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保持好奇心與小孩一起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人一起玩,一起玩是以小孩為主的一起玩,用小孩的方式一起,而不是拉著小孩用大人方式的一起玩。
大人陪著小孩用小孩的方式一起玩。就像趴在鼓上的小孩,頭貼地面,大人們輕輕在鼓與敲其身體之間,相互敲奏,而小孩可能在過程中感受大人的支持。
大人的停看聽是重要的,給予小孩時間的自我思考、探索與創造,讓小孩有時間運轉大腦。
大人對小孩保持好奇心的觀察與理解,可以有機會看到小孩「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K讀文獻,開心已經有越來越多文獻支持音樂相關活動提升特殊需求者非音樂能力的可行性,其中一篇近期研究是關於音樂訓練可協助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傷兒童改善在噪聲環境中的言語感知能力。 這篇主要想分享的部分是作者LO等人在文中一段表示,「樂器音色識別力」可協助聽損者面對吵雜環境時的聆聽。LO等人表示「樂器音
我很喜歡音樂治療對聲音的想法,個體在音樂治療空間中的任何方式下的聲音都具有意義,聲音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存在。除了聲音,任何行為、動作、甚至分享的歌曲歌詞,都有其意義在。 #有語言表達困難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常因為不同原因讓他們口語表達上較慢,常常是用他們可發出的聲音表達想法與需求。因此,他們所能發出的
書名和副標臨界智能孩童生存難處吸引我的好奇,因為我也常跟家長提到相關問題,提醒關注孩子的情緒、自我否定與自我認同感。不同的是,作者文中對象應該是「尚未被診斷或注意到或需要被幫助」,就如同一般日常,文中看到的行為都是會被大人誤會的情節。 當打開書時,起初我以為我拿錯書,或買錯書。於是,我重新從封面、作
上周當我注意到C是有目地性的低頭試著彈出記憶中的《兒歌小蜜蜂》旋律時,讓我對C探索鍵盤的行為感到訝異。 許多特殊需求者因不同原因由家長安排接受或轉介到音樂治療,被動進入到音樂療育空間,有的本身喜歡,喜歡樂器。因此,當他們會有高動機融入,也在音樂療育情境中有很多主動的反應與回饋。 #第一個正向回饋
認知雙重處理系統(dual process models of cognition)涵蓋自動化處理與控制處理兩種機制。 #音樂習得過程亦是如此 當個體在「錯誤期」時,對於音符、拍長和音的位置等還在建立階段,所以容易出現錯誤。 本文摘錄自注意力交嚮樂: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音樂治療是不是能對個體產生效益,音樂治療效益是隱性不可見,抑或是具體明顯可看。首先要問問當事者本身想要的是哪種成果,當心中有一把尺,眼前所看的,心中想要的,就會清晰可見。 舉例來說: 1. 期待音樂治療協助個體心理情緒,而個體的哪些行為表現會讓你覺得符合期待,是讓人想看到的? 問題思考
最近K讀文獻,開心已經有越來越多文獻支持音樂相關活動提升特殊需求者非音樂能力的可行性,其中一篇近期研究是關於音樂訓練可協助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傷兒童改善在噪聲環境中的言語感知能力。 這篇主要想分享的部分是作者LO等人在文中一段表示,「樂器音色識別力」可協助聽損者面對吵雜環境時的聆聽。LO等人表示「樂器音
我很喜歡音樂治療對聲音的想法,個體在音樂治療空間中的任何方式下的聲音都具有意義,聲音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存在。除了聲音,任何行為、動作、甚至分享的歌曲歌詞,都有其意義在。 #有語言表達困難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常因為不同原因讓他們口語表達上較慢,常常是用他們可發出的聲音表達想法與需求。因此,他們所能發出的
書名和副標臨界智能孩童生存難處吸引我的好奇,因為我也常跟家長提到相關問題,提醒關注孩子的情緒、自我否定與自我認同感。不同的是,作者文中對象應該是「尚未被診斷或注意到或需要被幫助」,就如同一般日常,文中看到的行為都是會被大人誤會的情節。 當打開書時,起初我以為我拿錯書,或買錯書。於是,我重新從封面、作
上周當我注意到C是有目地性的低頭試著彈出記憶中的《兒歌小蜜蜂》旋律時,讓我對C探索鍵盤的行為感到訝異。 許多特殊需求者因不同原因由家長安排接受或轉介到音樂治療,被動進入到音樂療育空間,有的本身喜歡,喜歡樂器。因此,當他們會有高動機融入,也在音樂療育情境中有很多主動的反應與回饋。 #第一個正向回饋
認知雙重處理系統(dual process models of cognition)涵蓋自動化處理與控制處理兩種機制。 #音樂習得過程亦是如此 當個體在「錯誤期」時,對於音符、拍長和音的位置等還在建立階段,所以容易出現錯誤。 本文摘錄自注意力交嚮樂: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音樂治療是不是能對個體產生效益,音樂治療效益是隱性不可見,抑或是具體明顯可看。首先要問問當事者本身想要的是哪種成果,當心中有一把尺,眼前所看的,心中想要的,就會清晰可見。 舉例來說: 1. 期待音樂治療協助個體心理情緒,而個體的哪些行為表現會讓你覺得符合期待,是讓人想看到的? 問題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Thumbnail
網路上不時會看到一些媽媽向網友求助:「我的孩子都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而亟欲協助這位媽媽找出解方的同時,是否能轉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是好玩?難道自己一個人自得其樂不行嗎?」 或許你已經看出問題所在,意即我們
生活實驗 六三八 她跟誰都可以一起玩。 溜滑梯時,會等旁邊的一起。 小朋友走光時,會說「人咧?」 爺爺來時,會發明遊戲,跟爺爺玩。 昨天放學她好開心,因為爸爸帶了搖控小車車,好多人跟她一起玩。 她說,下次還要爸爸帶球球去。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Thumbnail
「比起不去學習的小朋友,我更擔心不去玩的大人」我想,大人就是失去玩樂的能力,才變成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Thumbnail
網路上不時會看到一些媽媽向網友求助:「我的孩子都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而亟欲協助這位媽媽找出解方的同時,是否能轉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是好玩?難道自己一個人自得其樂不行嗎?」 或許你已經看出問題所在,意即我們
生活實驗 六三八 她跟誰都可以一起玩。 溜滑梯時,會等旁邊的一起。 小朋友走光時,會說「人咧?」 爺爺來時,會發明遊戲,跟爺爺玩。 昨天放學她好開心,因為爸爸帶了搖控小車車,好多人跟她一起玩。 她說,下次還要爸爸帶球球去。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Thumbnail
「比起不去學習的小朋友,我更擔心不去玩的大人」我想,大人就是失去玩樂的能力,才變成無聊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