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師的咖啡奇妙冒險】發芽咖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烘豆師至日本出差,旅經長野縣白馬村。在Family Mart發現了一隻「發芽咖啡」。本來想說不要亂買東西,但回過神來時,已經結完帳了。那就來好好研究這個產品吧。首先這是一隻綜合咖啡(包裝上有寫ブレンド,烘豆師在日本真的有在好好學日文),內容物混合了有哥倫比亞、巴西與印尼咖啡。

其最大的特色是,讓咖啡生豆發芽後,再入鍋烘焙。產品係由日本信州大學農學部(長野古稱信州)名譽教授茅原紘監修。其表示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降低苦味,並提高胺基丁酸至二倍,菸鹼酸(維他命B3)三倍(註)。

我們也邀請了幾位業界人士,與咖啡愛好者,和我們一起品嚐了這隻咖啡。

註:
#GABA胺基丁酸
重要的神經傳遞質。能平靜體內過度興奮的生心理反應,調節體質、寧靜情緒、幫助睡眠。
#菸鹼酸
俗稱維他命B3,改善膚質、延緩老化、抗氧化等,每日必需攝取。

台北皓氏咖啡烘豆師小中表示:

這隻咖啡乾淨、滑順。風味明顯的呈現烤杏仁、紅豆、蔗糖等風味。超出預期的優秀,很典型的精品咖啡。

路過的咖啡愛好者:

對於將咖啡苦味去除讓不敢喝黑咖啡的人嘗試,以同樣希望分享更多好咖啡及有趣的咖啡給大家的我,覺得這個創意及技術非常棒。

保留咖啡該有的些許甜味與酸質,平衡不錯的配方,信州榮譽教授的監修,這款發芽咖啡我給它一個喜歡的大拇指。

上海藥學博士、咖啡研究家、歌手霸子:

原本不抱期望任何期待,僅以獵奇的心態來喝喝看到底會有多驚人,意外的發現是個乾淨層次分明且油脂豐厚的中焙豆,喝起來像一杯能每天來一杯的藍山黑咖啡,有種買福袋終於得到大獎的喜悅。豆子看起來是有用心挑過的,可惜發芽的痕跡已經看不到,會很好奇是如何選擇產地來源以及如何調控發芽對味道產生的影響。

臺大農藝的咖啡學弟詹姆士:

如果從植物生理學的面向來推測,發芽會有醣類與蛋白質物質的轉化,醣類與蛋白質等物質被轉換或消耗掉了(想像一下地瓜與發芽地瓜的風味),這樣的狀況下甜度是否有因此降低呢?

在無從比較之下,這隻咖啡既無瑕疵,也還有相當甜度,真的是蠻酷的。

文章協力:

風味鑑定:

不務正業杯測師 劉皓中

偶然路過的咖啡愛好者 知名不具

霸子的咖啡碎碎唸 Sonia YH Chen

農業相關分析:

未來想去泰國種豆的農業專家詹姆士 James le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收集並回應學生、客戶及各路好友的發想與提問。歡迎留言提問呦,有可能下一篇文章就是您的專屬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沖煮前忘了確認磨豆機的設定,結果研磨刻度錯誤怎麼辦? 若是在營業中犯了錯誤,重新研磨一次,是一種負責任的方式。然而不論何時遇上了這樣的情形,都可以抱著化腐朽為神奇的態度,留下已經研磨完成的咖啡粉,嘗試著研究非常態的研磨,對沖煮的影響。 一般來說,濾泡(手沖)的方式,研磨偏細倒不用太過擔心。降低萃取率
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咖啡是沖泡業經烘焙的咖啡豆所製成的飲品。烘焙的過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大幅度地改變咖啡的風味。 不同的烘焙狀態,呈現出來風味也各不相同。 可若實際購買時,大概會發生諸多疑惑。怎麼每一家店的烘豆師所說烘焙度並不相同。
從咖啡杯中我們所喝到的的風味有許多種來源,精品咖啡最常使用的說法就是From Seed to Cup。意即整個咖啡的生產過程之中,每一個步驟都能夠影響到最終的品質。過去人們認為越靠近前段的生產部分,對風味的影響越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人們發現這樣的說法並非完全正確。事實上,從咖啡豆落
這幾年,皓氏咖啡的豆單上總有個品項叫做天堂樂園。這個名稱固然跟農園或種植區域的名稱相關。國外的地名、農園名總是不乏伊甸園(El Eden)、天堂(Paradiso)等命名方式。意譯常常也比音譯有趣,譬如天堂相對於啪啦呆縮。 不過真正愛用這個名字的典故,其實來源是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啡是現代許多人每日必備的飲料,也是世界上在期貨交易中,第二大交易量的商品,僅次於石油,影響力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不過你知道咖啡是從哪裡來的嗎? 有那麼一個傳說。 一千多年前在衣索比亞的卡法,有一個牧羊童卡爾迪。有一天羊群走失了,他很著急地四處尋找,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失蹤的羊。當時羊正在樹下興奮地蹦蹦
沖煮前忘了確認磨豆機的設定,結果研磨刻度錯誤怎麼辦? 若是在營業中犯了錯誤,重新研磨一次,是一種負責任的方式。然而不論何時遇上了這樣的情形,都可以抱著化腐朽為神奇的態度,留下已經研磨完成的咖啡粉,嘗試著研究非常態的研磨,對沖煮的影響。 一般來說,濾泡(手沖)的方式,研磨偏細倒不用太過擔心。降低萃取率
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咖啡是沖泡業經烘焙的咖啡豆所製成的飲品。烘焙的過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大幅度地改變咖啡的風味。 不同的烘焙狀態,呈現出來風味也各不相同。 可若實際購買時,大概會發生諸多疑惑。怎麼每一家店的烘豆師所說烘焙度並不相同。
從咖啡杯中我們所喝到的的風味有許多種來源,精品咖啡最常使用的說法就是From Seed to Cup。意即整個咖啡的生產過程之中,每一個步驟都能夠影響到最終的品質。過去人們認為越靠近前段的生產部分,對風味的影響越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人們發現這樣的說法並非完全正確。事實上,從咖啡豆落
這幾年,皓氏咖啡的豆單上總有個品項叫做天堂樂園。這個名稱固然跟農園或種植區域的名稱相關。國外的地名、農園名總是不乏伊甸園(El Eden)、天堂(Paradiso)等命名方式。意譯常常也比音譯有趣,譬如天堂相對於啪啦呆縮。 不過真正愛用這個名字的典故,其實來源是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啡是現代許多人每日必備的飲料,也是世界上在期貨交易中,第二大交易量的商品,僅次於石油,影響力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不過你知道咖啡是從哪裡來的嗎? 有那麼一個傳說。 一千多年前在衣索比亞的卡法,有一個牧羊童卡爾迪。有一天羊群走失了,他很著急地四處尋找,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失蹤的羊。當時羊正在樹下興奮地蹦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說到沖泡咖啡腦中難免會先想到的是粉狀的二合一或是三合一,在超市卻也很常看到罐裝的即溶咖啡粉,那又和長的像小石頭的即溶咖啡有什麼差別呢?
《外電編譯》2025/02/07 一場無聲的職場革命正在進行 近來美國媒體在觀察美國企業的日常運作時,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早上八九點,員工陸續進辦公室,打卡、倒杯咖啡、與同事寒暄幾句,開個晨會,然後……...... 午後時分,辦公室卻逐漸空蕩蕩,許多人的座位上只有一杯已經涼透的咖啡和一台進入休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說到沖泡咖啡腦中難免會先想到的是粉狀的二合一或是三合一,在超市卻也很常看到罐裝的即溶咖啡粉,那又和長的像小石頭的即溶咖啡有什麼差別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咖啡生豆批發:打造高品質咖啡的關鍵 什麼是咖啡生豆? 咖啡生豆是指未經烘焙處理的咖啡豆。這些豆子從咖啡果實中取出後,經過清洗和乾燥,成為生豆,然後進行批發出售。咖啡生豆批發是咖啡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優質的咖啡生豆是製作出香醇咖啡的基礎。 為什麼選擇咖啡生豆批發? 品質控制:咖啡生豆批
Thumbnail
愛喝咖啡的我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時看到FOCA烘豆機的櫃位、接觸到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後就為之驚艷!以當日現烘咖啡豆煮的咖啡口感明亮、味道平衡超好喝!台灣研發組裝的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旋風式烘焙、搭配食品級鋼材漩渦加熱槽能讓豆子更受熱均勻,大容量銀皮盒能完整收集銀皮、烘豆時煙霧也極少,散
Thumbnail
開玩笑的~~但是這是個人近期的咖啡心得~~ 長工的夢話~~~~現在的咖啡 1.厭氧日曬在一爆結束極有可能豆表色已經是中焙或中深焙的豆表色了。 2.很多的中南美洲日曬豆若趨於酒香風味,也有上述第1點的豆表特徵。 3.倫理部分跟咖啡添加物並無進一步的法規去要求真實備載於咖啡生豆資訊上。 4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當時多巴胺咖啡剛成立一年多,對於創立新飲品總有許多突發奇想。那天我把養樂多與咖啡加在一起,或許是因為當初的義式配方豆不適合這樣的搭配,味道特別奇怪。 當年emo的自己在臉書與IG寫下了一段文字紀錄這杯特調的心得,特別有趣的是這篇文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為有人按讚或留言浮出水面。 2016年5月26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咖啡生豆批發:打造高品質咖啡的關鍵 什麼是咖啡生豆? 咖啡生豆是指未經烘焙處理的咖啡豆。這些豆子從咖啡果實中取出後,經過清洗和乾燥,成為生豆,然後進行批發出售。咖啡生豆批發是咖啡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優質的咖啡生豆是製作出香醇咖啡的基礎。 為什麼選擇咖啡生豆批發? 品質控制:咖啡生豆批
Thumbnail
愛喝咖啡的我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時看到FOCA烘豆機的櫃位、接觸到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後就為之驚艷!以當日現烘咖啡豆煮的咖啡口感明亮、味道平衡超好喝!台灣研發組裝的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旋風式烘焙、搭配食品級鋼材漩渦加熱槽能讓豆子更受熱均勻,大容量銀皮盒能完整收集銀皮、烘豆時煙霧也極少,散
Thumbnail
開玩笑的~~但是這是個人近期的咖啡心得~~ 長工的夢話~~~~現在的咖啡 1.厭氧日曬在一爆結束極有可能豆表色已經是中焙或中深焙的豆表色了。 2.很多的中南美洲日曬豆若趨於酒香風味,也有上述第1點的豆表特徵。 3.倫理部分跟咖啡添加物並無進一步的法規去要求真實備載於咖啡生豆資訊上。 4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當時多巴胺咖啡剛成立一年多,對於創立新飲品總有許多突發奇想。那天我把養樂多與咖啡加在一起,或許是因為當初的義式配方豆不適合這樣的搭配,味道特別奇怪。 當年emo的自己在臉書與IG寫下了一段文字紀錄這杯特調的心得,特別有趣的是這篇文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為有人按讚或留言浮出水面。 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