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近一次更新在2024/1/16)
作者:陳華夫
學生時代,上作文課,老師出了作文題:「我的志願」,平常搔頭摸耳也擠不出幾個字的苦差事,這次你卻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說立志要賺足夠的錢,買個大房子,讓辛苦一輩子的母親過上舒服日子。
來到社會找工作,面談的主考官問你:「為何選擇本公司?」,你回答說:「貴公司是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公司,我從小就立志成為貴公司的半導體工程師。」結果順利錄取。
然後,交往的女友有一天問你:「你人生的
目標為何?」你回說:「成為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工程師,買個大房子,讓母親過舒服日子」,於是,你順利結婚生子,
目標成真,生活幸福。
人生在世,都有「我的志願」,或人生的
目標。而這個人生
目標,不僅每人不一樣,而且每個人生階段也不相同。人生的
目標通常就是努力獲取你人生所
稀缺的東西。例如,窮人家的小孩從小
稀缺財富,所以立志要賺錢。而富人家的子女,從小錦衣玉食。
稀缺的是
才藝與
教養,所以美國
哈佛與英國
牛津等名校都是富家弟子的天下。
薛兆豐教授認為
稀缺就是「東西不夠」,他說;「以純樸的眼光看, 人類至少面臨四項普遍約束: ( 1) 東西不夠; ( 2) 生命有限; ( 3) 互相依賴; 和( 4) 需要協調。 人類種種制度安排, 一概是為了應付這些約束而衍生的。 粗略地概括, 這四項約束對應著四類經濟理論: ( 1) 需求定律; ( 2) 利息理論; ( 3) 制度理論;和( 4) 宏觀理論。」(見《經濟學通識》薛兆豐(2015第二版),頁6) 所以經濟學裡的
需求定律源自人類面臨的
稀缺約束。
美經濟學家
阿爾欽分析過過下面五個相關聯的概念:
競爭,資源
稀缺,
歧視,行為約束,財產權利。(見〈
一些產權經濟學〉亞門·A·阿爾奇(1965))。
汪丁丁教授說:「如果我們承認資源
稀缺,我們就不得不承認自利的人們對
稀缺資源的競爭。我們於是必須接受一定方式的競爭標準或“
歧視”的方式。有些社會的競爭標準建立在性別歧視上(例如父系氏族),有些競爭建立在權力歧視上(例如封建社會),有些競爭建立在種族歧視上(前南非種族社會),還有些
競爭建立在智慧程度上。總之,有競爭就必須有某種
歧視準則。在
市場經濟中商品拜物教的
歧視準則是“
貨幣”——價高者得。價格競爭的背後是效率上的競爭。而建立效率競爭要求建立個人的
財產權利。因此
哈耶克使用“分立的
產權”這個詞就不僅僅是語言上的修正而且涵蓋了不同的
政治經濟學內容。」(見
汪丁丁:哈耶克“擴展秩序”思想初論(上、中篇))
世界的不確定性令人們目光狹小的追逐
貨幣, 而
稀缺也會令我們
專注在眼前立即的
目標,而導致「
目標的詛咒」。
怎麼說呢?
本質上,資源的
稀缺,會迫使人們做出
選擇(
決策),例如,窮困的張三,身陷收入
稀缺的困境,他必須精打細算,若以捉襟見肘的薪水買了高檔冷氣(約4萬台幣),就得放棄買摩托車(約7萬台幣)。從
行為經濟學來說,張三買高檔冷氣的
機會成本是7萬台幣。
機會成本是
行為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但異常難懂,即使經濟學家也似懂非懂,但對窮困的張三,
權衡(trade-off)出高檔冷氣的
機會成本是約7萬台幣,卻是日常過日子的生存本領。
「目標的詛咒」的一個形式是
動機性推理(又叫做
確認偏誤)。在
確認偏誤中,人們會無視相左的證據,無意識的、盲目的擁護自己既有的
道德價值觀,造成情緒化、非
理性的思考。
大衛·羅布森在《思維的精進》(The Intelligence Trap智力陷阱)一書中說:「科學家用“
動機性推理”這一術語來描述這種情緒化、自我保護性的思考方式。」(頁54),及「只有當結論符合預定目標時才運用頭腦的一種無意識傾向。它可能包括證實性偏見或自我中心偏見(優先尋找及記憶適合我們目標的資訊),以及非證實偏見(尤為懷疑並不符合我們目標的證據的傾向)。」(頁248)
而所謂
動機性推理即推理過程(資訊選擇和評估、記憶編碼、態度形成、判斷和決策)受到動機或
目標的
影響。動機是個人想要達到的最終狀態。這些目標的理論化數量很多,但政治學家主要關注兩大類動機:準確性動機(想要「正確」或「正確」的願望)和方向性或防禦性動機(保護目標的願望)或支持預定的態度或身分)。
但是歷史總是諷刺的相似,美國因「
目標的詛咒」付出更慘痛的代價。美國因為幅員遼闊,治安不良,人身安全成為
稀缺,於是為了保衛身家性命的
目標,人人希望擁槍自衛,於是出臺了美國憲法1789年增修的
權利法案(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至第十條),其中的第二條修正案:「紀律良好的民兵隊伍,對於一個自由國家的安全實屬必要;故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予以侵犯。」
但當人人都擁有槍枝時,社會卻諷刺的更不安全。這就是人民保衛身家性命的
目標之「
目標的詛咒」;據瑞士智庫「小型武器調查」(SAS)指出,美國每100人擁有120把槍械,遠高於飽受7年內戰之苦的葉門,而此地區擁槍率不到美國的一半;全球8.57億把民用槍枝中,美國人就持有3.93億把,佔整體46%。蓋洛普民調(Gallup)2020年10月數據顯示,美國成人高達44%生活在擁槍家庭裡,1/3擁有自己的槍枝。(見
每百人擁120槍!美「大規模槍擊淪日常」狠奪2千命 死亡輪迴無解)有人因此戲稱「在美國買把槍,比買個
麥當勞的漢堡還容易」。全美的
麥當勞不過14,000家,但有執照的實體及網路槍店,多達55,000家。(見
花俊雄/歷史因素造成美國難以控管槍枝)
為什麼呢?可以避免「目標的詛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