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分手:糾結vs捨不得,猶豫到底要不要分手? 4個核心原則幫你梳理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感情走著走著,到底是眷戀或倦戀了?
在情感諮商中,最常被個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心理師,我不知道我要不要繼續交往下去,我想要跟他攤牌,好好說清楚我們的關係,看看有沒有辦法調和我們的矛盾點,他有誠意繼續嗎?他有辦法改變那些我不喜歡的地方嗎?這樣我們才走得下去…」
在經營感情中,愛情的全貌有時讓人看不清,因為感情不是全然的好,或全然的壞,甚至,因為人格在不同場域、情境都有不同反應,像有些對象在訊息上十分簡潔、冷淡、客套,見了面相處又暢談甚歡,這都會影響我們在判斷關係時的難度,到底是遠?是近?容易傻傻分不清楚,也影響一段感情像檸檬愛玉般,酸甜參雜各半,讓人疑惑這關係是否值得繼續?
除了當局者迷的因素外,有時理智即便已察覺某些訊號,但情感卻不易改變態度,情感像大象,要轉彎則需要有容身空間的醞釀發酵,中間易伴隨猶豫、不安與心軟,所以到底要怎樣能在感情中做出分合的正確的決斷呢?
心理師建議可以思考下面四原則,讓您貼近自己的需要:
原則一、「以整體和行為來看關係本質」
在與對方溝通關係的問題前,更重要的是做自己感情的整體判斷、釐清想要的感情型態。有許多人身陷感情囫圇中的一特徵,就是被對方不一致的行為用的暈頭轉向,例如:「他會留心我的限時動態,但互動訊息都很客套」。
此時就要勇敢自問:整體而言(一言以蔽之)我怎麼看待他的情感經營?
為什麼說下整體判斷很重要,因為情感經驗本就是「主觀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過得好跟不好都是自己的體驗,無關對錯,自己說了算。
而關係本質的判斷,是根據「付出行為的品質」,因為比起話語可以修飾,有模糊的解釋空間,它將會是無聲的證據,呈現關係的真實面貌。當你感覺對方付出少,不會在對方跟你拼命解釋後,你就感覺他付出多,頂多是稍微調整那些自己忽略的訊息而已。
自己在向對方攤牌前,確認自己的整體判斷相當重要,這能使自己不落入「被動、等待對方決定」的角色,仿佛對方說願意改變、說詞動人,自己就繼續交往,那這樣就是把自己的決定權交給對方,把改變的責任交給對方,既不願負責任,又對自己處境不利。
不急著處理問題,或改變現況,而是靜靜等待那混濁沉澱清澈下來,那時在清明的神智下,自然會更能看清自己與對方的差異,而做出精準、合宜的判斷。
原則二、思考關係讓彼此滋養成長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適合在一起的對象,你將可以感受到彼此在一起時,優點的部分被放大,缺點則在彼此的互動中,逐漸地消弭改進,這便是所謂「彼此滋養的關係」。但相反的,彼此消耗的關係,則易使自己性格中不好的部分在對方的刺激下,更加彰顯。
另外,還有一種關係是此消彼長,或此長彼消,但若關係中只有一方得到滋養,但另一方卻不斷在耗能,這份感情也不可能長久,因為這表示一方不斷的在吸取另一方的能量,另一方終能感覺能量的消耗而疲憊,雙方處在不對等的狀態。
雖然吸取能量的那一方可能辯解,自己也是很關心對方、給予對方很高的注意力,為何無法滋養對方? 這邊容易有的迷思是,我付出的是我有的?還是對方需要的?
若並非對方所需,那就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把自己的需求投射給對方,在心理學上稱為「錯誤的同意度」,就像成龍大哥在婚外情中的經典名言「我犯了全天下的男人都會犯的錯」是誤把自己的需求當作普世價值,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原則三、沉澱隔離後的有效溝通
當自己剪不斷、理還亂時,並不建議做任何決定或草率與對方溝通,因此時自己被不同的情緒東拉西扯,內心本就糾結與矛盾,懷著這份混亂去做溝通,只會創造更多的混亂。所以不急著處理問題,或改變現況,而是靜靜等待那混濁沉澱清澈下來,那時在清明的神智下,自然會更能看清自己與對方的差異,做出精準、合宜的判斷。
當一個人能穩定又清楚的洞悉自己時,就不會在溝通中被對方的質疑、不配合拉著走,又有情緒起伏或陷入意氣之爭,因為他已能劃分彼此的責任所在,在自己的部分盡責,在對方的部分嘗試做「有效溝通」,但不過於執著。
「有效溝通」在想改變對方時特別重要,許多人抱怨自己提醒多次對方改變,但對方屢次不聽,這邊我要說,若是無效的溝通,說再說次也都是無效,不會因為次數多了就變有效,就像不對的鑰匙再用力都無法打開的大門一樣。
「有效溝通」是指這個溝通方法適合這個人,能使他聽得進去。有時,我們說的話雖然內容正確,但人是理性與感性的綜合體,即便話語邏輯無誤,但人們依然可能因為態度不好、場合不對、沒信心、不相信、維持自尊等理由而不接受。所以有效的溝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平衡彼此的需求才可能達到,雖然費心但卻往往有更好的成效。
原則四、練習看淡問題、或學習放手
在感情中遇到對的人並不容易,就像是黃小琥沒那麼簡單歌曲中『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有他的脾氣,過了愛作夢的年紀,轟轟烈烈不如平靜,幸福沒有那麼容易,才會特別讓人著迷…』。
當嘗試有效溝通,卻還是不見轉機,自己也無法調適接受時,那可以看看自己是否能和問題練習共處,問題不一定要被解決才是唯一出路,練習看淡問題是一種修行學習,這個能力可以培養。若你很難培養,可以找心理師談談,因為理智會帶領情感,理智轉彎了,情感慢慢也會不執著了。
若不行,考慮放手也會是一個選擇。
每段關係中總可以帶給我們一些東西,喜歡上一個人是契機,讓我們有機會把喜歡發展成愛,喜歡和愛的最大差異,來自愛要對自己與對方負責任,我們會考量對方的福祉與需求如同考量我們自己的一般。
相愛的兩人,有時會因現實考量、個性習性、態度目標而有差異,當這些差異不是努力就可以克服,再相處下去愛也要因此磨損時,此時「放手」與「離別」也可以是很大的祝福,因為它隱含著「離苦」、「得樂」。當作出分開的決定,這個決定很痛苦,但也因為我們愛對方,希望他能獲得他想要的,所以要忍住不捨與離別,這樣的放棄也是愛的一種形式。
總的來說,在糾葛的愛情中如何做出分合的正確決定,他不是有標準答案可以一翻兩瞪眼的核對,也不是不斷詢問別人去釐清那條對錯的線。重點是它是一個歷程,在歷程中我們試著對情感有整體的判斷,並朝著成長性關係的目標,去練習做友善溝通,同時,也不忘記個體獨立的本質,看淡別人的影響,在彼此不適合時「離別」,學習愛的不同形式。
#歡迎你來養心齋超直覺諮詢,定能直指問題核心。
Image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Image
快速預約諮詢=》點擊連結,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給您專業意見+超直覺洞悉,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養心齋官網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在進行戀愛諮商時,最常遇到個案的問題是「心理師,我好希望他可以多陪伴我、關注我,但他若有似無的,有時相處時對我很好,有時訊息上又很簡短或回個圖而已,我會不同的猜他、等待他、想著他…我該怎麼辦?」 面上的心情就是典型的暈船,只要有單戀過、喜歡過他人,多少都有這樣的體—會,只是這份苦悶的心情還是會有程度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各位讀者,不知道你生活周遭有沒有遇過這樣類型的人,他們很勤勉做事,能力也很好,若你交與他們任務會感覺十分安心可靠,因為他的理智總是上線,事情按部就班的在掌握中要去達成。 但這樣類型的人,相處久了也會有壓力,因為事情若不如他們預料的發展,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充滿指導性或應該如何如何的責難要求。 這樣類型的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在進行戀愛諮商時,最常遇到個案的問題是「心理師,我好希望他可以多陪伴我、關注我,但他若有似無的,有時相處時對我很好,有時訊息上又很簡短或回個圖而已,我會不同的猜他、等待他、想著他…我該怎麼辦?」 面上的心情就是典型的暈船,只要有單戀過、喜歡過他人,多少都有這樣的體—會,只是這份苦悶的心情還是會有程度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感情中,許多人都曾經試圖改變對方,想要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伴侶。然而,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導致雙方壓力增加,甚至引發更多的矛盾。事實上,好的感情並不需要兩個人完全融為一體,而是應該保留各自的空間和個性。這樣的相處方式不僅能讓感情更加穩固,還能使彼此感到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探討戀愛中的矛盾情緒,以及分手後的心理糾纏。無法忘懷的過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使人無法釋懷。
Thumbnail
提出需要是一種愛的邀請,但關鍵在於技巧,需要誠實且溫柔。在溝通中,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目的、期待與渴望是必不可少的。避免產生誤解,釐清感受並重複關鍵訊息,確保對話真正出自善意。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以溫和與善意的方式提出期待的建議。
Thumbnail
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的認知經常影響著我們的決策。有些認知是正確的,可以引導我們走向真愛;但有些認知則是錯誤的,會讓我們錯失良機。 今天,我要揭露六個常見的感情誤區,並教你如何克服它們,讓你更接近真愛。你絕對不想錯過這些實用的建議! 錯誤認知一 找個有錢對象,少奮鬥十年 心理學研究表明
Thumbnail
姻緣桃花諮商在命理占了很大的比例,經常被問到「他/她是我的正緣嗎?」、「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不自主換感情對象?」、「為什麼對象總是一段時間後出現爭吵,不像一開始那樣甜蜜呢?」然後在感情的世界繼續著尋找、動心、試探、交往、失望和分手。  
Thumbnail
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以談及感情?本文深入探討速食感情的問題,以及男女溝通風格的差異。我們將學習為專一尋找快樂,並理解彼此的溝通方式。積極的愛意表達是彼此關係的訴求。在愛情中,瞭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才能遇到真正的愛。這份愛是值得發展的。
Thumbnail
想分開,是因為不想再痛苦,但是我也知道,分開,真的很難。
分手可以分為臨時起意和深思熟慮兩種情況。本文介紹了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情況下,如何讓想要分開的老公或男友後悔。包括出奇制勝、癢癢撓和虛擬他三招,為你修復感情提供有效的建議。
如果你要維持一段長期關係,你就必須得學會提供價值。而情緒價值更是維持長期感情的必要因素!
Thumbnail
感情裡常遇見的問題「試探」。 很多客戶,在感情分手後會反映「可是他承諾過會愛我一輩子。」 但,人是自己選的呀,那該如何挑選對象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感情中,許多人都曾經試圖改變對方,想要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伴侶。然而,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導致雙方壓力增加,甚至引發更多的矛盾。事實上,好的感情並不需要兩個人完全融為一體,而是應該保留各自的空間和個性。這樣的相處方式不僅能讓感情更加穩固,還能使彼此感到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探討戀愛中的矛盾情緒,以及分手後的心理糾纏。無法忘懷的過去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使人無法釋懷。
Thumbnail
提出需要是一種愛的邀請,但關鍵在於技巧,需要誠實且溫柔。在溝通中,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目的、期待與渴望是必不可少的。避免產生誤解,釐清感受並重複關鍵訊息,確保對話真正出自善意。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以溫和與善意的方式提出期待的建議。
Thumbnail
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的認知經常影響著我們的決策。有些認知是正確的,可以引導我們走向真愛;但有些認知則是錯誤的,會讓我們錯失良機。 今天,我要揭露六個常見的感情誤區,並教你如何克服它們,讓你更接近真愛。你絕對不想錯過這些實用的建議! 錯誤認知一 找個有錢對象,少奮鬥十年 心理學研究表明
Thumbnail
姻緣桃花諮商在命理占了很大的比例,經常被問到「他/她是我的正緣嗎?」、「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不自主換感情對象?」、「為什麼對象總是一段時間後出現爭吵,不像一開始那樣甜蜜呢?」然後在感情的世界繼續著尋找、動心、試探、交往、失望和分手。  
Thumbnail
現代人為何越來越難以談及感情?本文深入探討速食感情的問題,以及男女溝通風格的差異。我們將學習為專一尋找快樂,並理解彼此的溝通方式。積極的愛意表達是彼此關係的訴求。在愛情中,瞭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才能遇到真正的愛。這份愛是值得發展的。
Thumbnail
想分開,是因為不想再痛苦,但是我也知道,分開,真的很難。
分手可以分為臨時起意和深思熟慮兩種情況。本文介紹了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情況下,如何讓想要分開的老公或男友後悔。包括出奇制勝、癢癢撓和虛擬他三招,為你修復感情提供有效的建議。
如果你要維持一段長期關係,你就必須得學會提供價值。而情緒價值更是維持長期感情的必要因素!
Thumbnail
感情裡常遇見的問題「試探」。 很多客戶,在感情分手後會反映「可是他承諾過會愛我一輩子。」 但,人是自己選的呀,那該如何挑選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