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冒險去~小學攀樹體驗營記錄

2023/02/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寒假的兩天營隊很順利的結束了。
不同的難度、不同的孩子挑戰著自己,有些很快爬上去,有些卡著。我們偶爾幫腔,詢問是否要再把腳步往上跨一階。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自我挑戰。剛剛爬四格,接下來我要挑戰五格。剛剛無法爬到最高,接下來我要挑戰最高。昨天我有爬這棵樹,今天我要爬另一棵樹。
可以很怕,可以不怕,可以挑戰與看見恐懼(我們一起!)
當然也能看到不同孩子的狀況,在自然面前、在挑戰面前,我們幾乎無所遁形。擅長往上爬的孩子,可以用垂降掩飾下肢無力,但面對繩梯時,只能癱軟的要我攙扶。不是最擅長爬樹的孩子,在彈跳繩上卻可以自在歡快。
我們一起經歷恐懼,一起看見限制,一起不放棄。
過去老一輩會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像是某種嘲笑的標籤。但仰望攀樹的孩子,他們時而思索怎麼爬,怎麼使力更好,也得注意身體的界限與訊息。
整場活動我聽到最多的是教練說「沒關係」三個字,我想孩子們也確實能感受到。在意料之外的好天氣,在我們營造出很「鬆」的氛圍裡,每個人都可以被接應。等待的孩子在旁邊挖沙,愈挖愈有心得。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重複挑戰。這種重複與幼兒重複聽故事的心理,有點相像。他們在確認某些事情,一次次的建立「我可以」、「我真的很厲害」、「我還要再試一次」的內在語言。
等候時的作品(小孩要我拍照紀念:)
最明顯的是一個我帶了近兩年的孩子。平常她總說「我怕怕」,怕爬高、怕跑太久……。可是,這次的她竟然不怕了!一整天又跑又走又爬,她沒說「我怕」,到了第二天竟說「我還要玩!」我好驚詫,卻又不意外。
我想,那也許是體驗教育撐出的空間,讓孩子長出琢磨過的自己。但這不是體驗教育獨有的特色,在每一堂孩子允許與願意前來的課程裡,孩子把自身放入現場,要求陪伴者陪他們一程。他們都在體驗著。但能這樣大塊灑落時間,也許正是體驗營所能給出的成長。
當下為孩子微笑,此刻是莫名的感動。為我們自己成就的事。
「我發現,老師、教練、警察、鄰居、朋友的父母親,只要和善對待小孩,絕不會白費。……在那一刻,沒有任何刻意的作為,但小孩子從大人鼓勵的眼神中,能看見自己活著的意義。……小孩一生的轉變,可能就在這幾段時間,因為某個人的親切相待,喚起他記憶裡那個曾受珍愛、重視、鼓勵的自己。」——《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擊退成長過程中潛藏的怪物」,頁286。
41會員
5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