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翻寫04_防護員的壓力、過勞、幸福感與身體活動

2023/09/0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經過前面三篇經典文章解析常見的運動傷害,這次要輪到防護員有關的議題了。前陣子很流行的過勞(burnout)議題,不論是在醫護人員、社服員、防護員這種高時工作的人身上很常發生,國外的一篇研究就是以在職的基層防護員為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看有運動習慣的防護員是否有較低的工作負面情緒,畢竟

Sport is medicine.

防護員的壓力、過勞、幸福感與身體活動_JAT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Link Among Stress, Burnout, and Well-Being in Athletic Trainers
Christine E. Pacewicz, PhD*; Taylor W. Rowley, PhD†; Jennifer L. Savage, PhD, LAT, ATC‡

摘要

緒論:壓力會造成過勞,防護員也是如此。而過勞會引發較低的幸福感,進而影響生心健康。而身體動(Physical activity)眾所周知能降低壓力。所以對防護員來說「活動」可以降低壓力及過勞,並增進幸福感。

研究方法:檢測防護員的主觀壓力、過勞感知是否與休閒活動有關。

研究設計:Cross-sectional study橫向研究。

研究時間:在體育季的時候進行線上問卷。

招收對象:有證且在基層工作的防護員(數量:163;平均年齡為30.5±6.7歲)

收取數據:閒暇時的活動時間、工作壓力、過勞、幸福感。

實驗結果:會進行中等到高等的活動強度的防護員是感受不到壓力的。執行走路越多壓力越小,呈現負相關(β= -0.18, P<.001)。壓力與筋疲力竭呈現正相關(β=0.89, P<.001),與個人成就呈現負相關((β= -0.70, P<.001),與人格解體呈現正相關(β= 0.71, P.001)。筋疲力竭與幸福感(well-being)呈現負相關(β= -0.57, P<.001),而個人成就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β=0.31, P=.013)。壓力及筋疲力竭藉由走路來增加幸福感,而,壓力會造成筋疲力竭、幸福感可增加個人成就。

結論:閒暇時走路可有效且正向影響幸福感。防護員可將「走路」做為策略以降低壓力及過勞,並增進幸福感。

關鍵字walking, psychology, exhaustion, accomplishment, depersonalization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痛苦感發生改變,感到世界變得不那麼真切、變得模糊、如同在夢中一般、缺少意義,這會干擾感觀,因此許多患者感到他們生活在夢中,感到自己不真實。
人格解體 (Depersonalization) 會令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思想與自己分離,覺得自己的感受、情緒和行為都不屬於自己的。他們會覺得這些像是他人的經歷,自己像一個旁觀者那樣觀看著自己的人生。人格解體的患者通常會有以下病徵:無法識別或描述自己的情緒,身體感到麻木、感覺自己像機器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語言或動作、感覺與自己的身體、思想與感覺分離、無法將情緒和記憶聯繫在一起,記憶都是沒有情緒和感覺的。

文獻關鍵點:

  • 閒暇之餘走路與防護員的壓力感受有負相關。
  • 藉由壓力及過勞感知,可知閒暇時走路能間接影響幸福感。
  • 防護員可將走路作為降低壓力的策略,來避免過勞,達到幸福感。

防護員若有較高的責任心、工作量、角色衝突、需要更多的工作生活平衡,就容易有較高的壓力。

文獻內容:

研究假設:

  1. 「花時間在中等或高等強度」或「花時間走路」越多的防護員,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小(呈現負相關)。
  2. 壓力來自三面向(筋疲力竭、缺乏成就感、人格解體)。
  3. 這三個面向與個人感受呈現負相關。

假設花越多時間運動,來影響壓力及筋疲力竭,能讓防護員有較高的幸福感。

實驗方法:

在2021年的秋賽季發放問卷,招收163位有證的防護員(男36位;女127位);年齡介於22到60歲(平均30.5±6.7歲);白裔占91.5%、黑裔或非洲裔占2%、亞裔占1%、混血占2%、其他占0.5%、選擇不說占3%;受訪者的工作在高中占34%、在大學占45.6%、在診所占7.4%、其他8.7%;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50.4±38.1小時。

運動(physical activity, PA)

實驗除了填寫問卷(IPAQ,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外,也記錄受訪者的運動習慣,如:每周運動幾天?每次運動多久?運動強度為何?等。作者會統計每周的高強度運動時間、中強度運動時間、低強度運動時間、走路的時間。

壓力感知(stress)

作者利用PSS問卷,並將其中的問題稍作修正。例如:原題目為「你多常覺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變成「在工作中,你多常覺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並用五個選項供填答(0:從不;4:很常)。較高的分數代表有較高的壓力感知。

筋疲力竭(exhaustion)

作者利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Human Services Survey去測量個人情緒、個人成就、解體。作者也詢問受訪者在工作時的心情狀態(如:工作時你多常覺得自己在狀態上?)提供七個選項供填答(0:從不;6:每天),分數越高表示有較高的筋疲力竭及較低的成就感。

主觀幸福感(perceptions of well-being)

利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檢測(題目例子:大多數時候我現實生活跟我理想生活是接近的?)提供七個選項供填答(1:強烈不同意;4:中立;7:非常同意)。分數越高代表有較好的主觀幸福感。

作者利用寄郵件(e-mail)的方式請受訪者填答。共回收213份,有完整數據的有167份,回收率78.4%。

描述性結果:

  1. 受訪者平均每周上班50.4±38.1小時,中或高強度運動約277分鐘,走路約185分鐘。
  2. 受訪者平均受到中等壓力,中等筋疲力竭,中到高的個人成就感,低程度的人格解體。受訪者自覺中等幸福感。
  3. 花時間走路的人與壓力及筋疲力竭有顯著的負相關。
  4. 壓力與筋疲力竭、與人格解體有顯著性正相關。
  5. 壓力與個人成就、主觀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
  6. 筋疲力竭、人格解體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
  7. 個人成就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

數據分析

  1. 花時間進行中或強度運動與壓力感知無相關性。(p=.28)
  2. 花時間走路與壓力感知有顯著負相關。(p=.04)
  3. 壓力感知與筋疲力竭有顯著正相關。(p<.001)
  4. 壓力感知與人體解體有顯著正相關。(p<.001)
  5. 壓力感知與個人成就有顯著負相關。(p<.001)
  6. 筋疲力竭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p<.001)
  7. 個人成就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p=.013)
  8. 人格解體與主觀幸福感無相關性。(p=.38)
  9. 花時間進行中或高強度運動與幸福感無相關性。
  10. 花時間走路能增進幸福感,但與壓力跟個人成就、壓力與人格解體無關。
  11. 壓力與幸福感的負相關可藉由筋疲力竭與個人成就調節,但與人格解體無關。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中一份顯示:中過高強度運動無法有效改善工作壓力,這與之前的文獻是相反的。本實驗的受訪者每周選三天運動約277分鐘,雖然超過WHO所建議的150分鐘,或許多增加更多時間才能顯著有效改善工作壓力。有篇研究,學者Lachance等人認為應每日進行中或高等運動90分鐘,才能最佳改善工作壓力。走路有效、運動反而沒效可能是因為數據取得是因來自個人主觀問卷調查,可能會有誤報的機會,建議下次用客觀數據。作者也建議未來的研究可已從上述變相中確認影響最大的是哪個,也可以再多增加變相。

限制

樣本數相對少,也未取得工作年資。此外,研究時間在covid-19非常時期,恐影響數據。

結論

藉由運動確實可以影響防護員的工作情形,以避免對心理層面有負面影響。

參考資料: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Link Among Stress, Burnout, and Well-Being in Athletic Trainers2023_JAT

這篇研究在設定研究假設時應該就知道結果了,也確實如我所預料。但特別想提出來的是:「運動是良藥」這件事,我想防護員應該比任何人都還懂這個道理,但為何還是有防護員不運動的呢?我想最大部分是因為超時工作吧。每周運動時間與工作時間是否有相關性?我認為是這篇研究可以增加的方向。

另外,研究中之所以走路與壓力顯著有關,但中或高強度運動卻與壓力無關,個人認為有可能是因為進行中或高強度運動的這些人,運動的目的為何?如果是因為競賽需求,那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沒有顯著效果了,因為運動的目的是因為競技要求而非舒壓(要知道運動員越接近賽其心理壓力也愈大)。至於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就繼續等著看各為大師、學者、研究生的努力了。

最後,這篇又又又再度證明:

運動是良藥。

不只是改善生理,也影響心理!

15會員
99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