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冒險去~小學攀樹體驗營記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寒假的兩天營隊很順利的結束了。
不同的難度、不同的孩子挑戰著自己,有些很快爬上去,有些卡著。我們偶爾幫腔,詢問是否要再把腳步往上跨一階。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自我挑戰。剛剛爬四格,接下來我要挑戰五格。剛剛無法爬到最高,接下來我要挑戰最高。昨天我有爬這棵樹,今天我要爬另一棵樹。
可以很怕,可以不怕,可以挑戰與看見恐懼(我們一起!)
當然也能看到不同孩子的狀況,在自然面前、在挑戰面前,我們幾乎無所遁形。擅長往上爬的孩子,可以用垂降掩飾下肢無力,但面對繩梯時,只能癱軟的要我攙扶。不是最擅長爬樹的孩子,在彈跳繩上卻可以自在歡快。
我們一起經歷恐懼,一起看見限制,一起不放棄。
過去老一輩會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像是某種嘲笑的標籤。但仰望攀樹的孩子,他們時而思索怎麼爬,怎麼使力更好,也得注意身體的界限與訊息。
整場活動我聽到最多的是教練說「沒關係」三個字,我想孩子們也確實能感受到。在意料之外的好天氣,在我們營造出很「鬆」的氛圍裡,每個人都可以被接應。等待的孩子在旁邊挖沙,愈挖愈有心得。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重複挑戰。這種重複與幼兒重複聽故事的心理,有點相像。他們在確認某些事情,一次次的建立「我可以」、「我真的很厲害」、「我還要再試一次」的內在語言。
等候時的作品(小孩要我拍照紀念:)
最明顯的是一個我帶了近兩年的孩子。平常她總說「我怕怕」,怕爬高、怕跑太久……。可是,這次的她竟然不怕了!一整天又跑又走又爬,她沒說「我怕」,到了第二天竟說「我還要玩!」我好驚詫,卻又不意外。
我想,那也許是體驗教育撐出的空間,讓孩子長出琢磨過的自己。但這不是體驗教育獨有的特色,在每一堂孩子允許與願意前來的課程裡,孩子把自身放入現場,要求陪伴者陪他們一程。他們都在體驗著。但能這樣大塊灑落時間,也許正是體驗營所能給出的成長。
當下為孩子微笑,此刻是莫名的感動。為我們自己成就的事。
「我發現,老師、教練、警察、鄰居、朋友的父母親,只要和善對待小孩,絕不會白費。……在那一刻,沒有任何刻意的作為,但小孩子從大人鼓勵的眼神中,能看見自己活著的意義。……小孩一生的轉變,可能就在這幾段時間,因為某個人的親切相待,喚起他記憶裡那個曾受珍愛、重視、鼓勵的自己。」——《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擊退成長過程中潛藏的怪物」,頁286。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趁著小孩出遊,看了之前熱映的好萊塢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因為裡頭的意象與素來關注的議題有關,趁機紀錄觀影心得。 電影分成三部曲,看似藉由同志議題在談母女的和解,但我覺得重點更在於「母親/女性/女兒/人」的覺醒。 電影要處理的議題可以分成五個層面: 有些影評弄不清浣熊威門為什麼得死?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綑綁高教教師的評鑑曾經讓我非常困擾(可能現在還是XDD),但這也許是進入高教的代價。 在學期結束前一天,前輩打來討論TA(教學助理)的事,我趕忙請教。原來私立科大有多種入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起點、家庭境況差異性也很大(對,我後知後覺。)(之前只是猜測啦!因為兼任老師沒有行政業務……)。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趁著小孩出遊,看了之前熱映的好萊塢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因為裡頭的意象與素來關注的議題有關,趁機紀錄觀影心得。 電影分成三部曲,看似藉由同志議題在談母女的和解,但我覺得重點更在於「母親/女性/女兒/人」的覺醒。 電影要處理的議題可以分成五個層面: 有些影評弄不清浣熊威門為什麼得死?
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綑綁高教教師的評鑑曾經讓我非常困擾(可能現在還是XDD),但這也許是進入高教的代價。 在學期結束前一天,前輩打來討論TA(教學助理)的事,我趕忙請教。原來私立科大有多種入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起點、家庭境況差異性也很大(對,我後知後覺。)(之前只是猜測啦!因為兼任老師沒有行政業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4/06/18 這間學校的小朋友們熱情活潑有禮貌又很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閒聊,真的是讓人感到驚艷的校風,會很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在這邊就讀。 小朋友下課的時候紛紛跑出來替我們加油,還給我們心理支持,「加油!我支持你」。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大家在吃午餐,一位小妹妹跑過來,她有點怯生生,講
Thumbnail
運動,尤其是有難度的運動,很容易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中,體悟到人生。
Thumbnail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站在小學中廊上面對四個還是五個階梯的下方我已經完全不敢跳下去了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通霄之塔溜滑梯公園是一個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好地方,除了溜滑梯外,還有吊單槓、盪鞦韆、攀爬架等遊樂設施。寬廣的地平可以舖上野餐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享受愉快的野餐時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結識新朋友,一起玩耍,開心度過假日。
  「快跟上來啊!」一個響亮且活潑的聲音如此喚著,仰望著已攀上樹的女孩,手心中緊握的繩已被汗水浸溼,腳下的聲不斷地隨風擺蕩,內心中的恐懼爬上了我的頭皮,顫抖著我的雙腿。而因女孩的催促,和不想落於人後的自尊,含著淚水,我盡我所能的平衡自己。   從小,我的平衡感一直很差,何時何地都會摔倒,也因此造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4/06/18 這間學校的小朋友們熱情活潑有禮貌又很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閒聊,真的是讓人感到驚艷的校風,會很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在這邊就讀。 小朋友下課的時候紛紛跑出來替我們加油,還給我們心理支持,「加油!我支持你」。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大家在吃午餐,一位小妹妹跑過來,她有點怯生生,講
Thumbnail
運動,尤其是有難度的運動,很容易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中,體悟到人生。
Thumbnail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站在小學中廊上面對四個還是五個階梯的下方我已經完全不敢跳下去了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通霄之塔溜滑梯公園是一個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好地方,除了溜滑梯外,還有吊單槓、盪鞦韆、攀爬架等遊樂設施。寬廣的地平可以舖上野餐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享受愉快的野餐時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結識新朋友,一起玩耍,開心度過假日。
  「快跟上來啊!」一個響亮且活潑的聲音如此喚著,仰望著已攀上樹的女孩,手心中緊握的繩已被汗水浸溼,腳下的聲不斷地隨風擺蕩,內心中的恐懼爬上了我的頭皮,顫抖著我的雙腿。而因女孩的催促,和不想落於人後的自尊,含著淚水,我盡我所能的平衡自己。   從小,我的平衡感一直很差,何時何地都會摔倒,也因此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