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小時候遇到作文題目《我的志願》的時候寫的是老師?
因為老師好像什麼都知道,老師可以決定你做的事情是對是錯。
有知識跟有權力(完全符合「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讓小孩子,嚮往老師這個身份。
三毛說他小時候的志願是當公車的車掌小姐,因為她有權力決定你可不可以上車,而且還穿著美麗的制服,戴著帽子。
高敏感度性格的三毛,顯然從小就感受到權力所能帶來的壓迫。
我們早脫離了小孩子的狀態,早知道「我的志願」有多難實現。
為此,我們益發覺得我們彷佛知道我們小時候希望怎麼被對待。
三毛後來跑到遠得不得了的沙漠,才變成我們後來知道的三毛。
人生起跑點需要的是,愛
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黑柳徹子,她寫的《窗邊的小荳荳》描述的是「巴學園」的學前兒童,怎麼在生態環境底下學習解決問題。
許多人因為電影《城南舊事》,而去找來林海音的小說。我們跟著小學生英子,穿梭在老北京胡同裡一起「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
義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大家都已讀過。那是四年級小學生恩利科(書名本來以此為名),筆記本上的一學年生活。
不管家裡有沒有小孩,我們很早將被「不要輸在人生起跑點」這句話給一路恐嚇。
但是,看了這三本書,你我應該都同意,人生起跑點就位之前最好的養分就是一個字:愛。
要用愛,耐心回應青少年
用幼稚的角度,小學生的筆法來看學校的生活,我們讀來倍感親切,今天的青少年不一定有興趣。怎麼辦?
來吧,要用愛,要有耐心,要針對性地回應青少年。
林英子不想讓父母尷尬,只好用生氣的方式來表達。恩利科的同學錢丟了,大家一起自發性地湊錢給他。
小孩子什麼都懂,是我們大人心裡貌似有愛,身體卻很誠實的就是沒有耐心。
林海音說:「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會做了。可是,我是多麼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學校還是非常必要的存在
蘇軾有詩: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已經走到「不思量,自難忘」階段的人,一定會同意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論斷:「幸運的人一輩子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
如果原生家庭沒法選擇,那麼,原生教育環境是否能夠救援成功。抑或是,反而補上一腳,讓人掉落無盡的黑洞?
《愛的教育》裡的老師說:「要在活著的人生之波里游泳,第一要緊的是健康的身體。把自己的身體弄壯健,是一生的活學問。」
好吧,諸君,我們還來得及去健身房辦卡,現在就補救自己的健康身體。
但是,老師還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學校還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存在。
我多希望有這樣的老師呀
英子小學畢業那天哭著跟老師說:「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麼高,多麼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
我多希望有這樣的老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