具屍體直發抖,說不出話來。

「這位兄弟,你為什麼扛著一具屍體?他是你殺的嗎?」阿三好奇地問。「他……他……」囚犯指著屍體,情緒漸漸平復下來,「他……追我到這裡……」。阿四拍了拍他的肩,「別開玩笑了,這個人已經死很久了。」

「不、不,你們聽我說!」於是,囚犯開始述說昨晚的遭遇……

這則故事,是清代東軒主人《述異記》一書中〈殭屍鬼〉的某一段語譯。我在帶國中的學生讀完整篇故事後,請他們語譯為白話。不過,我特別提醒他們:「請你把語譯當成創作,在不違反原文情節的前提下,你可以盡情發揮。但千萬不要跟考試答題或教科書上的語譯一樣,完全照字面翻,翻得死板又無趣,小心我拒改哦!」

剛聽完這個恐怖故事還有一點失神的孩子,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紛紛拿起筆來,準備為這段精采的記載添枝加葉,改寫成現代人所能理解並且樂在其中的故事。這個練習,正是我常常帶他們進行的--腦補文言文

文言文不只是考試題型,更是創作題材

「讀文言文到底要幹嘛?以後又用不到。」這肯定是討厭文言文的學生最大的疑惑。

如果你耐著性子跟他們解釋讀文言文的好處,我敢保證,就算你講到嘴巴破,他們還是一樣眼神死。說穿了,他們並不是真的想了解文言文的用處,而是藉著質疑它的功用來大肆抱怨一番。想像一下:當孩子玩手遊玩得正起勁時,突然放下手機,走過來問你:「老師,打電動要做什麼?未來可以幹嘛?」你可能要摸摸他的額頭,確認一下他是不是燒壞腦子了?說真的,當一個人熱衷於某一項事物時,根本無暇去思考它的功能,只有痛恨它的時候,才會問這個問題。所以囉,你講再多文言文的好處給學生聽,也是浪費口舌。

raw-image

那要如何引起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或至少不要排斥它呢?首先,我們得先放下考試導向的學習,別太強調注釋的死記,應專注於為他們培養閱讀興趣;其次,不要局限於教科書的選文,可以多找一些故事性強的文章帶學生讀(古代的筆記小說中有豐富材料,建議多加利用)。讀完後,不妨結合寫作訓練,引導孩子以文章為原點,以語譯方式從事二創(二次創作)。


講到「創作」兩個字,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非得像上帝一樣,憑空創造一個原本不存在的世界。因此,對於自認為沒有寫作天分的孩子來說,創作簡直跟開天闢地一樣艱鉅。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不但翻譯是一種創作,連文言文語譯也可以是一種創作。

由於語譯已經有一個底本,只要在這個基礎之上發揮你的技巧及創意即可,不須從零開始發想起,是一個非常適合創作初學者的練習。這就像在已有圖案輪廓的著色本上塗上顏色一樣,很快就能看到完整的作品誕生,初學者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得到成就,鼓勵他創作下去。

接下來,來談談帶孩子進行語譯創作的3大要點。

重新布局、增添細節,吸引讀者目光

古代筆記小說的故事開場比較制式,幾乎都是開門見山,直接告訴讀者事件中的人物、時間、地點或是何事。以這一篇〈殭屍鬼〉為例,原文的開頭是:

山東某縣一荒塚,有殭屍鬼,每為人害。

第一句話就爆雷,完全沒有懸疑感可言,除了殭屍迷之外,其他讀者不一定會乖乖讀下去。而且,即使故事再怎麼有趣,這種開門見山法式的開頭,讀多了就像在讀電話簿一樣,很容易感到乏味。所以,當孩子讀懂整篇文章後,必須引導他站在讀者本位,想想什麼樣的開頭才能夠抓住讀者的眼球?

引文的這一段語譯,其實在原文中已接近尾聲,我採用倒敘的方式將它調到開頭,並且設計了一個猶如刑案現場的情境,勾起讀者一探究竟的興趣。除此之外,也可以站在旁白的角度,連結現代人的熟悉的事物或思維方式,為故事寫一段導言,例:

隨著電影《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上映,全球又掀起殭屍熱潮。說起殭屍,你可能會以為這些喪失理智追著人跑的怪物是來自於西方電影,但事實上,在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當中,就有許許多多關於殭屍殺人的故事。不同於西方電影裡的殭屍,不少中國殭屍的背後還有一個操縱者,把殭屍當傀儡吸人魂魄。清代東軒主人《述異記》一書裡,有一則令人不寒而慄的記載--

在開始敘述事件之前,先來一段這樣的導言,可順利打破讀者和文言文之間的時代隔閡。反之,假如完全按照原文的順序逐句語譯,就算是白話,吸睛度還是有差。

另外,古人受限於書寫工具,無法將故事講述得太詳盡,多半只有一個梗概而已。這些故事梗概中間的空白部分,正是我們發揮創意的空間,你可以盡情增添細節,提高故事的可讀性。引文中阿三、阿四撞見囚犯及殭屍的這一大段描述,其實在原文中只有「犯奔入破廟,逾短垣而出。屍撞墻僵仆,犯亦昏倒墻外。迨明,行者見之,以薑湯灌蘇,始述昨夜所見。」兩句話而已,要是我直接按照字面意思譯過來的話,不是很單調嗎?

我曾經分享過「導言」的寫作技巧,也能運用在語譯創作上,可參考看看。

描摹環境,帶讀者身歷其境

在原文的故事雛形之上,我們要補充許多細節,可讀性才會高。而在眾多細節當中,最重要的是環境的描摹;環境描摹得越細緻,越能夠幫助讀者在腦海中建立畫面,進一步帶領他們走進故事的情境當中。例如:

山東某縣一荒塚,有殭屍鬼,每為人害。康熙某年有二役同解一犯過其地,時值大雨,天暮無所投止。行至初更,遠望有微火若燈,趨至則破屋,前後二間闃無人聲。入內視之,一婦人方背燈而哭。
語譯:
清朝康熙某年,有兩位衙役押解一個囚犯路過這個地方(山東某縣的荒塚)。走著走著,忽然烏雲蔽空,下起了滂沱大雨,當時已近黃昏,天色越來越暗,視線逐漸模糊。衙役打算找個地方歇歇,卻找不到投宿的地方。

三人走到初更(約晚上7時至9時),早已伸手不見五指,幾乎寸步難行。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望見遠方有火光,好像是燈,雖然微弱,但在黑暗中卻格外明顯。他們急忙朝火光邁進,不一會兒,來到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只有兩間破敗的屋子,燈光就是從其中一間屋子裡傳出來的,但兩間屋子裡裡外外一點聲音都沒有,似乎沒人居住。他們悄悄走進屋裡查看,這才發現一個婦人正背對著燈光低聲啜泣。
raw-image

相比之下,會發現語譯比原文增加了不少關於外在環境的描摹,而且特別運用視覺及聽覺來醞釀可疑的氣氛。讀者在閱讀譯文過程中,會在一片漆黑與微弱燈火,以及無聲與啜泣聲的對比中,更深刻感受到環境的細微變化,就好似隨三人同行,和他們一步一步走向鬼屋一樣。

環境描摹在恐怖故事當中尤其重要。因為,有些鬼故事雖然嚇人指數頗高,但太過簡短,要是直接切入重點,兩三下就講完了;氛圍沒有成功營造起來,讀者還沒進入狀況便結束,白白蹧蹋了一個好故事。

想好好營造氛圍真的不難,只要詳細地描寫當下的環境,塑造畫面感就可以了。

刻畫人物反應,讓讀者感同身受

人物反應刻畫得夠不夠細膩?這也是故事成功的關鍵之一。例如:

三人以雨夜難行,再四懇求之。婦云:「外間有夫屍,恐諸君不安適耳。」三人願留,遂共宿屍旁。一燈熒熒,二役已鼾睡,此犯心悸,展側未寢。忽見此屍蹶然而興,犯驚慄不能出聲。
語譯:
「拜託您了,雨勢這麼大,而且夜色已深,我們真的無處可去,就讓我們待一晚,我們明天一早就離開。」三人不斷哀求婦人收留他們,婦人這才嘆了口氣,說:「那好吧,你們可以留一晚。但我不方便和你們睡同一間屋子,另一間是我丈夫的屍體停放的地方,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就睡那吧。」三人面露喜色,連忙道謝:「多謝,多謝,只要肯收留我們,睡哪裡都沒關係。」於是他們便走到另一間屋子,並排躺在屍體旁。

不久,屋裡的燈光越來越微弱,兩名衙役走了一天也累壞了,倒頭就睡,鼾聲大作。而這名囚犯卻由於莫名的恐懼,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就在這個時候,只見一個人突然站了起來,「當差大哥起來上廁所嗎?」囚犯剛冒出這個念頭,隨即被眼前的這一幕嚇得動彈不得,差一點叫出聲來,立刻用雙手摀住嘴巴。原來,起身的不是衙役,而是那具屍體……

這段語譯針對人物的神情、內心想法及他們之間的互動、對話深入描寫,把角色寫得活靈活現,就好像在看電影一般的緊張刺激。如此一來,讀者才有可能和故事人物產生共鳴,進而感同身受。

原先沒人看得懂的文言文,經過一番「腦補」之後,馬上變得趣味性十足了。課堂上,當學生語譯完同一個故事之後,我再讓他們交換閱讀,揣摩彼此的寫作技巧;或是給他們譯不同的故事,交換閱讀後,評選出最好看的作品。你說,跟死背枯燥的注釋以應付考試比起來,腦補文言文這項活動是不是好玩多了呢?

不怕你笑話,我有一個瘋狂的計畫:從歷代筆記小說當中挑選個數百篇有趣的篇章,再號召一群對國語文有興趣的國、高中生,開一堂「語譯創作課」。然後呢?目標也不用訂得太高,一週譯個兩篇文章就好。一年累積下來,書可以出了,學生也晉升為創作者--遠在天邊的「創作」二字,隨即近在眼前!


延伸閱讀:

raw-image


  • 廖玉蕙:《廖玉蕙老師的經典文學:歷代筆記小說故事》
  • 博客來連結:https://is.gd/CaEHz0











〈殭屍鬼〉原文:

山東某縣一荒塚,有殭屍鬼,每為人害。康熙某年有二役同解一犯過其地,時值大雨,天暮無所投止。行至初更,遠望有微火若燈,趨至則破屋,前後二間闃無人聲。入內視之,一婦人方背燈而哭,遂告以投宿之意。婦云:「我夫新死,屍尚在外舍,家無他人,不便留止。」三人以雨夜難行,再四懇求之。婦云:「外間有夫屍,恐諸君不安適耳。」三人願留,遂共宿屍旁。

一燈熒熒,二役已鼾睡,此犯心悸,展側未寢。忽見此屍蹶然而興,犯驚慄不能出聲。屍就燈熏手使黑,往塗役面,兩役俱不動。後復熏手,將至犯身,犯大呼狂走出門。屍遽追之,連過二橋。屍猶未捨。犯奔入破廟,逾短垣而出。屍撞墻僵仆,犯亦昏倒墻外。

迨明,行者見之,以薑湯灌蘇,始述昨夜所見。共往跡之,則二役並死於荒塚之旁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liu-avatar-img
2020/08/06
好喜歡這篇!受用無窮!感謝!!!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8/06
感謝您的支持唷!
歩鹵兮-avatar-img
2020/08/04
完全解除當年的疑慮! 究竟為何要死背文言文? 考試要考課本內的注釋 只好自創奇特記憶法背文言文 從來沒有老師教導我們可以為文言文的故事另行創作 只被灌輸作者的背景,風格等很重要 這些就是經典 腦補文言文 當時的我想都沒想過 如果當初可以有這些引導 也許我現在就不會這麼缺乏想像力了吧!
鴻雁-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8/04
是啊,常常有人說:「文言文是死的,學這個幹嘛?」但事實上,不懂得活用的話,任何知識都是死的。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7.1K會員
632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孩子,你是那種討厭寫作文,每次考試只拿一、二級分的人嗎?距離會考不到一個月,相信你已經放棄作文。但我告訴你: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我接下來要教你幾招容易上手的速成方法,雖然不可能幫你考到五、六級分,但只要你花一點時間用心學習,考到三級分,甚至四級分,是有可能的!
Thumbnail
2025/04/28
孩子,你是那種討厭寫作文,每次考試只拿一、二級分的人嗎?距離會考不到一個月,相信你已經放棄作文。但我告訴你: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我接下來要教你幾招容易上手的速成方法,雖然不可能幫你考到五、六級分,但只要你花一點時間用心學習,考到三級分,甚至四級分,是有可能的!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言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被使用,那孩子們還有學習的必要嗎?除了考試之外,學習文言文還有其他用處嗎?
Thumbnail
文言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被使用,那孩子們還有學習的必要嗎?除了考試之外,學習文言文還有其他用處嗎?
Thumbnail
最近三個禮拜,其實我有參加文策院舉辦的「轉譯故事」課程。 當初遞交報名時,我其實是在截止日當天臨時趕出一個故事提案(而且是在看咒術迴戰0,電影開播以前寫個大概,坐高鐵才匆忙補完);所以我打從一開始根本沒想過會正取入選。 談談這次課程心得。 第二週的課程我就相對地比較沒認真聽XDD((還敢講
Thumbnail
最近三個禮拜,其實我有參加文策院舉辦的「轉譯故事」課程。 當初遞交報名時,我其實是在截止日當天臨時趕出一個故事提案(而且是在看咒術迴戰0,電影開播以前寫個大概,坐高鐵才匆忙補完);所以我打從一開始根本沒想過會正取入選。 談談這次課程心得。 第二週的課程我就相對地比較沒認真聽XDD((還敢講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過我。 我也曾經回答過。 「文氣」與「文韻」是什麼? 對我來說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問答了,但對我來說那是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技術、技巧、伎倆與計畫。 基於現在的我正忙於收集今年要寫的作品資料,以及心情來了正在寫的幻想鄉故事的資料,加上每次都寫專門誘爆人類生命中黑暗記憶的廢文實在有點……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過我。 我也曾經回答過。 「文氣」與「文韻」是什麼? 對我來說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問答了,但對我來說那是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技術、技巧、伎倆與計畫。 基於現在的我正忙於收集今年要寫的作品資料,以及心情來了正在寫的幻想鄉故事的資料,加上每次都寫專門誘爆人類生命中黑暗記憶的廢文實在有點……
Thumbnail
       本文 用接近白話+我的文言文 基本上直翻 就能知道意思了 ( 說句實話不不太喜歡現在教育部教導文言文的方式 字中字義 取詞為材 為新曲卻無骨接 )    不知道的不勉強看 這裡幾乎都以知識的濃縮 有空我會打在這裡作為分享/參考/介紹   若想知道或不懂得可以想知道 可以跟我說 那些文法
Thumbnail
       本文 用接近白話+我的文言文 基本上直翻 就能知道意思了 ( 說句實話不不太喜歡現在教育部教導文言文的方式 字中字義 取詞為材 為新曲卻無骨接 )    不知道的不勉強看 這裡幾乎都以知識的濃縮 有空我會打在這裡作為分享/參考/介紹   若想知道或不懂得可以想知道 可以跟我說 那些文法
Thumbnail
關於修辭,學生親手寫一遍,永遠比背定義來得更有用。 但如何讓學生正確、大量、主動的練習修辭? 「來玩一場遊戲如何?」
Thumbnail
關於修辭,學生親手寫一遍,永遠比背定義來得更有用。 但如何讓學生正確、大量、主動的練習修辭? 「來玩一場遊戲如何?」
Thumbnail
圖片製作:《盒誌》 最近和連載中作品的校對朋友討論到一個話題,我和他雙方各有看法,不算爭拗、但難有共識。 歸納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小說作品,到底是順暢而容易吸收重要、還是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詞彙及文法重要?(本文探討範圍只思考小說類作品) 校對朋友原文如下: 文筆好係一回事,文筆好去
Thumbnail
圖片製作:《盒誌》 最近和連載中作品的校對朋友討論到一個話題,我和他雙方各有看法,不算爭拗、但難有共識。 歸納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小說作品,到底是順暢而容易吸收重要、還是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詞彙及文法重要?(本文探討範圍只思考小說類作品) 校對朋友原文如下: 文筆好係一回事,文筆好去
Thumbnail
這些都是很「表面」的形式問題,古文是濃縮過後的白話文,白話文由古文演變而來,當你可以瞭解古文,你就能靈活運用白話文的文字編排。
Thumbnail
這些都是很「表面」的形式問題,古文是濃縮過後的白話文,白話文由古文演變而來,當你可以瞭解古文,你就能靈活運用白話文的文字編排。
Thumbnail
掌握簡潔文字心訣與否,判斷標準即:你是否總是用過多的文字量,去表達文章內涵?那只代表,你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開頭就不知道,寫到結尾也不會知道,所以,只會繞遠路。
Thumbnail
掌握簡潔文字心訣與否,判斷標準即:你是否總是用過多的文字量,去表達文章內涵?那只代表,你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開頭就不知道,寫到結尾也不會知道,所以,只會繞遠路。
Thumbnail
使用說明:這種懶人包,與其說是給懶讀者閱讀,還不如說是作者發懶的結果,仔細使用本懶人包工具之後,會發現其實每種工具都可以延伸它的體積,寫成一篇獨立文章,每種工具的呈現是作者刻意擠壓濃縮的產品,請小心使用,避免導致營養過剩。 產品材質:亦若是純天然人工智慧 製造日期:當下 保存期限:永恆
Thumbnail
使用說明:這種懶人包,與其說是給懶讀者閱讀,還不如說是作者發懶的結果,仔細使用本懶人包工具之後,會發現其實每種工具都可以延伸它的體積,寫成一篇獨立文章,每種工具的呈現是作者刻意擠壓濃縮的產品,請小心使用,避免導致營養過剩。 產品材質:亦若是純天然人工智慧 製造日期:當下 保存期限:永恆
Thumbnail
前一陣子,我快速記下了一些關於「有料的知識性對話對於寫作題材的貢獻」的想法。
Thumbnail
前一陣子,我快速記下了一些關於「有料的知識性對話對於寫作題材的貢獻」的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