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哭泣這件事,小時候又是怎麼對待「哭」這個情緒與表現,甚至是、你怎麼發洩你的情緒,或者你怎麼表現出來的?
這篇就是日常MurMur,不用太認真的看待它,希望大家都可以幸福。
我現在依然在做研究助理的工作,然後又希望自己的論文可以趕快寫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看了很多書、持續去觀察自己的工作週期和調整作息,但我有一個大問題是,我對我每件要完成的事情有很大的掌控慾,我希望我自己設定從哪開始和結束,就是從哪開始和結束,答應的事情要做到、要做到有人接或是都OK了我才覺得可以走,但相對地,我也產生了很多不滿,因為也許這跟我一開始想像的不一樣、或者他的確超出我能負荷的範圍,然後我就會開始叫,對、我是會邊叫邊處理的人,還會邊哭邊做完事情的那種。
最近因為回到家裡的關係,研究助理的庶務工作就肉眼可見地難處理,沒辦法讓老師簽名、沒辦法核銷。住在家裡的好處是有人聽你哀,壞處是有人會嫌你吵。
在這個世代,「草莓族」的稱號似乎隨處可見,我會想寫這篇也是因為我被我的家人說是「草莓族」:)))))))
來自維基百科的定義:
對家人來說,也許還在讀研究所又沒有經濟能力的我就是草莓族吧,也許對未來過分焦慮的人就是就是草莓族吧。但是又覺得很冤枉,我要是一碰就爛誰要寫論文:)邊哭邊做完就是草莓族嗎?時常焦慮的人就是草莓族?
是該反省是不是太常哀XD,但我一點都不覺得我是草莓族,除了逃避可恥但有用之外,我更是覺得有把事情做完做好不就可以了,誰管你是笑著還是哭著?只有你自己在乎你自己的情緒,不論是哭著寫完還是笑著寫完論文,畢業證書都還是要給我啦:)
職場上的重點是事情要完成,長輩不都最重視結果了嗎?有沒有生小孩、有沒有領到高薪、買房子買車等等結果,那你怎麼能說完成事情的我是草莓族呢?
可以體會到個人和群體的衝突了嗎各位!你永遠沒辦法擺脫社會的潛規則,你永遠沒辦法擺脫刻板印象,在這個社會上,你永遠沒辦法自己說了算,你能夠解放的不是其他人,只有你自己;能夠讓自己心靈平靜下來的,也只有妳自己。
另外,我個人非常喜歡擁抱,所以我很喜歡擁抱我的家人,但他們現在好像把擁抱當成我太脆弱的標示(ㄚ好不開心ㄛ)給大家科普一下擁抱的好處:
我是在小學有家裡人過世的時候看了有關與病危家人相處的書,因為是我親近的家人,再加上書中深刻氛圍的營造,讓我多有震撼,所以從那時起我都會抱抱我的家人,我爸、我媽、我阿公、我阿嬷、我妹,我鼓勵大家有空也多抱抱你的家人,趁你還能抱的時候趕快抱,沒了你就抱不到ㄌ。
最後,我還是愛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