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課綱將是帶領臺灣完成數位、淨零雙軸轉型,邁向2050永續國家的希望,不禁讓我們有許多想像。
關於理念與目標,108課綱的「自發、互動、共好」與九年一貫「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是有傳承與延續的:人與自己的「自發」、人與社會的「互動」、人與自然的「共好」。
這個理念的論述邏輯,基本上是從個體主體的「生命」,到與社會互動的「生活、生存、生涯」,到與整個環境、自然共生共好的「生態」;相當完整。
在哲學體系的建構,也從「自發」的本體論;到「互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再到「共好」的倫理觀;也算相當周延。
所以2030呢?再提一套新的符碼,還是在「自動好」的架構下做時代性的論述就好?
個人認為,「自動好」已經是形上的價值,也是窮盡人類有形心力永無達成可能的「理想」,所以應該可以永久供奉於廟堂之上,不要再去動它。倒是,實踐「自動好」的策略與方法,可以與時俱進,五年或十年迭代一次。
例如「自發」,現在是有意願、有動力,放眼未來十年,AI人工智慧科技的逆襲、經濟主宰力道的持續,都會進一步抑壓人的主體性,所以「天賦」、「本質」、「韌性」的彰顯與淬煉,會比「適性」更重要。
其次「互動」,現在是有知識、有方法,而未來社會的互動,包括溝通工具的增加、人際關係的變化、主從結構的調整、利害關係的複雜、虛擬實體的錯綜;都是「互動」的重要課題。
最後的「共好」,現在是有善念、能活用。目前人類共同追求的「共好」就是「永續」,既然談「永續」,就必須徹底揚棄「線性思維」的主宰性,因為「線性必有終點、循環始生永續」;同時要從「工學模式」、「競爭力」這個熟悉的競技場,進入「美學方案」、「影響力」的新領域;否則「共好」只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