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極限》總覺得做不好、做不到 ? 為什麼「上限問題」阻礙我們成功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本《跳脫極限》試圖要告訴我們,生活中這種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小阻礙是怎麼形成的,它回答以下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自我設限,以及…為什麼我們無法長時間的承受成功與好的感受。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
有好事發生的時候,卻開始莫名擔心起來…
在指責別人之後,卻後悔了…
別人稱讚你的時候,只想躲起來…
好不容易完成一件事情之後,卻生病了…
在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就好像會有一股自己拉住自己的神奇力量,阻止我們超越自己,阻擋我們成功。
這本《跳脫極限》試圖要告訴我們,生活中這種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小阻礙是怎麼形成的,它回答以下問題 :
為什麼我們要自我設限,以及…
為什麼我們無法長時間的承受成功與好的感受。
《跳脫極限》作者蓋伊.漢德瑞克 (Gay Hendricks) 出版過二十本以上的心靈成長書籍,他把這種自己搬石頭擋住自己去路的行為稱為「上限問題」(Upper Limit Problem)。
作者說他在事業發展的初期發現這件事情的。
當時他在史丹佛大學擔任研究心理學者,工作進展順利,婚姻關係也很好,有一天他在工作放鬆之餘,大大的伸展四肢,靠到椅背上,卻突然擔心起他的女兒阿曼達,當時她正離家參與熱愛的夏令營活動。打電話去詢問老師之後,發現一切安好,他才放心了。
經過這件事情,他才想通 : 會萌生出這些痛苦畫面,竟是因為此刻的我感覺太好了 !
「上限問題」就是那股莫名的「自我破壞」的力量,正是這股自我破壞的力量使得我們沒辦法跳脫現在的自我,沒辦法取得更高的成就。
我們停止進步,因為害怕更多失落 ;
我們持續拖延,因為害怕失敗到來 ;
我們不斷逃避,因為害怕一旦承認自己盡了最大努力,就要承擔更大的失敗。
說到底,都是我們「上限」了自己。
也不是沒有辦法。
只要我們能辨識出自己遇到的到底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還是虛假的「上限問題」,就能啟動下一步計畫,不會陷在裡面。
就好像面前有一個罩著黑布幕的命運箱,裡面隨機藏著噁心的小昆蟲,或是精美的小禮物,你敢不敢伸手去拿 ? 如果有人把黑布幕揭開一小角讓你看看,你拿不拿 ?
克服「上限問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辨識它」,看清楚它的樣子,然後給它貼上一個標籤「假的!」。
只要了解「上限問題」從何而來,我們就不會再害怕它,就能找出解決方法。
接下來我們看看 :
一、什麼是上限問題 ? 它如何阻礙我們成功
二、為什麼會觸發上限問題
三、跳脫上限三步驟 : 辨識、接納、享受

什麼是上限問題 ? 它如何阻礙我們成功

作者是這樣定義的 :「上限問題是我們在超越自己施諸己身的『偽上限』時,所帶來自我破壞的普遍人性傾向。」
也就是說,上限問題就是一個虛擬的天花板,平常時不存在,偏偏在我們想要勇敢去做一件事情時就會出現。它可能只是一個幻覺,不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我們卻受它制約。
為什麼我們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成功 ?
因為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內在的恆溫器,它已經設定好了我們能夠承受多少的愛和成功。
當我們承受的好感受已經達到上限時,恆溫器阻止溫度繼續上升。
我們會想辦法自己搞破壞,或是製造一連串不愉快的想法來洩自己的氣,讓我們能夠回到那個熟悉的安全區域,也就是感覺沒那麼好的地方,避免承受太多壓力。
沒有人阻擋,是你阻止自己成功。

為什麼會觸發上限問題

主要源自於兩種心態,我們自己困住自己。
一、我不配完美
當事情獲得一點進展,就會有一些小聲音,從內心深處發出警告。
「你不應該如此快樂,因為你根本就不完美。」
「我怎麼能這麼快樂呢,小心一點,免得樂極生悲。」
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以前的自己設下的天花板。
年輕的時候,我們把恆溫器溫度設定得太低,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辦法認真思考。長大之後,我們開始挑戰新的境界,但是當溫度超過當時設定的界線,系統就會發出指令,讓我們自動降溫。
我們認為自己本質拙劣,但它就只是一個想法,不是真實的狀況,產生這種想法的目的就只是為了降低正能量,回到以前那種比較和緩舒服的狀態。
二、我害怕享受所擁有的,因為比起這些,我更害怕失去
現在我做不好,我可以說「我沒有盡力」「我一點也不努力」…
我可以用這些藉口來合理化微小的失敗。
一旦承認我很努力,我本應該得到更多,當真的擁有更多的時候,就意味著將來我會失去更多、引來更大的失敗,受更大的傷害。
所以我寧願沒有,只要不成功,就不會失去。
「上限問題」不來自外界,而是自己擋住自己,那怎麼辦呢 ?

跳脫上限三步驟 : 辨識、接納、享受

想要對抗「上限」,你要先聲奪人、與它對視,而不是逃避。
步驟是這樣的。
一、花 10 秒鐘找出身體裡的感覺
當你發現身體裡有悲傷或恐懼的情緒剛剛開始漫延的時候,就知道「上限問題」找上你了。
我知道「上限問題」來了,那又怎麼樣呢 ?
這次不一樣,在悲傷或恐懼還沒佔領你整個身體,還未表明身分之前,你就先發現它們了。不是再像以前一樣,難過痛苦了好一陣子才回過神去想到底發生什麼事。
恐懼是與未知有關,當你先發現它們,就能改用好奇的態度來取代沮喪或者是指責。我們會用更輕鬆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缺點,我們不會再默默折磨自己,或是陷在不好的情緒裡面。
二、大大的放鬆呯吸
「我根本不完美」這種想法只是「上限問題」的漏洞,不是真實存在的問題,而且一定有某種修補程式能解決它。
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面對與接納
心理學家弗裡茨.皮爾斯 (Fritz Perls) 說 :「恐懼是沒有氣息的興奮。」
製造出興奮的機制也製造出恐懼,而任何恐懼都可以透過完全的呼吸轉變為興奮。
在害怕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想辦法排除這樣的感覺,我們以為透過否認或忽略即可排除這種感覺,然而此舉卻無效,因為恐懼得到越少氣息就越擴張。最好的方式是,在感到恐懼的同時反倒要大大的放鬆呯吸。
要感覺恐懼的存在,而不是假裝它並不存在。
三、享受你所擁有的
去享受你所擁有的物質及感受,也就是「感恩」。
當我們的大腦在感覺感恩的時候,就不可能同時感到焦慮或恐懼,因為感恩是源自於擁有什麼,而且感到滿足 ; 而焦慮感是來自於我們總是想還少了什麼。
因為感恩和享受,幸福感是一直增加的,一直往「幸福容器」加東西,它會撐得越來越大,就能擴充你享受的能耐。
但我們必須承認,想要轉變心態並不容易。
不是轉過身就會看到改變,轉變需要時間,而我們經常會用「沒時間」來逃避改變
作者告訴我們一個觀念 : 時間的問題,就是空間的問題
什麼意思 ?
你想想看以前還在唸書的時候,考前去圖書館 K 書,會覺得時間過得好慢,書多到看不完,希望時間趕快過去。隔天再到圖書館,這次是跟喜歡的女同學坐在一起,一整天都幸福,希望時間能停在現在。
發現了嗎,時間跟空間有關。
想要佔有這個空間,你就會有時間 ;
想要逃離這個空間,就會希望時間趕快過去。
也就是說,只要你想做的,就會有時間去做,你就是時間的源頭
回到上限問題。
當我們有能力去辨識上限,發現它的漏洞,你就佔領並掌控了內心的空間,一旦掌握了主導權,「逃避」就不會是唯一選項,積極的一面就會發生作用,這個時候,時間就是你的朋友。

改變想法,就能改變做法

以前的我認為先要擁有很多金錢,或是外在的享受,才能感受到滿足。在讀完《跳脫極限》後才知道,正是我極欲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使得我感受好能量的能力下降,才導致我無法安心的去滿足。
於是…
在竭盡全力做一件事情之前,我會想要先得到某些人的認可,才會去做 ;
在錢賺得足夠多之前,我不會輕易感到滿足,我越要越多。
我們總是以「未來還不一定」當做藉口而遲遲不行動,而在我們想要改變,做些不一樣的事,挑戰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的時候,卻又總是理由一堆。
想要奮力一躍,又怕跌倒姿勢難看。
現在我才發現,限制成就發展的因素往往不是缺少機會,而是我們不願意改變根深蒂固的想法。只要改變想法,就會改變你的做法。
「上限問題」就像不時出現在面前阻礙自己前進的石頭,一旦被困住,就會阻礙我們發揮創造力,沒有勇氣再去嘗試。我們必須改變「此路不通」的念頭,設法繞過或踏過那顆石頭。
怎麼繞過去 ?
立刻就去尋找那些小的好感受,不要再空等那些期盼已久的事情發生。只要每次接受一點點的好感受,你的「享受你所擁有」的能耐就能每次有小小的擴充。
就如作家艾爾文在《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中說的 :「不是因為生活變好了你才快樂,是因為你先快樂了,生活才變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跳脫舒適圈,去做喜歡的事。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avatar
大貓咪
2024-05-30
【領導風格】我想讓元老級員工「跳脫現狀」怎麼做?黃同慶慶聲若響: 提問: 最近我剛接任一個部門的經理,成員中有位是公司創業期元老級員工,早年對公司相當有貢獻。他的家境相對優渥,對目前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本身不想改變現狀,只希望能準時下班陪伴家人。換言之,他安步當車,也沒出錯,但也沒有意願去改變現狀。
Thumbnail
avatar
M'golf管理百百款
2024-05-16
跳脫平面,進入3D奇幻世界!Spline AI試玩體驗!Spline是一款輕量化的3D建模工具,只需在網頁上登入就能輕鬆繪製3D物件並加上互動效果,創作出的成品還可以轉成程式碼應用在網站或app上,也能轉成其他3D格式或影片、圖片...等。而Spline其實在去年時就有推出AI生成3D設計了,最近官方又有發布AI更新訊息,新版的 Spline AI 專注
Thumbnail
avatar
iFormosa TechWave
2024-05-07
第二張專輯即將襲來?AJ Mitchell 跳脫一專風格的最新單曲〈Foolish〉! Hi there,在沉寂了約兩年之後,在第一張專輯《SKYVIEW》(2021) 就成功打開知名度的美國創作歌手 AJ Mitchell,最近終於又帶著新單曲回歸了,具他本人所表示,這些單曲也相當於是打開了第二張專輯的序幕。老實說他此次回歸樂壇的第一首單曲〈Passionate〉(2023)
Thumbnail
avatar
睿忒
2024-01-29
人設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我們需要練習跳脫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維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avatar
溫曉風
2023-07-02
內政部修《住宅法》 「租金補貼資訊」不得做為查稅依據實價登錄比價王先前報導:男大生申請租屋補助竟遭「全棟霸凌」 內政部:可投訴開罰房東。為了消除房東會被查稅的疑慮,且政府為鼓勵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內政部於15日部務會報通過「住宅法」第3條、第15條、第16條修正草案,增訂租金補貼不得做為追溯課徵稅捐的依據,並有條件放寬公益出租態樣,鼓勵更多房東一同「
avatar
5168_E. Grey
2022-09-23
《柔美的細胞小將》其實不管做任何決定,都只是想讓自己變得幸福啊《柔美的細胞小將》改編自李東健作家的人氣同名漫畫,講述透過主角柔美頭腦中各種細胞的視角,來展現出三十出頭平凡上班族的人生故事。看著柔美經歷的生活、工作、戀愛,還有一些很日常、但卻實在中肯的事,像是在大半夜嘴饞細胞總會發作、家事細胞總愛偷懶、時尚細胞想買衣服被窮酸細胞阻止、嘿咻細胞一直想壞壞的事被禮儀
Thumbnail
avatar
I'm ChouYu
2022-08-20
每個孩子都值得這樣獨一無二的愛--心理師方格正讀《孩子說「不」,才會去做》   如果這是一般的推薦文,就會開始歌功頌德,談作者的育兒理論方法有多麼高明,並讓身為父親的我獲益良多,但這並不是一篇這樣的文章。   我總是特別掃興,喜歡從後設的觀點去理解社會現象,並反省身處其中的我們自己。套用在此情境,就是現代的父母親有多麼需要各類的心理專家,來告訴我們該如何與自己的孩子相處。
Thumbnail
avatar
心靈工坊文化
2022-08-12
#68《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覺得自己被工作所困嗎?不妨看看這本書吧!#68《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覺得自己被工作所困嗎?如果你點進來是想看這本書,大概也是因為職涯上有些迷惘,這本書提供了一些探索自己是否適合眼前工作的方法跟建議,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迷惘的話,非常推薦你看看這篇喔!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