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什麼?緊張或恐慌也是焦慮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焦慮是你對「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而產生的感覺,

我們可以將焦慮視為一種內在的警報器:

「會不會發生危險?」

這是一種生存本能的反應,
同時也是要保護我們存活的重要功能。

我們也可以用三個向度來評估這個感受,
是不是有發展為焦慮症的可能:

1. 反應強度:對別人來說沒有什麼,但對自己來說很難以忍受(痛苦指數多強烈)

2. 延續性:一段時間過了就消失?還是延續了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月,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3. 干擾程度:會不會影響到日常功能(社交關係、工作狀態、生活步調)

舉例來說:

「小昕有一場重要的音樂會演出準備了很久,到了終於要上場的那天,感到有些緊張,甚至會有點興奮,也會有點害怕。但還是可以懷著忐忑的心情上台,過程裡雖然出了一點瑕不掩瑜的小差錯,但仍然很順利地完成了演出,表演結束後,這些感受取而代之是鬆口氣,原本緊繃的身體也逐漸放鬆了下來。」

這樣的緊張可以說就是在一般生活裡,短暫會出現的情緒,

同時這個感受還在你能夠掌握的程度範圍內,

不至於影響到你的功能。

但如果今天:

「小昕一想到要上台表演就非常緊張,開始出現身心反應(過度換氣、覺得心悸、坐立不安...),不僅難以忍受、這些感覺還延續了很長的時間,甚至影響到無法上台,覺得好想逃跑。」

這就表示這樣的焦慮已經超出能夠控制的範圍。甚至短時間內的高度焦慮,會讓人有快要死掉的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恐慌發作。

小昕或許忍不住會想,如果沒有好好完成演出,師長、同學跟父母會怎麼看待他?一但不小心出錯了,世界就要崩坍、要完蛋了,有可能我會被取笑、會被責罵、會讓人失望,在別人的心裡自己就壞掉了。

畢竟,社會性死亡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死亡。

我們可以說,焦慮往往隱含的擔心是:

「我是不是足夠安全的?」

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也可能都會這些擔憂,

想要得到被認可、被喜歡、被看重是人很自然的需要。

但不至於會被這些感受綁架,影響到我們完成事務或社交的功能。

但當心裡感受到不安全,

甚至這個不安全感不斷延續沒有停止,

對當事人其實會是很辛苦、也很痛苦的事情。

大家或許多少都遇過大樓的消防警報器響起來的狀況?

響起來的時候,還不確定狀況前,

我們多少會緊張一下,確認一下我們是不是安全的。

試著想像,如果今天,警報器壞掉了,不管有沒有危險都會響起來,內在的神經系統就像守門警衛,隨時在預備好戰鬥或逃跑的姿態,或是要一直起身去確認是不是安全的,長久下來自然就會造成精神上的耗損。

如果你常常覺得:

「為什麼已經休息很多了,卻還是覺得好累噢!」

這其實很有可能就是焦慮帶來內耗的警訊噢!

- - - - - -謐光。心理工作室- - - - - -

✦ ✦ 個別諮商、團體、工作坊合作,歡迎聯繫✦ ✦

➤ IG:light_psychworks
➤ 臉書:謐光。心理工作室
➤ 信箱聯繫:【yingrulove@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柯盈如諮商心理師─謐光心理工作室的沙龍
12會員
12內容數
2024/02/19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2024/02/19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2023/08/18
​前面我們談到失去與內在、外在的連結,是讓我們陷入焦慮的原因之一,而覺察總是改變的開始,「正視與承認」疲憊/焦慮的訊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樣的承認,其實也是對自己需求重視的開始。 焦慮導致的疲憊感, 也正應對著擁有好品質的休息的需要, 然而並不是只有睡覺才能做到所謂的休息, 真正的休息是...
Thumbnail
2023/08/18
​前面我們談到失去與內在、外在的連結,是讓我們陷入焦慮的原因之一,而覺察總是改變的開始,「正視與承認」疲憊/焦慮的訊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樣的承認,其實也是對自己需求重視的開始。 焦慮導致的疲憊感, 也正應對著擁有好品質的休息的需要, 然而並不是只有睡覺才能做到所謂的休息, 真正的休息是...
Thumbnail
2023/08/18
  不管你的童年有沒有擁有過芭比,一定都聽過芭比,芭比總是能激起人們各種的投射與情緒。而顯然芭比這部電影同樣地也為不同族群的人,激起了多樣又精彩的情感與反應。有的人歡笑喜悅又感動帶淚;有的人渾身不適,卻說不上來是為什麼;甚至有的人不屑一顧,或是憤而離場......
Thumbnail
2023/08/18
  不管你的童年有沒有擁有過芭比,一定都聽過芭比,芭比總是能激起人們各種的投射與情緒。而顯然芭比這部電影同樣地也為不同族群的人,激起了多樣又精彩的情感與反應。有的人歡笑喜悅又感動帶淚;有的人渾身不適,卻說不上來是為什麼;甚至有的人不屑一顧,或是憤而離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2/20有一個重要的報告,三週前就開始準備。 當時在準備前日常的靜坐中就開始出湧現了一股強大的焦慮。 由於在靜坐,我正好可以看著這股焦慮,在觀察中看著自己腦海浮現正在報告的樣子,而台下的老師緊緊盯著我。 當時人雖然身處在家中的客廳,但心跳急速,覺得腸胃也起
Thumbnail
12/20有一個重要的報告,三週前就開始準備。 當時在準備前日常的靜坐中就開始出湧現了一股強大的焦慮。 由於在靜坐,我正好可以看著這股焦慮,在觀察中看著自己腦海浮現正在報告的樣子,而台下的老師緊緊盯著我。 當時人雖然身處在家中的客廳,但心跳急速,覺得腸胃也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我要先請你回憶一下最近有沒有過以下想法:「要是今天不把報告做完,明天開會的時候就慘了...」、「過年又要回家被不熟的親戚問東問西了...」、「開車出門好危險,要是不小心撞到人怎麼辦...」。如果你的答案是 Yes 的話,那你有可能有些許焦慮症的症狀,我要強調的部分是「可能」,就算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我要先請你回憶一下最近有沒有過以下想法:「要是今天不把報告做完,明天開會的時候就慘了...」、「過年又要回家被不熟的親戚問東問西了...」、「開車出門好危險,要是不小心撞到人怎麼辦...」。如果你的答案是 Yes 的話,那你有可能有些許焦慮症的症狀,我要強調的部分是「可能」,就算
Thumbnail
焦慮是你對「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而產生的感覺, 我們可以將焦慮視為一種內在的警報器: 「會不會發生危險?」 這是一種生存本能的反應,同時也是要保護我們存活的重要功能。 我們也可以用三個向度來評估這個感受,是不是有發展為焦慮症的可能:
Thumbnail
焦慮是你對「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而產生的感覺, 我們可以將焦慮視為一種內在的警報器: 「會不會發生危險?」 這是一種生存本能的反應,同時也是要保護我們存活的重要功能。 我們也可以用三個向度來評估這個感受,是不是有發展為焦慮症的可能:
Thumbnail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Thumbnail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Thumbnail
這是一種生理上會產生拒絕的顫慄感,比起心裏、所有價值觀想法的牴觸,更多來自身體上覺得「危險」而不想靠近的全面高壓。跟焦慮的差別是,焦慮來自還沒發生的事情,恐懼來自正在面對的情況,會感受到生理上的寒毛直豎、背脊發涼、後腦杓緊繃。
Thumbnail
這是一種生理上會產生拒絕的顫慄感,比起心裏、所有價值觀想法的牴觸,更多來自身體上覺得「危險」而不想靠近的全面高壓。跟焦慮的差別是,焦慮來自還沒發生的事情,恐懼來自正在面對的情況,會感受到生理上的寒毛直豎、背脊發涼、後腦杓緊繃。
Thumbnail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由劉仲彬心理師主講─他們腦中的焦慮地圖。 他說,焦慮,最容易被覺察到的是身體狀態。不一定能說出焦慮的情緒,但會感到身體不舒服。
Thumbnail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由劉仲彬心理師主講─他們腦中的焦慮地圖。 他說,焦慮,最容易被覺察到的是身體狀態。不一定能說出焦慮的情緒,但會感到身體不舒服。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對於「強烈不安」這症狀下解藥的文章。藥效雖不是很強,但可以增強內功。 一、不安來襲 活到這個年紀,已是不知道第幾次經歷強烈的不安了。 每當強烈的不安來襲時,我總需要與這個莫名出現的感覺拔河,總要努力一陣後才能再度搶回自己的力量。不安的感覺,讓我很不舒服,而且,它讓我必須直面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對於「強烈不安」這症狀下解藥的文章。藥效雖不是很強,但可以增強內功。 一、不安來襲 活到這個年紀,已是不知道第幾次經歷強烈的不安了。 每當強烈的不安來襲時,我總需要與這個莫名出現的感覺拔河,總要努力一陣後才能再度搶回自己的力量。不安的感覺,讓我很不舒服,而且,它讓我必須直面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聽覺過度敏感化」與「聲音恐懼症」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嚴重時常常合併焦慮症的診斷。靠自己的力量、獨自面對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非常痛苦。讓我們透過文章認識這些症狀的由來與可能的精神科治療方法。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聽覺過度敏感化」與「聲音恐懼症」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嚴重時常常合併焦慮症的診斷。靠自己的力量、獨自面對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非常痛苦。讓我們透過文章認識這些症狀的由來與可能的精神科治療方法。
Thumbnail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跟焦慮感打過交道,尤其是我最近在找工作,因為靠近年底,而且又是社會新鮮人的關係,很多時候履歷連投都沒辦法.....
Thumbnail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跟焦慮感打過交道,尤其是我最近在找工作,因為靠近年底,而且又是社會新鮮人的關係,很多時候履歷連投都沒辦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