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本《薩提爾教練模式》

2023/10/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學會了,就能激發員工潛力,讓部屬自己找答案。

陳茂雄 & 林文琇.天下出版.202009.

我看的這本書的封面

我看的這本書的封面

推薦給:

❦ 希望能激發員工潛力,讓部屬自己找答案的領導人或上級。

❦ 希望能激發學生潛力,讓學生自己找答案的老師或父母。



先前看了陳茂雄老師的《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有如當頭棒喝!再看到格友貼近自己 圖文並茂的文章薩提爾教練模式:陳茂雄老師,決定必得回追他這更早的這本著作《薩提爾教練模式》。

雖然陳茂雄老師書中主要的例子及內容,是主要聚焦在企業領導人如何帶領下屬,但我覺得,其實只要是在生活中、工作上,需要「指導他人」,希望他人能自我覺察,自我改進的,都可以參看這本書中的這多建議及方法!



❦陳茂雄老師希望領導人耐心協助、等候部屬一步步成長

教練式領導引導當事人開啟自我覺察的能力,透過自我覺察,當事人將開始探索自己的行為模式及內在冰山,從而看到自己一些習慣性的反應與盲點,展開理性的自我省思及調整。

不過,人類行為及思維的成形涉及家庭、社會等根深柢固的複雜影響,是經過日積月累而來,因此自我覺及調整的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

另一方面,領導人在這一過程中,也開展了自我學習,隨著經驗的累積,成效會愈顯著,因此教練式領導也得經萌芽、開花、結果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長短不容易預估,往往它的果實不經意就長出來了。

當領導人開始採用教練式領導,就是種下種子,接下來需要的是信心及耐心,持續進行,青心觀察及等待,終於看到成果,這是務實、不會落空的期待。 

不同的領導方式造就不同的企業文化,薩提爾教練模式帶領部屬學習理性的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可以負責任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學習與成長的企業文化,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經營。


❦到底什麼是「教練模式」?

可以從"領導人的三頂帽子"來理解:


領導人的三頂帽子

領導人的三頂帽子

「主管帽」可以給許多命令。

「老師帽」可以給許多指導。

「教練帽」則是給許多「引導」,不給命令、不給指導,只給引導,讓當事人自己覺察及轉變,自己變好。



❦而薩提爾教練模式就是走過以下歷程:

確認目標→檢視現況與目標的落差→探索消除落差的選項→決定行動方案。

 


❦ 薩提爾女士的人本信念及成長導向

  • 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無高低上下之分,我們要肯定自我的價值,也要看到別人的價值。當人的價值被肯定,個人的潛力就會釋放出來。
  • 任何人的內心都渴望自己是好的,都渴望得到肯定,這是每個人改變及成長的潛在動機及力量,因此,人的改變及成長是可能的。
  •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改變方式及歷程,每個人的改變方式,來自於自己,或者說,每個人的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排除內在干擾,才能發揮潛能

很多人其實是受到內在的某些限制或障礙所干擾,導致無法看到或採取不同的選擇,潛能因此無法發揮。


❦ 辨識並排除干擾的引導次序

一、讓當事人先冷靜下來

如果當事人有強烈的情緒,就要先用情緒策略,也就是排除情緒盲點的干擾。當人有強烈情緒時,其實是無法理性思考的,所以要先讓他冷靜下來,才能夠進入以理性解決問題的狀態。

二、確定當事人有改變的動機

如果發現當事人的改變動機不足,可以考慮先採用渴望的策略。藉由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渴望被尊重、或被接納等等,進而激發改變的動機。

任何改變都不容易,所以教練需要先引發當事人的動機,然後再來談改變的方法,才不會事倍功半。

三、行為策略先於觀點策略

先嘗試排除行為盲點的干擾,如不成功再嘗試觀點策略,原因是行為策略相對比較單純且容易使用。


❦ 同理回應

有效的「同理回應」,除了簡單地表示「我理解你」,「我了解你」之外,還要藉由觀察對方的情緒,嘗試替對方說出他的感覺、觀點及期待,讓對方知道你對他有完整的理解,其情緒才能得以緩解。再者,嘗試替對方說出他的觀點、期待及渴望,也讓對方有機會反思自己的想法,而有助於恢復理性。


同理回應的等待值得投資

同理回應的等待值得投資

 

❦ 感性的需求是人類內在一大渴望,情緒的出現,往往是因為這個基本的渴望沒有被滿足。因此,一個善意的同理回應,是平撫情緒的佳良藥。一旦情緒平復,才有理性溝通及思考的可能性。

 

❦ 同理回應的語法

  • 你感覺___________。

嘗試描述對方的情緒,情緒有很多,包括憤怒、不高興、生悉氣、煩燥、慌亂、害怕、擔夏、煩惱、焦慮、緊張、壓力、挫折、憂鬱、難過、後悔、懊惱、自責、無能為力等等,如果能對各種情緒有較多的觀察及認識,更貼切地解讀對方的情緒,舒緩情緒的效果就更快、更好。

  • (因為)你認為___________。
  • 你希望____________。

嘗試敘述隱藏在對方情緒背後的緣由,包括他的觀點、期渴望,才能進一步理解對方。一個人之所有以情緒,是由於有一些需求或想法未能滿足,或未能表達出來,當有人嘗試理解他,嘗試為他表達出來,他的心聲得到傾聽,情緒就會漸漸平復。

因此,進行教練晤談時,如果觀察到當事人有情緒性的反應,教練就要讓對方將其情緒抒發出來,反覆利用同理回應,直到對方情緒平復,才進入理性溝通。否則,再多的理性溝通都無法讓對方心平氣和地接受。


❦ 渴望 vs 期待

渴望是抽象的概念,而期待是具體的方法。

渴望是普世皆然的,而期待往往是因人而異。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想要被尊重,但如何感受到被尊動,每個人可能是很不一樣的。例如,有些主管認為,部屬對我唯命是從才是尊重我,另外一些可能認為,部屬要自己解決問題,不要依賴我才是尊重我。

 

❦ 當我們不理性地偏重某一個渴望時,會連動影響期待、觀點、情緒,最終導致不理或的行為模式。如果我們能透過覺,看到自己的不理性,就有了改變的契機。



小昕藏書【🤐心理學】【👨‍👨‍👧‍👧親子教養學

116會員
426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