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校訂課程最好能結合在地特色,但往往都是一些走馬看花、浮光掠影,有走沒有讀的課程。
我覺得關鍵在於,課程設計者本身對在地就不夠瞭解,所以課程內容大概都是「訪客」、「遊客」觀點,而不是「居民」的真實感受。
目前很多「在地課程」都僅止於感官層次的名勝古跡、美食美景、鄉野奇聞的採集,對於關係居民未來生存發展的稻作欠收、輕軌、水庫、焚化爐、捷運等重大議題,則鮮少觸及。
但很多老師就是真的「到此一遊」而已啊,他們又不是生於斯長於斯,而且現在又沒有家訪讓老師深入社區,每日上下班又來去匆匆,老師對社區如何能有深入瞭解?
所以學校必須有系統、有計畫地發展一些提升「課程抓地力」的工作,我們之前嘗試過的有:
一、心態的調整:學校從「社區的教育者」轉為「社區的學習者」,開始向社區學習:以社區的空間為教室、社區的文化為教材、社區的人士為老師。
二、定位的轉型:學校轉型為社區共學平台,0-99歲的學習樂園。社區的青農、有事青年的資源可以進來,阿公阿媽也能來傳承傳統技藝。
三、研習的活化:新進教師研習就是社區資源踏查,寒暑假備課、環境教育、自強活動、在村落中設關辦理,田中央辦桌聚餐,整個社區就是我的大教室。
這些是比較整體性的,至於老師個別在教室中的教學,也可以有巧妙的設計,例如請學生每人帶三張家中的老照片上台說故事,全班說完,老師對社區也有初步瞭解。
至於都會學校,資源、工具更多,我們全校共備曾經約在圓山捷運站開始,也曾從台北101前面的「四四南村」B(bus)M(metro)W(walk)到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那次的研習主題是「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沾滿泥土的雙腳回到校園,就開始散發自然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