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談江心靜的藝術創作思維▕ 謝其昌 策展人 ·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兼主任暨所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 / 謝其昌 策展人·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兼主任暨所長

江心靜跨界始終不變的是對自我的提問

江心靜從文學跨界到藝術,始終不變的是她對自我不斷的提問,也因為有這樣的自覺才會從文學出走,一呼一吸間,偶然地進入藝術領域。不管是她字裡行間的文學,還是繪畫中的點、線、面或旅行間的點點滴滴,似乎都落實在她細微的生活領域裡。

有一次,我與她分享講座中有聽眾提問:「繪畫是自樂,利己還是他人比較重要?」我答:

這是一體的,弄清楚學畫的目的,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內心。如果學畫是打發時間,可以進一步問,為什麼需要打發時間⋯⋯如果學畫是要學習繪畫技巧,也可以追問,為什麼要學繪畫技巧⋯⋯當你想清楚時,你已經開始認識自己,你會明白學習只是在尋覓內心的安定,「心」不安定,你才會想要學習,當你了解所有事情都是唯「心」照,你發現「美」出現了,美是一種安息,一種清涼,一種安穩,沒有好壞的分別。這種「真誠」的呈現,觀者是會感受到的。

心靜聽完,馬上說:

太精彩了!最近去看米蘭昆德拉的紀錄片,他說,寫小說是他思考的過程,他也希望讀者透過他的小說體驗這個過程。我發現我在文學上還沒有走到這個境界,很奇怪,藝術一開始我就是這樣,透過藝術思考,也希望觀者透過作品與生命經驗對話,也許是人生的機緣與歷練都不一樣了吧。

旅行拓展審美標準,閱讀紅樓夢感知色彩

也有聽眾問如何評價一張畫的美,線條、顏色或其他?關於美的標準,大家都在尋找一個正確答案,但心靜在環球旅行中,發現每換一個地方,人文地理不同,審美標準就完全不同,她美的邊界不斷拓展,很早就體會到抽象畫有一種探索和寧靜的品質,是原創性語彙。

不僅旅行,她在閱讀紅樓夢時,從文字中感知色彩,這種獨特的閱讀角度,自然而然跳脫一般藝術理論,融入了哲學與心理學。

當代科學哲學家費阿本(Paul K.Feyerabend, 1924-1994)在其著作《反方法》指出:

偉大的科學是不知道有任何界限和不承認任何規則,甚至包括邏輯規則的理智冒險。

身體為中介探索記憶,思索自我與世界

探究開發的實驗性及可能性,是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雖然實驗本身有著強烈的不確定性,但卻是對制式知識的一種解放,因為解放,讓人釋放出隱藏在內部的潛在思緒。相對來說,適切地讓媒材、形式或內容釋放本身獨特的潛力,更能引發藝術表現的張力。

從江心靜的作品,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對生命的尋覓與不斷的提問,不管是在媒材提問、形式提問或內容提問,透過綿延、交疊融合的記憶,思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如同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在生命哲學的形成邏輯上,他認為記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關係到綿延是否得到充分描述,並且將知覺的作用導向了行動的層面,以身體行動作為中介來協調知覺與實在間的距離,並把以具體形式出現的知覺,看作純粹記憶和純粹知覺的綜合體,即思維和材料的綜合體,對於意識呈現的形象選擇、形象認知、形象的存活、劃分與固定,心靜在作品中都一一進行了闡述,生命就是一種狀態,是一種連續性的狀態,透過直覺體驗,尋求自己內心底層與各種物質的冰山一角,作品中以觀看自我心境的層面訴說,運用平面、複合媒材與裝置的創作形式表達,透過形體與線條傳達生命能量,藉由液態形體表現生命最初的形式,表現生命的延續、再生與繁衍,同時喚醒自己生命的意識與夢想的慾望,呈現複合真實與想像的空間。

想像與遊戲,凝聚內心的情感

江心靜在創作過程中釋放出生活中的想像和直覺表現,像小孩般遊戲,在情境中感受自由的氛圍,它是一種純粹的真實想像,是自身與外界互動所延伸出來的產物,從自己的生活體驗,透過創作的過程不斷想像凝聚自己的情感狀態,藝術的價值就是要直接呈現存有的一種真實性,在情境中感受到自由的氛圍。

想像與遊戲是江心靜創作的動力之一,這種自由感受式的直覺創作方式,讓她重新關注繪畫行為的本身及繪畫過程中身體的狀態,如線條、色彩、色料相互交錯,甚至粗糙、不完整的,反而變成作品的必要元素,也是她追求創作輕鬆感和自由度的表現。

每一種創作的表現都是一種有意識的感覺產物,創作過程中運用自身的直覺,掌握感覺、記憶以及經驗所濃縮的精神,透過媒介上反映出一種屬於她個人內在的真實與感覺。

    江心靜的抽象與意象視覺形式,對她自身而言,比文學敘述,更能超越語言的面向,重新察覺到本身及繪畫過程心靈的狀態,並藉由這樣的創作方式對自己更深刻的認識,瞭解影響內在心境改變的歷程,作為她自我思索的脈絡及提供自身內在省思的精神能量。

2017 -江心靜 - 海洋心象-水之交響曲 -96×178cm-水墨設色紙本

2017 -江心靜 - 海洋心象-水之交響曲 -96×178cm-水墨設色紙本

raw-image
2016 - 江心靜 - 道隱系列-夜懸明鏡青天上-70x76 cm x12 pieces-水墨裝置

2016 - 江心靜 - 道隱系列-夜懸明鏡青天上-70x76 cm x12 pieces-水墨裝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4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浣溪沙·憶易安》 庭院深深月半圓,風搖竹影意闌珊。獨思易安韻千般。 婉約才情書舊事,幽懷心緒賦新篇。墨香千載繞心間。 我,李清照,打小就生長在這繁華熱鬧且充滿詩意的世間。   自幼,我便沉浸在家學的薰陶之中,詩書的韻味仿佛融入了我的血脈。“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那時的我啊
Thumbnail
《浣溪沙·憶易安》 庭院深深月半圓,風搖竹影意闌珊。獨思易安韻千般。 婉約才情書舊事,幽懷心緒賦新篇。墨香千載繞心間。 我,李清照,打小就生長在這繁華熱鬧且充滿詩意的世間。   自幼,我便沉浸在家學的薰陶之中,詩書的韻味仿佛融入了我的血脈。“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那時的我啊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89 去年亦師亦友阿繆寫下這段話給我: 「親愛的清鈴妹子,妳記得嗎? 從認識妳,我就一直看著跟說妳是個細緻感性的小鈴鐺,妳自有妳清悅的聲音,那是專屬於妳的樣貌。 不須赴應誰。 終有一日絨毛蛻化成羽,看著妳從電影到基隆的帶領,妳不是誰,是清鈴! 我眼裡看到的就是清鈴在做清鈴,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89 去年亦師亦友阿繆寫下這段話給我: 「親愛的清鈴妹子,妳記得嗎? 從認識妳,我就一直看著跟說妳是個細緻感性的小鈴鐺,妳自有妳清悅的聲音,那是專屬於妳的樣貌。 不須赴應誰。 終有一日絨毛蛻化成羽,看著妳從電影到基隆的帶領,妳不是誰,是清鈴! 我眼裡看到的就是清鈴在做清鈴,
Thumbnail
鄭華娟的文字和人的樣子很契合。讀的時候,會覺得在閒話家常之餘,她總是給人一種迷糊又搞笑的特質,但不是表淺的那種,是需要深度幽默及高度善意的人,才有辦法呈現的文字風格。
Thumbnail
鄭華娟的文字和人的樣子很契合。讀的時候,會覺得在閒話家常之餘,她總是給人一種迷糊又搞笑的特質,但不是表淺的那種,是需要深度幽默及高度善意的人,才有辦法呈現的文字風格。
Thumbnail
平凡、陳淑芬、黑潔明、典心,相信亮出這四位的名字,一定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尊稱她們為「大神」 平凡、陳淑芬是著名的插畫家,許多言情小說的封面都是出自兩位大神的手。 這是大神們合作的書唷!
Thumbnail
平凡、陳淑芬、黑潔明、典心,相信亮出這四位的名字,一定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尊稱她們為「大神」 平凡、陳淑芬是著名的插畫家,許多言情小說的封面都是出自兩位大神的手。 這是大神們合作的書唷!
Thumbnail
那些奼紫嫣紅的古典詩詞 石繼航.啟動文化出版.2018/01. 推薦給: ❦ 喜歡古典詞詩的人,尤其是與『花兒』有關的詩詞! 作者石繼航,筆名江湖夜雨,是古典詩詞類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信手拈來歷朝歷代的古典詩詞,如數家珍,他會的詩,應該比古代詩人還多~ 花能解語,月可寄情,書中依照花
Thumbnail
那些奼紫嫣紅的古典詩詞 石繼航.啟動文化出版.2018/01. 推薦給: ❦ 喜歡古典詞詩的人,尤其是與『花兒』有關的詩詞! 作者石繼航,筆名江湖夜雨,是古典詩詞類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信手拈來歷朝歷代的古典詩詞,如數家珍,他會的詩,應該比古代詩人還多~ 花能解語,月可寄情,書中依照花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