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是一道隔夜菜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書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在生活中,無論是工作、家庭、甚至是婚姻,都有許多時候讓人感到不公平或委屈。例如,在工作上,可能會遇到老闆或同事的冷暴力,或者心心念念的職位卻機會渺茫;在家庭中,可能會遇到親戚的情緒勒索,或者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問題;甚至在婚姻中,也可能會有另一半的不體諒或者意見不合。種種種種的不公平或委屈,讓我們往往有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受。
大多數人都會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即使那些感受會破壞原本的和平以及傷害到自己親近的人。因此,他們會極力壓抑自己的情感,就像駱駝將頭埋在沙子中一樣,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過。然而,這樣的做法有時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因為忽略感受和情感可能會導致一些內在的矛盾以及情緒困擾。
這些委屈是道道隔夜菜,一直放到隔天就不知不覺酸掉了。此時,若因自己仍舊不捨得倒掉而吃下肚,只會殘害自己的身體或心靈。那究竟要如何面對及處理這些委屈呢?
委屈只有一種狀況下值得存在:那就是你還可以看到改善與希望。因為此時的委屈是心智鍛鍊與共識鍛練
面對委屈時,是否有仔細想想這種委屈是從何而來?有改善或變得希望嗎?以工作上的懷才不遇來說吧!許多人都會覺得公司或老闆沒有看我的才能。但是事實上,大多人只看自己的不遇,而沒有看自己是否真的懷才。具有的才能是否是公司所需要的?才能還能再精進嗎?這是感到委屈時最需反思的一件事。所以委屈是一道警鐘,讓人可以更進一步的審視自己。相對而言,若已經沒有改善或希望的空間,那又何必委屈?既然伯樂不在此處,千里馬是否就應該另尋伯樂或另謀生路?
所以,當覺得委屈時,應先考量自身的狀況及所處環境,有改善空間就著手改善;沒有改善空間或希望時就另謀出路,著實不要讓委屈在心中不斷地腐蝕心靈。
敢把我套入悲情角色,我就讓你活得悔不當初
情感勒索常常發生在東方的家庭社會中,父母要求子女、夫妻情感牽絆、親戚相互照應甚至朋友之間的情誼。這種情感勒索通常會導致牽絆拉扯,讓人感到沉重且難以擺脫。加害者往往巧立許多明明來加害身邊最親近的人。然而,受害者通常無法立即意識到自己正在受到情感勒索的傷害,因為這種傷害是逐漸累積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害者的痛苦逐漸加深,這種情感勒索不斷侵蝕他們的心靈。在某些情況下,受害者可能會感到自己已經落入了悲情角色中,無法自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開始怨恨自己的無力反抗,怨恨加害者的嗜血殘害。有些受害者甚至會升起報復的念頭,這可能會引發後續的悲劇。
然而,最好的解決方法並不是報復,而是忘記。忘記不等於原諒或和解,而是要研究自己的解藥配方,無視對手或冤家的點點滴滴。讓加害者悔不當初才是最佳的報復手段。要記住,對待糟蹋你的人應該採取迴避的態度;而對待糟蹋你的事應該果斷剪斷。
生活,就如同一道道菜,端看你如何使用手邊的素材來烹煮,它有時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也有可能是到苦不堪言的差勁料理,端看自己如何記取教訓再加以改善。但是,若真的做出一道不堪入口的料理時,別放隔夜,當下立馬想想自己是否有改善的空間,並同時倒入垃圾桶,再重新烹煮一份新的菜餚。動作簡單,但端看自己。

【分享~這個世道,若自己不求長進振作,只會我見猶嫌,而不會我見猶憐】

avatar-img
8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MIEHON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有時會感覺到被困在一個永遠無法爬升的位置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失去了動力和目的,感到自己逐漸老死。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書本中關於溝通和表達的方式。溝通和表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們涉及到人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通過溝通和表達,我們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獲得他人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配得上擁有想要的事物? 心態如何設定?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有時會感覺到被困在一個永遠無法爬升的位置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失去了動力和目的,感到自己逐漸老死。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書本中關於溝通和表達的方式。溝通和表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們涉及到人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通過溝通和表達,我們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獲得他人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配得上擁有想要的事物? 心態如何設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一書的內容,重點討論了語言暴力對創傷的影響,以及創傷導致的症狀。文章希望讀者能夠重新發展自我,進一步瞭解及處理過去的創傷。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抱怨的源頭 不滿意的情況: 想像一下,你在工作中碰到了一個你覺得不公平的情況,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令你感到沮喪的挑戰。這時候,你很可能會開始抱怨,因為你覺得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無法控制的因素: 有時候,事情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比如說天氣、經濟形勢或他人的行為。當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時,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今天我想要來聊聊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因為本身工作內容的關係是需要早晚班不間斷的持續運作,所以常常會需要把剩下還沒完成的工作交接給同事。 ⁡有時候,上班與同事交接時,偶爾會發現一些錯誤而影響到自己,遇到狀況的自己其實會去抱怨和碎碎念,甚至跑去跟其他同事訴苦。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前言 時不時的就有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覺得難以容忍,無法接受,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羞愧…等負面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是如此的真,如此的痛,讓人不由自主的質疑人生,懷疑境遇。事實上,這些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是人對所遭遇的人或所面對的事加工添料的結果。你在人、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一書的內容,重點討論了語言暴力對創傷的影響,以及創傷導致的症狀。文章希望讀者能夠重新發展自我,進一步瞭解及處理過去的創傷。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抱怨的源頭 不滿意的情況: 想像一下,你在工作中碰到了一個你覺得不公平的情況,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令你感到沮喪的挑戰。這時候,你很可能會開始抱怨,因為你覺得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無法控制的因素: 有時候,事情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比如說天氣、經濟形勢或他人的行為。當這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時,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今天我想要來聊聊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因為本身工作內容的關係是需要早晚班不間斷的持續運作,所以常常會需要把剩下還沒完成的工作交接給同事。 ⁡有時候,上班與同事交接時,偶爾會發現一些錯誤而影響到自己,遇到狀況的自己其實會去抱怨和碎碎念,甚至跑去跟其他同事訴苦。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不公平待遇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象。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情緒勒索,或者冷漠不友善的語言對待, 這讓我們感到無助和受傷。尤其是遇到溝通不良的直屬主管, 就像親密關係中一樣令人受傷, 如何可以轉換逃離這種負面情緒
前言 時不時的就有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覺得難以容忍,無法接受,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羞愧…等負面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是如此的真,如此的痛,讓人不由自主的質疑人生,懷疑境遇。事實上,這些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是人對所遭遇的人或所面對的事加工添料的結果。你在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