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學笑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梅賾、孔穎達、毛奇齡、閻若璩被身後的一群古文字和上古史學家窮追不捨,眼看就要被抓住了,必須有人留下來阻止他們。
梅賾大喊一聲:「孔壁《古文尚書》在此!」握緊了《古文尚書》,便轉身衝了上去。
不一會,古文字和上古史學家追了上來。孔穎達說:「家傳孔安國《書傳》在此!」抓起《孔傳》,便轉身衝了上去要拼命了。
剩下的毛奇齡和閻若璩竭力逃命,但是古文字和上古史學家們又追了上來,眼看就要喪命了,毛奇齡準備從懷裏掏出《古文尚書冤詞》,可是閻若璩更迅捷,大喊一聲:「《尚書古文疏證》在此!」伸腳就把毛奇齡給絆倒了。
2020.12.8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886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古龍的小說當年竟得臺靜農⋯⋯
只要看過古龍筆下的天楓十四郎和石田齋彥⋯⋯
我不特別熱衷於旅行⋯⋯
古龍的小說當年竟得臺靜農⋯⋯
只要看過古龍筆下的天楓十四郎和石田齋彥⋯⋯
我不特別熱衷於旅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
Thumbnail
兩個人一起鑽研了神書許久,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漸漸地太陽也西下了,於是游芸芸就開口說著要先行離開,也約好了次日繼續鑽研,於是莫思笛便送游芸芸回明池,離開時還有些許依依不捨,明明約好明天就會見面了,莫思笛在心裡對自己說,雖是如此臉上的不捨還是盡顯無疑。 兩人相約的次日,莫思笛先到了明池不經意望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第五)。  陈:陈国,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在家乡的弟子志向远大,学识简大,像有纹彩的丝绸,但我还不知道怎样来裁剪他们”。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孟凡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得罪了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居然想要置自己於死地! 說實話,這可不是什麼小仇小怨了。 對於想要害死自己的人,孟凡自然不會以德報怨。 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很樂意弄死楊飛和王執事。 以自己的潛力,想要弄死這兩個傢伙,早晚都有機會。 不過現在他更加好奇的是,這兩個人爲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
Thumbnail
兩個人一起鑽研了神書許久,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漸漸地太陽也西下了,於是游芸芸就開口說著要先行離開,也約好了次日繼續鑽研,於是莫思笛便送游芸芸回明池,離開時還有些許依依不捨,明明約好明天就會見面了,莫思笛在心裡對自己說,雖是如此臉上的不捨還是盡顯無疑。 兩人相約的次日,莫思笛先到了明池不經意望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第五)。  陈:陈国,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在家乡的弟子志向远大,学识简大,像有纹彩的丝绸,但我还不知道怎样来裁剪他们”。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孟凡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得罪了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居然想要置自己於死地! 說實話,這可不是什麼小仇小怨了。 對於想要害死自己的人,孟凡自然不會以德報怨。 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很樂意弄死楊飛和王執事。 以自己的潛力,想要弄死這兩個傢伙,早晚都有機會。 不過現在他更加好奇的是,這兩個人爲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