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同事想得跟我不一樣,怎麼會差那麼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天高階主管團隊的工作坊結束後,我正在收電腦;人資主管拉了其中一個主管過來跟我說:「教練,剛剛我們那一Part大家分享領導風格的優勢跟盲點他剛好去開會了,你跟他說一下那一Part是什麼,給他補一下課喔!!」,說完還給了我一個「你知道我意思吧」的眼神

我看了站在她身邊這位,上課過程中幾乎面無表情、要不就是偶而露出一種彷彿是睥睨又彷彿是無奈微笑的主管。

他保持著幾乎是忍耐著的表情站在人資主管旁邊。 人資主管一講完就完全沒有要給這位主管反駁的餘地,風一般的離開了。

剩下我跟他面對面站著。


雖然我不確定人資主管那個「你知道我意思吧」的眼神,意思究竟是什麼(這種所謂「我不說你也知道吧」的默契實在是常見誤會的來源),但她既然指名了是剛剛那個段落,我就拿出了那段使用的[8大種領導風格優勢跟盲點]大數據統計資料;說明剛剛我們透過討論分享在認識每個領導風格,同事也藉此認識彼此的領導風格。

這位主管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講到他的領導風格時,我決定先不講解直接讓他自己看資料;看完請他發表他自己覺得跟大數據內容有哪些相似、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他仔細的看完之後很簡短的說:「這些優勢我都沒有,這些盲點我也都沒有。」我有一點驚訝,但也不十分意外。

因為他在整個兩天工作坊與回訓中,無論是發言或是表情,常傳遞出:「我是特別的,現在說的這些都太表面了,我是個層次不一樣的人。」這種味道。

於是我跟他說:「好有趣,你剛剛說這些優勢跟盲點都沒有,可是剛剛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全部人一致都認為你就是這上面描述的樣子,大家還拍手笑說這資料真的好準喔。」

我說的是實話,現場實況轉播。

他突然「噗」了一聲,但不是「噗哧一笑」,是「噗吃一驚」;然後吐了兩個字:「真假?」

「真的。」



他彷彿進入「登出模式」,整個人暫停了30秒一直盯著字卡上那段「他自覺完全沒有、同事卻覺得準到不行」的描述。

30秒後他轉頭問我:「怎麼會這樣?」

「怎麼會怎樣?」

「是大家都不了解我,還是有什麼狀況,怎麼會差那麼多?」

「對呀,我也很想知道這中間是發生什麼事,你想討論一下嗎?」

他點點頭,帶我走向公司小會議室。走向會議室的路程會經過人資主管的辦公室,我看到在透明落地窗裡,她坐在辦公桌後面給了我一個大拇指的手勢。



你認識的自己可能是假象。

造成內在認知(我認識的自己)跟外部認知(別人認為的我)不一致的原因是什麼?這是深度洞察力這本書回答的問題,在方格子作者 @林溫|Wen 的這篇讀書心得中有很清晰的說明。

想要有效的脫離這種內外認知不一致的方式,深度洞察力提供了3種合併使用會很有效的方式(我親身體驗與多年教練經驗顯示真的很有效):

1.360度回饋:這在組織中很常見,匿名徵求你的上司、帶領的同事與跨部門平級的回饋。但做過的人都知道,有很多魔鬼細節要注意,不然360很容易淪為借刀殺人或歌功誦德的工具。

2.彌補360度回饋不足的「對的回饋」:其實要得到品質好的回饋並不容易但很珍貴,因此選對的人+問對的問題+使用對的程序是關鍵。細節請看延伸閱讀 <回饋有很難嗎?>

3.與人共進「說出真相的晚餐」

作法是邀請一位你深交的朋友、家人、工作夥伴或老師,總之是你認定的良師益友。他很瞭解你,你也很希望繼續深化彼此的關係;請他吃頓飯。

在這頓飯當中最重要的話題是「請對方坦誠的告訴你他對你最惱火的事」,記得開啟這話題前,要先說明你為什麼要討論這個話題(因為你想更認識自己,避免內外認知不一致),以及在聆聽過程中不要為自己辯護,而是全心全意的去理解對方之所以會惱火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想問一定要吃晚餐嗎?午餐、早餐、早午餐可以嗎?根據作者(及我自己的經驗),因為這是一個需要鼓起勇氣(雙方都需要)的練習;吃飯的場景可以是越放鬆的狀態越好。作者推薦晚餐是因為通常如果晚餐會配一杯小酒,讓彼此都在稍微放鬆的狀況下,效果最好(如果你早餐就可以配一杯小酒當然也就無不可了)。

大量練習「說出真相的晚餐」的傳播學教授喬西.米思納教授提供三個進行順利的秘訣:

A.做好心理準備:先設想你可能會聽到最糟的內容。

B.決定你想談得深入程度。並不一定越深入是越好,有時候需要循序漸進;你必須掌握談話節奏,並在覺得可以的時候喊暫停。

若對方是你的良師益友,一定會尊重你的決定。如果他因此不高興,你也剛好重新評估,他真的是你的良師益友嗎(又是一個區分內外認知的機會)。

C.讓對方可以暢所欲言。你的良師益友不見得準備好要對你暢所欲言,除非你把談話目的說得很清楚:「你希望自己成長,而他是你尋求回饋的重要他人,你想要將自己的認知跟他的觀察互相核對。」

通常這個前提若能表達清楚(尤其是在邀約的時候),我們所摯愛、重視的人,都很願意支持我們繼續成長、同時又能增進彼此的關係。



真心渴望成長的人,在獲得真正的回饋之後會做什麼呢?

優雅的接受、下定決心的反省、明智的做出回應

具體要怎麼做到這三點,深度洞察力第八章有詳細的解說(而且注意:面對回饋照單全收、自我批判並不明智)。


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如果不做到「優雅的接受、下定決心的反省、明智的做出回應」這3點會怎麼樣呢?引用富蘭克林的名言:「如果你希望從他人獲得回饋與讓自己進步,卻又在收到回饋時表達自己堅定不移的觀點跟立場。這時謙遜、通情達理且不喜歡爭議的人,可能會任由你繼續錯下去。」

因此,若你還沒有真心決定要聆聽跟反省,還是先不要去徵求回饋吧。

活在自以為是的正確當中,也沒有什麼問題;直到問題大到自己受不了或別人受不了的時候,也是個收回饋的好時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你想要尋求全面的自我印象刻畫時,外部認知會彌補你自己無法發現的那一面。當你想要穩固自己時,内在認知是最好的武器。話説剛剛好我才寫完一篇關於自我認知的文,好巧🤣🤣🤣
Wisdom-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5
玉言又止 內外均衡、人我和諧🤓🤓🤓
avatar-img
你的生命,不虛此行嗎?
88會員
112內容數
我最怕什麼?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這裡歡迎問問題,因為好的問題帶來的啟發更甚於答案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請看留言區第一則貼文,裡面有我衷心的歡迎。
2024/08/18
這天David(化名)在聽完幾位同事分享後,看起來像是終於下定決心般的開口:「教練,我想問,如果我已經給了對方負向回饋,可是對方都沒有改,那還要給嗎?] 好幾個同事也頻頻點頭,好像很為這件事苦惱。於是我們開始討論: 「究竟要怎樣回饋,對方才聽得進去,才會改呢?」
Thumbnail
2024/08/18
這天David(化名)在聽完幾位同事分享後,看起來像是終於下定決心般的開口:「教練,我想問,如果我已經給了對方負向回饋,可是對方都沒有改,那還要給嗎?] 好幾個同事也頻頻點頭,好像很為這件事苦惱。於是我們開始討論: 「究竟要怎樣回饋,對方才聽得進去,才會改呢?」
Thumbnail
2024/06/01
最近不約而同收到好些朋友轉傳,黃仁勳先生分享的一段「你在工作中不一定會快樂,但是這並不妨愛你熱愛工作」的影片 這讓我想到經常被問的一類問題:「我怎麼知道要不要花時間投入這個工作(或繼續下去)?」或是「我在現在的工作中覺得很苦悶,我還要繼續下去嗎?」
Thumbnail
2024/06/01
最近不約而同收到好些朋友轉傳,黃仁勳先生分享的一段「你在工作中不一定會快樂,但是這並不妨愛你熱愛工作」的影片 這讓我想到經常被問的一類問題:「我怎麼知道要不要花時間投入這個工作(或繼續下去)?」或是「我在現在的工作中覺得很苦悶,我還要繼續下去嗎?」
Thumbnail
2024/04/16
    我的客戶氣沖沖的進入會議室,一坐下來就跟我抱怨:「我真是受夠了,他都已經當主管這麼久了,還不知道不能當眾發飆嗎?現在的年輕人是還可以跟以前一樣被你摔資料、吼叫嗎?我真的是會被他氣死,我叫他不要這樣他還說我不了解狀況叫我授權給他處理。教練,你說怎麼辦啦?!!」      
Thumbnail
2024/04/16
    我的客戶氣沖沖的進入會議室,一坐下來就跟我抱怨:「我真是受夠了,他都已經當主管這麼久了,還不知道不能當眾發飆嗎?現在的年輕人是還可以跟以前一樣被你摔資料、吼叫嗎?我真的是會被他氣死,我叫他不要這樣他還說我不了解狀況叫我授權給他處理。教練,你說怎麼辦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對🤔當主管或領導者的可以參考看看,ㄧ起討論研究。 身為主管,不可能每項決定都博得眾人歡心。事實上,你不需要當個人人喜愛的主管,但是你可以贏得眾人的尊敬。即使有些人不那麼喜歡你的決策,依然願意尊重你的領導,在你的帶領下做事。 所謂「帶人要帶心」,想贏得團隊的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對🤔當主管或領導者的可以參考看看,ㄧ起討論研究。 身為主管,不可能每項決定都博得眾人歡心。事實上,你不需要當個人人喜愛的主管,但是你可以贏得眾人的尊敬。即使有些人不那麼喜歡你的決策,依然願意尊重你的領導,在你的帶領下做事。 所謂「帶人要帶心」,想贏得團隊的
Thumbnail
你工作中遇到越來愈多自以為是的人嗎?或者搞不好自己就是只是自己不知道? 這天,我遇到了一個這樣的主管;在我讓他大吃一驚之後,他發現同事眼中的他,跟他自己認為的,竟然有180度,不,可能有360度的差別。 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你工作中遇到越來愈多自以為是的人嗎?或者搞不好自己就是只是自己不知道? 這天,我遇到了一個這樣的主管;在我讓他大吃一驚之後,他發現同事眼中的他,跟他自己認為的,竟然有180度,不,可能有360度的差別。 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出社會工作深知不可能讓每個人喜歡你,同樣的你也不會喜歡每個人,面對爭議除了溝通、同理、協調、理解,背後如果有部門主管或是頂頭上司的意見,事情的進展會有所不同(先不討論空降主管與資深員工的角力);事緩則圓有一定的道理,但順著毛摸更為重要。
Thumbnail
出社會工作深知不可能讓每個人喜歡你,同樣的你也不會喜歡每個人,面對爭議除了溝通、同理、協調、理解,背後如果有部門主管或是頂頭上司的意見,事情的進展會有所不同(先不討論空降主管與資深員工的角力);事緩則圓有一定的道理,但順著毛摸更為重要。
Thumbnail
職場上,大家都是同事,為了工作目標各自努力,為的是一份薪水與成就感。 可是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觀念與價值觀不盡相同,就是有些人,好像對到一樣,看不順眼,兩個都很好的人,明明第三人看起來都不錯,可是看彼此就是不舒服。 我
Thumbnail
職場上,大家都是同事,為了工作目標各自努力,為的是一份薪水與成就感。 可是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觀念與價值觀不盡相同,就是有些人,好像對到一樣,看不順眼,兩個都很好的人,明明第三人看起來都不錯,可是看彼此就是不舒服。 我
Thumbnail
有個部屬必須獨當一面負責某專案,結果,他把內外部顧客都得罪光了,主管常接到客訴電話;案子的重點搞不清楚,沒方法、沒頭緒又看不到成果;找了其他人支援,結果公親變事主,把大家弄得一起累;聽他總是跟別人抱怨自己很忙,卻看他常像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打轉……。 如果你是主管,這樣的部屬應該看過不少, 有
Thumbnail
有個部屬必須獨當一面負責某專案,結果,他把內外部顧客都得罪光了,主管常接到客訴電話;案子的重點搞不清楚,沒方法、沒頭緒又看不到成果;找了其他人支援,結果公親變事主,把大家弄得一起累;聽他總是跟別人抱怨自己很忙,卻看他常像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打轉……。 如果你是主管,這樣的部屬應該看過不少, 有
Thumbnail
有位主管最近在管理上很困擾,團隊的小Leader自視較高,個性較為強勢,很有主見,也喜歡主導一切,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常被其他部門或團隊認為不好合作,所以常有嘔不完的氣、解決不完的衝突。經常不服從工作安排或指導,或者是在工作安排時推三阻四,甚至擺臉色、架空別人,但又沒有辦法開除或調換部門。 他
Thumbnail
有位主管最近在管理上很困擾,團隊的小Leader自視較高,個性較為強勢,很有主見,也喜歡主導一切,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常被其他部門或團隊認為不好合作,所以常有嘔不完的氣、解決不完的衝突。經常不服從工作安排或指導,或者是在工作安排時推三阻四,甚至擺臉色、架空別人,但又沒有辦法開除或調換部門。 他
Thumbnail
一個團隊的特質取向,在主管的身上就可以窺探大概的樣貌,團隊就等於主管的放大版。GOOGLE後就會有很多人告訴你怎麼挑選主管、怎麼分辨主管的好壞,要怎麼去應對各種不同特質的上司,讓自己在職場過得更舒適一點。
Thumbnail
一個團隊的特質取向,在主管的身上就可以窺探大概的樣貌,團隊就等於主管的放大版。GOOGLE後就會有很多人告訴你怎麼挑選主管、怎麼分辨主管的好壞,要怎麼去應對各種不同特質的上司,讓自己在職場過得更舒適一點。
Thumbnail
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Thumbnail
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Thumbnail
老闆會觀察主管的一言一行,看他如何帶人做事,帶兵打仗。你當然可以有自己的管理特色,但一定要懂得觀察組織的價值觀、和大老闆的風格。
Thumbnail
老闆會觀察主管的一言一行,看他如何帶人做事,帶兵打仗。你當然可以有自己的管理特色,但一定要懂得觀察組織的價值觀、和大老闆的風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