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必須去了解孩子做出不當行為的背後原因,以及他們內心深處所隱藏的「正面意圖」,然後再對症下藥。比方說,你發現小朋友把不喜歡吃的菜倒進垃圾桶,先暫時按捺怒火,試著對孩子這麼說……
每個學期,我都會出一個隱藏版的作文題目。學生寫完後,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帶回去給父母看;如果不想帶回去,就由我保管,我也會盡到保密義務。
這個隱藏版題目,往往直搗孩子心靈當中的陰暗面,引導他們盡量將負面情緒抒發出來。書寫時,我也不太要求格式與修辭,讓他們一吐為快就是了。
有一次,我出的題目是〈不開心要說〉。有一個女生寫她和弟弟被爸爸懲處的經歷,寫得相當真實,令人震撼。為了保護當事人,我把她的經歷更動部分事實後改寫如下:
我會不開心,幾乎都是我弟搞的!
有一次,我們一家吃晚餐吃到一半,媽媽離開餐桌去上廁所。她出來後,臉色很難看,走到我們兩個面前瞪著我們說:「是誰把午餐便當裡的花椰菜倒進廁所垃圾桶?」我們異口同聲地說:「我沒有。」媽媽說:「家裡就只有你們兩個帶便當,而且又不喜歡吃花椰菜,不是你們還有誰?」雖然我討厭吃花椰菜,但還是會硬著頭皮吞下去,所以我知道一定是弟弟做的,他卻低著頭不承認。
媽媽看我們都不說話,拿出棍子說:「再不講我要打囉!」弟弟還是不說話,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不承認是不是?我來處理!」坐在一旁的爸爸突然站起來,緊緊抓著我們的手,拖我們到客廳,叫我們站在他面前。爸爸指著我說:
「是不是妳?」
「不是。」我才剛說完,爸爸就一巴掌打在我的臉頰上,我立刻痛到哭出來。接下來,他又指著弟弟問:
「是不是你?」
這時候,我哭著對爸爸說:「我就說不是我了,為什麼要打我?」爸爸大吼:「妳閉嘴,現在不是問妳!」然後繼續盯著弟弟。
「我沒有。」弟弟剛說完,爸爸馬上一巴掌打下去,他也哇哇大哭。然後,他又把目光放到我的身上……
最後,我們輪流被問了三到四次,也被打了三到四個耳光,弟弟才承認是他倒的。
我真的恨死我弟了!早一點承認不就好了,自己被打就算了,還害我被打,真的很不甘心!
每次上課,只要一看到她瘦小而抑鬱的臉龐,姊弟倆輪流被賞耳光的畫面與此起彼落的巴掌聲就浮現出來,難以忘懷。
姊姊跟弟弟得到的教訓,會是什麼?
我可以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親眼見到辛苦做的菜被扔進垃圾桶,任誰都會不高興;爸爸的心情也可以體會,見到子女欺騙大人,總是會擔心他們的品德出了差錯。然而,我們必須要思考的是:「只用懲處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否真的能讓他們從中得到教訓?」
先來看姊姊。姊姊無故被牽連,滿肚子的委曲與憤怒,事後只會發洩在弟弟身上,姊弟關係從此出現裂痕。姊姊得到的教訓顯然不是「不要蹧蹋食物」或「不要撒謊」,而是「跟弟弟保持距離,才不會被連累」。如此一來,姊弟的感情怎麼會好?很多手足之間的嫌隙並非天生八字不合,而是父母的管教方式失當而種下心結。
至於弟弟,被甩了幾個耳光後應該清醒點,不會再說謊了吧。想想看:弟弟之所以要偷偷將花椰菜丟掉,就是害怕被媽媽發現他沒吃完後會責罵;然而,爸爸又使用更嚴厲的手段來教訓他,豈不是雪上加霜,讓他更加恐懼?
一個人被恐懼支配的同時,是不可能理智思考的,因此弟弟不但沒有辦法體認到爸媽想傳遞給他的正確觀念,還會留下深刻的痛苦記憶,造成心理創傷。為了避免下次遭到嚴厲懲處,弟弟會得到「隱瞞的技巧要再改進」的啟發,像是把飯菜倒在學校垃圾桶或路邊草叢裡。當你沾沾自喜,以為幾個巴掌就打出了誠實的孩子,殊不知是你已經難以察覺孩子說的謊了。
發掘孩子的正面意圖
韓國的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李林淑女士,在《話說對了,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就會改變》一書中,分享了5種和孩子溝通的專業術語,其中之一是「原來你也是出於好意」。
簡單來說,為人父母必須去了解孩子做出不當行為的背後原因,以及他們內心深處所隱藏的「正面意圖」,然後再對症下藥。比方說,你發現小朋友把不喜歡吃的菜倒進垃圾桶,先暫時按捺怒火,試著對孩子這麼說:
「我知道你是怕媽媽傷心才偷偷把菜倒掉,原來你這麼體貼啊。」
接收到媽媽善意訊息的孩子會慢慢卸下心防,不必再武裝自己。此時,再跟孩子坐下來談談,了解一下自己過去的溝通方式是否出了狀況,才讓孩子不得不用隱瞞的方式對付父母。
時常獲得大人正面肯定的孩子,也會看到自己內心原本隱而不顯的良善,並且將它更具體地表現出來,往正確的道路上走;至於總是得到負面話語批評的孩子,久而久之也會相信自己就是這麼差勁,而越來越自卑。
說穿了,這套溝通法的主要功能在於釐清「做法」與「動機」。上述這對父母只看到小朋友表面的「做法」,於是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籤,像是愛撒謊、懦弱、無恥……等等,接著進行懲處。但如果深入理解引發這些「做法」後的「動機」,會發現是出自於恐懼與體貼;前者是人之常情,後者是同理心的展現,不管是哪一個,都和他們給子女所貼上的標籤相差許多。
同樣地,父母不明就裡的懲處子女,當然也是出自於良好的動機(希望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格),不過做法失當的話,不但無法達成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導致情況惡化,造成親子與手足之間的關係破裂。
我們總是容易被他人表面的行為所矇蔽,然後任意給他們貼上自以為是善意的惡意標籤,形成各種不必要的敵對關係。因此,李林淑提供的溝通法值得我們借鑑並練習。不只是成人需要練習,小朋友也需要練習,藉此培養同理心和提升思考的高度。
反派有話要說
對於年幼的孩童來說,他們較需要穩定的故事結構讓他們產生心理上的安頓,所以故事結構要能彰顯善惡的二元對立,他們才容易理解。然而,身為成人的我們,自然了解世事並不是非黑即白,尤其經過前面一節的說明,我們知道「惡行」背後可能隱藏著「善念」;發掘這些「善念」,是教養的首要目標。因此,中年級以上的學生,可以開始帶他們挑戰善惡二元對立的概念,學習釐清「做法」與「動機」。
我在課堂上曾讓學生進行「反派有話要說」的故事改寫練習,讓他們想一想如何為反派平反。首先複習一則經典的童話故事,看看故事裡的壞蛋幹了哪些壞事。以《灰姑娘》裡的「後母」為例,我會使用以下三個問題來引導他們重新看待她:
- 這個後母其實沒那麼壞嘛,她至少沒有……
- 想想看,她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壞?還是說她有什麼苦衷?
- 如果你是她,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學生會舉很多社會案件為例幫後母緩頰,「這個後母至少沒有把灰姑娘虐待到死嘛」或「她至少沒有把灰姑娘賣掉呀」。完成這一個問題後,學生會意識到:以前被他們視為十惡不赦的壞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惡劣。
下一個問題就有一點難度了,必須對人情世故有一些了解,才能充分體會後母的動機。年紀較小的孩子會說:「後母知道灰姑娘比自己的女兒漂亮,所以故意欺負她,還不讓她參加舞會。」我會繼續追問:「代表後母對親生的女兒怎麼樣?」「嗯……代表後母其實也很愛親生的女兒。」於是,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後母也是一個疼愛女兒的好媽媽,愛女心切,怕女兒被別人比下去。
有一個高年級學生的回答很有深度,他說:「我覺得是灰姑娘的爸爸對女兒被欺負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讓後母越來越誇張,以為這樣欺負灰姑娘也沒關係。」於是,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後母也許原本沒這麼壞,是爸爸沒有積極處理她們之間的心結,才導致事態惡化。
透過這一個問題,學生便看到了這個壞心後母的內在,其實跟一般人沒兩樣,都有一顆愛護子女的心,只是做法出了差錯而已。
找到後母的正面意圖後,最後一個問題,便是檢討她的做法。讓孩子設身處地思考看看什麼樣的做法既不違背動機,又能締造雙贏局面。以下答案都是小朋友集思廣益想出來的:
「如果我是後母,我會把灰姑娘當自己的女兒,這樣我的兩個女兒就多了一個妹妹,可以互相照顧。」
「我會鼓勵灰姑娘教兩個女兒做家事,這樣她們長大才不會變媽寶。」
「誰說一定要嫁給王子才會幸福快樂?我要讓她們自己選擇跟誰結婚,不是更自由嗎?」
……
找到反派的正面意圖後,要想出更好的做法便不是難事。
每當我們在課堂上分組討論這三個開放式問題時,小朋友總是討論得異常熱絡,不時迸出令人驚豔的創意點子。討論過程中,會不斷刺激孩子對既有的故事進行反思、拆解、翻轉,拓展思考的廣度與深度。父母在為子女說故事時,不妨嘗試這個方式。
孩子一旦學會看出故事中反派的正面意圖後,漸漸地,也會同樣的方式去理解現實中的人。有朝一日,他們為人父母,看到子女的不當行為,便不會再採用呼巴掌這種老式的管教手段來處理,複製上一代錯誤的教養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