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你的同情心已過於氾濫,也過於倦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談與原生家庭至親的矛盾糾結情感


我們的社會,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年代不可考),流行一種父母要和孩子作朋友的教養觀念,所以父不是父不是母、孩子不是孩子....

這樣有什麼影響呢?許多孩子的心裡都沒有感受到可靠及值得信任的父母親,卻年紀小小就必須當父母親的閨蜜,不是聽父親說些對人生喪志的話,就是聽母親說那些對婚姻、對家庭、對小孩、對娘家不甘不願的心事。

很小開始,在家庭中父母(大人的事),不是大人們一起商量去面對或處理,而是把孩子從下一代的次系統叫上來,被迫從小就當小大人,成為父母親的隊友,一起為人生、為關係傷腦筋。這還不是最吃力的,最吃力的是,你都還不是知道婚姻是什麼、長大是什麼、人生是什麼的時候,就開始聽父母之一的長輩,不斷像對神父懺悔一樣,哭訴著不該嫁給誰、娶誰,不該選擇嫁給這個人家,也不該生了孩子.....滿滿對人生選擇的悔恨和不甘心,嫁錯郎娶錯姑娘....全都湧向你這個只能待在身邊,哪裡也去不了的小孩....

活在被父母當閨蜜來對待的環境下,於是你的人生,出現的副作用和後遺症很多。這一篇文章無法道盡這些症狀,但想好好的說一下你內心那混亂又糾結的情緒(情結):想回家又不敢回家。想要和父母長輩親近,卻又不自覺的想逃....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14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龜小小-avatar-img
2021/09/23
看完……胸口悶悶的😢😢😢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2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2025/04/08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劇集中,第三代女兒金明曾經以為會和初戀男友順利的結婚。他們交往了七年,男友也一直對金明很好,他們很相愛。 愛情或許是兩人的事,但婚姻就不是兩人的事,而是兩家的事。在重視孝順(順從)的社會環境下,婚姻很難只需要相愛的兩人相處就好。 所以,一切的風雲變色,就從金明遇到男友的母親之
Thumbnail
2025/04/08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劇集中,第三代女兒金明曾經以為會和初戀男友順利的結婚。他們交往了七年,男友也一直對金明很好,他們很相愛。 愛情或許是兩人的事,但婚姻就不是兩人的事,而是兩家的事。在重視孝順(順從)的社會環境下,婚姻很難只需要相愛的兩人相處就好。 所以,一切的風雲變色,就從金明遇到男友的母親之
Thumbnail
2025/03/25
《苦盡柑來遇見你》堪稱2025年上半年絕對要看的影集。雖然敘述著1950年傳統、保守的家庭故事,但無論是愛純(母)或是金明(女兒),都有著守護家人也愛惜自己生命的勇氣。 有別於傳統家庭的母親總是抑制女兒的價值,把女兒視為和自己一樣「沒價值」「麻煩」「要小心看人臉色」「要討好他人過日」的延伸,愛純的
Thumbnail
2025/03/25
《苦盡柑來遇見你》堪稱2025年上半年絕對要看的影集。雖然敘述著1950年傳統、保守的家庭故事,但無論是愛純(母)或是金明(女兒),都有著守護家人也愛惜自己生命的勇氣。 有別於傳統家庭的母親總是抑制女兒的價值,把女兒視為和自己一樣「沒價值」「麻煩」「要小心看人臉色」「要討好他人過日」的延伸,愛純的
Thumbnail
2025/03/06
撇開人為了生存和生活,在現代要求各種條件和資本的社會中,必須竭盡所能的工作,為五斗米折腰的「活得好累」外,另一種「活得好累」的心境,大部分是因不良童年經驗而來的「童年創傷」所導致的。 童年經驗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這段童年的經驗將會形塑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和對這世界的認知概念⋯
Thumbnail
2025/03/06
撇開人為了生存和生活,在現代要求各種條件和資本的社會中,必須竭盡所能的工作,為五斗米折腰的「活得好累」外,另一種「活得好累」的心境,大部分是因不良童年經驗而來的「童年創傷」所導致的。 童年經驗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這段童年的經驗將會形塑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和對這世界的認知概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其實在這樣中秋團圓的時刻,我寫下這篇文章好像特別的不應景。但因為剛剛發生的事情,真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明明活著,卻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有的時候連說話都要帶著討好與試探;我不知道為什麼背負痛苦的永遠都是我,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痛苦,但那些傷害確實是在的,是會潰爛疼痛的。
Thumbnail
其實在這樣中秋團圓的時刻,我寫下這篇文章好像特別的不應景。但因為剛剛發生的事情,真心覺得很累。有的時候,明明活著,卻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有的時候連說話都要帶著討好與試探;我不知道為什麼背負痛苦的永遠都是我,可能對於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痛苦,但那些傷害確實是在的,是會潰爛疼痛的。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年代不可考),流行一種父母要和孩子作朋友的教養觀念,所以父不是父不是母、孩子不是孩子.... 這樣有什麼影響呢?許多孩子的心裡都沒有感受到可靠及值得信任的父母親,卻年紀小小就必須當父母親的閨蜜,不是聽父親說些對人生喪志的話,就是聽母親對人生的諸多失望....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年代不可考),流行一種父母要和孩子作朋友的教養觀念,所以父不是父不是母、孩子不是孩子.... 這樣有什麼影響呢?許多孩子的心裡都沒有感受到可靠及值得信任的父母親,卻年紀小小就必須當父母親的閨蜜,不是聽父親說些對人生喪志的話,就是聽母親對人生的諸多失望....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