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來自哪裡?
又是如何不舒服?
為什麼只有對自己孩子是這樣?
有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難以言喻,也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但就是有很多情緒。當孩子無法馬上停止行為或情緒,我們只希望一切都能靜止下來時,只好讓孩子陷在聽不見其他聲音的轟隆轟隆聲裡,陷在看不見周遭環境的強烈揮動的手,就像自己過去被對待的恐懼一樣。
因為我們與自己的孩子,相較跟其他孩子,有著特別的依附關係 (參考 依附關係的樣貌─理解關係創傷的一把鑰匙),因這樣的依附關係,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情緒與身體感覺。這些感受也是多重迷走神經 (參考 創傷隱藏在神經系統裡)的運作,不同的依附關係,有著不同的神經統系的樣貌。而這樣的神經系統也可能來自更古遠的祖父母所傳遞下來的既安全又危險的模式。
人類發展總是追求進化,進化的前提是合作,因此,我們與孩子形成一個共同調節、依附的生態,如同我們生養教育孩子,而孩子生來療癒我們,進而走向不同於古老的家族模式。
當每個家族的代代孩子們,越能有意識地看見代代傳遞的模式,就越能提升全人類的進化發展。
因此,當你對孩子有不舒服的情緒時,試著暫停一下,問問自己:
我怎麼了?
這個情緒怎麼來的?
以前的我也有相似的感覺嗎?
--------
你可以再透過以下提示,進一步探索發生了什麼事:
1. 想起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
2. 可能出現無法辨識或莫名的不舒服感
3. 有時候感覺自己快失去控制
4. 喚起羞愧與內疚感
5. 出現不安感、煩躁或焦慮感
6. 期待孩子應該要怎麼樣,就像過往自己被期待那樣
7. 孩子的行為並非刻意的,而是我們被喚起過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