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原子習慣》
這幾年常常看到報章雜誌、媒體提到早起的好處,也時有耳聞許多成功的CEO也有早起的習慣,比如股神巴菲特早上6點45分起床、賈伯斯6點起床、比爾‧蓋茲早上7點起床,早睡早起除了有助於調節生活規律之外,還能夠擁有充分的晨間黃金時間,工作也能更有效率的進行,皮膚也會變得更好。
但要早起談何容易?對某些人而言,早起簡直要了他的命-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記得我國小時候,每天媽媽總是會要求我們9點就要上床睡覺,隔天大概7點就要起床,而慢慢長大後,不管是K書熬夜拼期末考還是窩在床上滑手機,往往都會習慣性拖延到12點、1點才願意關燈就寢,然後隔天拖著千萬不甘願的心情早起。出社會後更是,根本是患了「習慣性拖延晚睡症」,每天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肯睡覺,那到底要如何才能無痛早起呢?以下是我親自實驗過後,覺得有效的幾個方法:
1.了解自己的睡眠時間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建議18~64歲成人最佳睡眠時數為7~9小時/天,但其實依照每個人狀況不同,會有屬於自己的睡眠時間,超過太多或過少都不好,例如我自己本身睡眠時間為7小時左右,假日睡到飽差不多會在這個區段,而究竟要如何知道自己睡眠時間,可以藉由假日做實驗,記錄自己就寢到隔天起床的時間,或著可以藉由輔助工具-例如Iphone的健康app、小米手環等,可以追蹤一個區段的紀錄,就會知道自己的睡眠時間有多少了。
2.每天早睡十分鐘/起床鬧鐘調早十分鐘
我剛開始練習早起的時候,一開始真的非常不適應,有好幾天都破功-我設了連續三個鬧鐘,從6:00開始間隔半小時,每次聽到鬧鐘響,睡意濃厚的我就直接關掉,結果起床後發現還是沒有早起,這也讓我很沮喪。為了改善這狀況,後來我換了一種方式,我稱之為「無痛早起法」-每天只要早睡十分鐘,隔天早起十分鐘就好。
例如:我習慣晚上12點就寢、隔天7:30起床,目標是早上6:30。第一天先從11:50就寢、隔天7:20起床,先實施一個禮拜後慢慢增加為11:40就寢、隔天7:10分起床看看。
這個方法大大改善我起不來的狀況,我慢慢實施半個多月之後,搭配其他輔助方法終於達到我的目標早起時間了,將原本看似很大的目標分解成小小目標執行,並循序漸進,看似困難的目標也有機會達成。
3.晚餐吃少一點/早點吃完晚餐
我覺得這是我自己實施下來比較有感的項目之一,晚餐吃太多了話,隔天起床就有身體沈重的感覺,太晚吃也會感覺有負擔,晚餐吃清淡點、少進食些,隔天身體比較輕盈,起床也比較迅速,還可以維持身材簡直一舉兩得。
4.睡前寫好隔日計劃/待辦清單
其實也可以隔天早上寫,但如果睡前思緒混亂、一直在思考明天工作或要安排什麼的時候,我通常都會在睡前花個15分鐘寫下今日的小日記及明天待辦事項,實施幾次下來發現有助於讓心情平靜、且有種掌握生活的踏實感,也比較不會在睡覺時想東想西,影響睡眠品質。
5.要運動的話,可以穿好運動服
想早上起床的人,通常會安排好自己的目標,因為早晨黃金時間是思考及效率最好的時刻,大腦這時還沒被工作或一天繁雜的事塞滿,而我一開始希望早起時間,可以運用在寫文章、運動及學習語言。在睡覺之前,我會將明天要看的書、要寫的文章摘要、甚至是運動衣服先穿好,為的是讓早起後能更迅速進入狀況,也是為了養成習慣-大腦會在不知不覺中植入這些動作,讓起床後時間運用更加高效,做起事來更不費力。
6.嘗試睡前冥想五分鐘
之前在Netflix上面看過《冥想正念指南》,在那之後,我只要當天工作很繁雜、或覺得注意力分散時,我都會試著在睡前做冥想。很神奇的是,每次做完冥想後,不僅專注力有變好,情緒也會變得很平靜,焦慮不安的感覺也降低很多,冥想也有助於入眠,哪怕是五分鐘也有效。
我常常鬧鐘設定好五分鐘後,就開始閉目冥想,雖然有幾次坐到快睡著,但慢慢練習後,就越來越進入狀況
7.增加起床誘因:如吃早餐
誰能抗拒隔天早上美味的早餐?著名書籍《原子習慣》也有提到,想要養成好習慣可以增加誘因,我的誘因就是美味早餐,想到起床後有可以先為自己泡杯咖啡、烤吐司,享受早起的悠閒時光,又沒人打擾,想起床的動力又大大增加了。
以上幾個方法,是我親自試過養成早起的習慣,也分享給希望早起,卻每天都懊惱起不來的你~記住,不是你太懶,只是你還沒找到正確方法,連這麼貪睡的我都可以了,那你一定也可以的!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個愛心唷,或有任何問題想要與我交流,也歡迎寄信給我 sherrywork0857@gmail.com 或追蹤IG:sherryyao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