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讀書小工具:標籤便利貼之使用(一)】標出專屬於你的關鍵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進行「共鳴讀書法」的閱覽過程,不管是快翻略讀的第一次全書下載,或是有餘裕進行第二次的細細品味,我會善用的小工具就是標籤便利貼。
用便利貼隨手把瀏覽時的有感文句,即時標示起來,取代螢光筆畫重點,可省時間也利於找到重要頁面內容。
此外,我也覺得貼標籤比摺角更佳,主要是摺書頁邊角勢必會增加厚度,事實上也很難摺得美觀…(是可能是美術老師的罩門😅)
最主要是摺角確實也不易立馬翻找,難以一目瞭然回到自己當初的共鳴。

雖然許多閱讀法的經典書籍,都會給讀者的懇切忠告:
不要吝於劃線、寫眉批,最好把書翻到破破爛爛,讓書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我自己對於身邊時刻翻閱的案頭書,像《當下的力量》、《認知覺醒》…都是畫滿不同顏色的重點,寫滿各個時期的心得感觸。
但是對於圖書館借閱書籍,或是讀完會轉借轉贈的書,還是想要保持書本的完整與乾淨。
這時候,便利貼確實是既可兼顧重點標記,和回頭統整至共鳴表格的好工具。

通常第一次翻閱整本書,不管閱讀速度或快或慢,大約會在有感之處貼上20-40個便利貼。
我在日常狀況以較從容的速度閲讀時,會再多做一件事:
就是快速在便利貼標頭,記下即刻抓到的關鍵字,就真的是簡單三四個字,字跡草草略寫也無大礙。
取得的好處如下:
1. 調動大腦馬上擷取關鍵,並通過手寫以強化印象與記憶
2. 標頭上的關鍵字一目瞭然,很容易就可以彼此連結,歸納統整
3. 每一個標記就是專屬於自己的打卡點,按點索驥,省時省力
其他標籤便利貼的妙用還有很多,像是顏色啊、位置啊許多小撇步,都可以幫助我們無痛有感閱讀,寫到這裡似乎又可以成為連載系列文了🤗
avatar-img
150會員
106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晨靜坐之後是最好的觀想時間, 即使無暇靜坐,時不時瀏覽心願, 觀想自己心願達成的情景與感受, 讓心想事成的魔法充滿正向力量, 幫助自己成為那最想見到的樣子。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如果您曾經試過「共鳴讀書法」,相當推薦您可以試試看。或者您就抓起身邊兩本目前正在閱讀的書籍,兩相對看應證,一定也可以得到像我一樣的啊哈喜悅喔~
【拉近心距離的共鳴讀書法】 「共鳴讀書法」是需要「體驗」過的歷程,一直是我在這個講題的分享堅持。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無論是四、五人的小場次,或是百多人的大場合,唯有一本書在手,跟著流程沈浸其中,邊走邊停甚至有機會短暫和夥伴間的交流,才能真正感知到「與書相遇、與心相接」那種電流貫串全身的感動。 在同個場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順移。
早晨靜坐之後是最好的觀想時間, 即使無暇靜坐,時不時瀏覽心願, 觀想自己心願達成的情景與感受, 讓心想事成的魔法充滿正向力量, 幫助自己成為那最想見到的樣子。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如果您曾經試過「共鳴讀書法」,相當推薦您可以試試看。或者您就抓起身邊兩本目前正在閱讀的書籍,兩相對看應證,一定也可以得到像我一樣的啊哈喜悅喔~
【拉近心距離的共鳴讀書法】 「共鳴讀書法」是需要「體驗」過的歷程,一直是我在這個講題的分享堅持。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無論是四、五人的小場次,或是百多人的大場合,唯有一本書在手,跟著流程沈浸其中,邊走邊停甚至有機會短暫和夥伴間的交流,才能真正感知到「與書相遇、與心相接」那種電流貫串全身的感動。 在同個場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順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Eric Ryan 和 Adam Lowry 是美則的共同創辦人。兩人原是高中同學,Eric Ryan 在廣告代理商逐漸了解自己只是在賣一個普通商品,而不是變得更好而感到倦怠。Adam Lowry 則是研究氣候,對無法落實的環保領域感到厭倦。當兩人都陷入工作瓶頸時,決定開啟融合環保、設計、幽默
Thumbnail
2019年,Peter Su 發表了這本《陪伴,是世上最奢侈的禮物》,一個關於愛、遺憾與告別的故事。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你的視線選擇看見我,將你帶到我的視線裡,於是我們目光交會。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每個觀看的方式背後,都是為了尋求共鳴,成就獨特的觀看。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不管是電腦還是電視都有使用方法 。 一旦用錯方法就無法開機,胡亂操作的話,甚至還會故障。 和媽媽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Eric Ryan 和 Adam Lowry 是美則的共同創辦人。兩人原是高中同學,Eric Ryan 在廣告代理商逐漸了解自己只是在賣一個普通商品,而不是變得更好而感到倦怠。Adam Lowry 則是研究氣候,對無法落實的環保領域感到厭倦。當兩人都陷入工作瓶頸時,決定開啟融合環保、設計、幽默
Thumbnail
2019年,Peter Su 發表了這本《陪伴,是世上最奢侈的禮物》,一個關於愛、遺憾與告別的故事。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你的視線選擇看見我,將你帶到我的視線裡,於是我們目光交會。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每個觀看的方式背後,都是為了尋求共鳴,成就獨特的觀看。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不管是電腦還是電視都有使用方法 。 一旦用錯方法就無法開機,胡亂操作的話,甚至還會故障。 和媽媽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