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生無生論 ‧ 幽溪大師

2023/10/26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即心是佛。即佛是心。
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
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當處皆是心性。
故明此宗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無生兩冥之至道也。
幽溪大師


《淨土生無生論》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九

述曰。靈峰老人云。昔人列蓮宗七祖。太局。只如天台教主。坐不背西。臥必合掌。其發明淨土。如堂堂之陣。正正之旗。無敢與敵。又如法眼豚孫。晝夜彌陀十萬聲。萬善莊嚴安養。其發明淨土。如大將軍令出如山。無敢動者。非皆蓮宗列祖乎。

天台幽溪無盡師。奉慈雲行願為日課。講自所述生無生論。每一登座。天樂臨虛。臨終畫空。書妙經題。屹然而化。以為蓮宗嫡裔。何愧焉。淨要中收幽溪兩作。今會為一要。近代諸師。公其絶倡矣。


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 第九)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覺大導師。所說安養大乘經。了義了義至圓頓。
妙德普賢觀自在。勢至清淨大海眾。馬鳴龍樹及天親。此土廬山蓮社祖。
天台智者幷法智。古往今來弘法師。我今歸命禮三寶。求乞冥加發神識。
敬採經論祕密旨。闡明淨土生無生。普使將來悟此門。斷疑生信階不退。

將造此論。立為十門。

一一真法界門。二身土緣起門。
三心土相即門。四生佛不二門。
五法界為念門。六境觀相吞門。
七三觀法爾門。八感應任運門。
九彼此恒一門。十現未互在門。


初、一真法界門

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論曰。
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德。受無量名。云何具無量德。舉要言之。謂性體。性量。性具。云何性體。謂此心性。離四句。絕百非。體性堅凝。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無壞。云何性量。謂此心性。豎窮三世。橫徧十方。世界有邊。虛空無邊。虛空有邊。心性無邊。現在有邊。過未無邊。過未有邊。心性無邊。無盡無盡。無量無量。云何性具。謂此心性。

具十法界。謂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修羅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是假名。復有正報。謂佛五陰。菩薩五陰。乃至地獄五陰。此是實法。復有依報。謂佛國土。菩薩國土。乃至地獄國土。令易解故。作三種分別。得意為言。即性具。是性體性量。性體離過絕非。即性具十界離過絕非。性體體性堅凝。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性具十界亦然。性量豎窮橫徧。無盡無盡。無量無量。性具十界亦然。正報五陰。同性體性量。清淨周徧。依報國土亦然。此之三法。亦名三諦。性體即中諦。性量即真諦。性具即俗諦。

故楞嚴經云。而如來藏。本妙元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風。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識界。非無明。乃至非老死。非無明盡。乃至非老死盡。非苦集滅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若。非怛闥阿羯。非阿羅訶。非三藐三菩。非常樂我淨。此即性量無相。是為真諦。而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風。即六凡。即二乘。乃至即如來常樂我淨。此即性具十界。是為俗諦。而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此即性體統攝。是為中諦。

又云如來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地水火風空見識。莫不如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即性具也。清淨本然。即性體也。周徧法界。即性量也。又地水火風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即依報國土性體性量也。見識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即正報五陰性體性量也。

云何受無量名。舉要言之。此之心性。或名空如來藏。或名真如佛性。或名菴摩羅識。或名大圓鏡智。或名菩提涅槃。性體性量名空如來藏。即性具十界五陰國土名空如來藏。性體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等名真如佛性。性體性量名菴摩羅識。即性具等名菴摩羅識。性體性量名大圓鏡智。即性具等名大圓鏡智。性體性量名菩提涅槃。即性具等名菩提涅槃。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問曰 : 此一真法界。為初心是。為後心是。若初心是。應無七名。若後心是。應無九界。初後俱墮。立義不成。
答曰 : 此正顯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後心是。以後心是故。方顯初心是。

云何以初心是方有後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證此因心所具。故曰。諸佛果地融通。但證眾生理本。故得稱性施設。無謀而應。若不然者。何異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故法智大師云。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辯其初後。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唯顯佛。九亦同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

云何後心是方顯初心是。正由後心果地。全證眾生理本。故果地七種名目。悉是眾生性德美稱。但眾生在迷。性德不顯。故無此稱。剋論性德。豈可言無。故初後俱善。立義成矣。

二、身土緣起門

一真法界性。不變能隨緣。三身及四土。悉由心變造。

論曰。
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體性量性具也。教中說。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者。正由性體性量即性具故。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

故晉譯華嚴經云。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謂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隨染緣。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隨淨緣。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稱能。天台家言。並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謂也。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隨緣變造。既曰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則事中染淨身土。當體即真。無一絲毫可加損於其間者。

楞嚴經云。見(八識見分)與見緣(八識相分。見相二分。皆依他起性。)。幷所想相(此不了依他。而起徧計。)。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若然。則娑婆極樂。此世眾生。當生九品。彌陀已成吾心當果。悉由心性之所變造。心具而造。豈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當處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無生兩冥之至道也

三、心土相即門

西方安樂土。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

論曰。
佛說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百億日月。百億須彌。百億大海。百億鐵圍山。名一佛土。十千為萬。十萬為億。一佛國土。已自廣大。況億佛國土乎。況十萬億乎。是則極樂國土。去此甚遠。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彈指即到者。正由生吾心所具之佛土也。

言介爾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剎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稱介爾。謂十萬億遠之佛土。居於凡夫介爾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無彼此異。

問曰 : 介爾之心。居於方寸。云何能包許遠佛土。
答曰 : 介爾之心。昧者謂小。達人大觀。真妄無二。蓋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無邊。心亦無際。性如大海。心似浮漚。全海為漚。漚還帀海。蓋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既曰隨緣不變。豈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四、生佛不二門

阿彌與凡夫。迷悟雖有殊。佛心眾生心。究竟無有二。

論曰。
阿彌陀佛者。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凡夫者。因人也。具足無量恒沙煩惱。造作無量恒沙業繫。當受無量恒沙生死。迷悟之相。譬彼雲泥。言究竟不二者。謂據相而言。則不二而二。約性而論。則二而不二。蓋諸佛乃悟眾生心內諸佛。眾生乃迷諸佛心內眾生。

所以悟者。悟眾生本具性體性量性具也。所以迷者。迷諸佛所證性體性量性具也。心性之妙。豈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性量即報身。性具即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會合可知。

故古德云。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內諸佛。念念證真。故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未舉念時。早已成就。纔舉心念。即便圓成。感應道交。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五、法界為念門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論曰。
行者稱佛名時。作佛觀時。作主伴依正餘觀時。修三種淨業時。一心不亂時。散心稱名時。以至見思浩浩。恒沙煩惱。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變隨緣而作。全體即是法界。

故法智大師云。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若然者。餘心尚是。況念佛心乎。是故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以此妙心。念彼阿彌。則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但隨功行淺深。品位高下耳。

六、境觀相吞門

十六等諸境。事理兩種觀。彼此互相吞。如因陀羅網。

論曰。
境觀相吞者。正由事事無礙也。事事所以無礙者。所謂有本者如是也。蓋由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體而作。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故曰一塵法界不小。剎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是以西方十六諸境。吾心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法界全體。

如帝釋宮中因陀羅網。雖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眾珠。雖影入眾珠。而東西照用有別。境觀亦然。以境為事。則觀為理。理能包事。是為以觀吞境。以觀為事。則境為理。理能包事。是為以境吞觀。若觀若境。或一為事。餘為理。或一為理。餘為事。

彼此互各相吞。故如因陀羅網。若然者。當我作觀時。則西方依正。已在我觀之內。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了此而求生安養。可謂鴈過長空。影沈寒水。鴈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七、三觀法爾門

能觀為三觀。所觀即三諦。全性以起修。故稱為法爾。

論曰。
三諦者。真俗中也。三觀者。空假中也。忘情絕解。莫尚乎真。隨緣應用。莫尚乎俗。融通空有。莫尚乎中。虛靈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物來斯應。此吾心自有者也。空有相即。此吾心自中者也。此性也。非修也。三諦也。非三觀也。

修之者。稱性照了也。故體達此心。空洞無物。謂之空。照了此性。具足萬法。謂之假。融通二邊。不一不異。謂之中。然則即虛靈而應物也。即應物而虛靈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稱性而修也。絕待而照也。不思議之三觀也。首楞大定之司南也。此別論也如此。

若總論者。或以吾心虛靈者為空。以所觀萬物者為假。以心境不二者為中。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萬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

是以觀極樂依正者。以吾心一觀之三觀。照彼一境之三諦。無不可者。以吾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亦無不可者。虎溪大師云。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尚何三觀之不法爾乎。

八、感應任運門

我心感諸佛。彌陀即懸應。天性自相關。如磁石吸鍼。

論曰。
諸佛眾生。同一覺源。迷悟雖殊。理常平等。故曰。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眾生。跡此而言。則諸佛眾生。心精無時而不通㳷。但諸佛無時不欲度生。而眾生念念與之迷背。故勢至菩薩云。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若逢不逢。或見不見。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關。故得任運拔苦與樂。

大勢至菩薩 :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大勢至菩薩 :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況無量壽佛因中。所發四十八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滿。故凡百眾生。弗憂佛不來應。但當深信憶念。數數發願。願生西方。如磁石與鍼。任運吸取。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鍼能合磁。而不能合玉。

譬猶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彌陀。而不易感諸佛。豈非生佛誓願相關者乎。是以求生淨土者。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九、彼此恒一門

若人臨終時。能不失正念。或見光見華。已受寶池生。

論曰。
往生傳云。張抗仕石晉。為翰林學士。課大悲咒十萬遍。願生西方。一日寢疾。唯念佛號。忽謂家人曰。西方淨土。秖在堂屋西邊。阿彌陀佛。坐蓮華上。見翁兒在蓮華池金沙地上。禮拜嬉戲。良久念佛而化。翁兒。抗之孫也。

所以爾者。蓋西方極樂世界。乃吾心中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中之一土耳。約土而言。有十萬億彼此之異。約心而觀。原無遠近。但眾生自受生已來。為五陰區局真性。不契心源。念佛之人。果報成熟。將捨現陰。趣生陰時。淨土蓮華。忽然在前。唯心境界。非有去來彼此之相。

故首楞嚴經云。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法智大師云。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亦此意也。

十、現未互在門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蓮華開敷。

論曰。
圓頓教人。頓悟心性。無修而修。修彼樂邦。性中所具極樂。由修顯發。而此心性。豎貫三際。橫裹十虛。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是以念佛之人。名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全性起修。雖名為因。全修在性。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與所具果法。同居一性。心性融通。無法不攝。

故如蓮華開敷。華中有果。況此心常住。無生滅去來。即今念佛之心。便是當來華池受生之時。

故說初發心人。極樂寶池。已萌蓮種。若精進不退。日益生長。華漸開敷。隨其功德。大小輝煌。其或懈退悔雜。日漸憔顇。若能自新。華復鮮麗。其或不然。芽焦種敗。且此蓮華。人誰種植。現未互在。斯言有歸也。

淨土生無生論 (完)

***

舊跋

幽溪大師。中興天台教觀。以性具圓理。闡淨土法門。著為生無生論。初開演於新昌石城寺。每一登座。天樂盈空。大眾同聞。事非虛誑。誠可謂離五濁之大津梁。登九蓮之勝方便。正知於丁巳年春。歸依大師。即蒙相授。旋梓流通。後因板寄慧慶。遂復久置高閣。今與十疑寶王重梓。合成淨土三論。伏願見聞隨喜。盡斷狐疑。速成三昧寶王。頓悟無生法忍。親覲彌陀。等蒙授記。
~ 丙戌冬日古吳比丘正知識於祖堂

此論以現前一念心。無法不具為本(初門)。具則必造(二門)。故佛土佛身。皆即我心(三門。四門)。今即以此本。不可思議之一念念佛(五門)。而西方依正。圓妙三觀。生佛感應。曠劫誓願因緣。總不出我現前念佛之一念(六門。七門。八門)。如是。則十方彼此。三世因果。凡小偏邪種種諸疑。可以悉斷矣(九門。十門)。
~ 後學成時識

***


幽溪 淨土法語
明 天台山 幽溪沙門傳燈述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 第九)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求其至捷徑。最簡要者。莫勝於念佛求生淨土法門。可謂速出生死之玄關疾成覺道之祕訣也。蓋凡修行。求出離生死。須仗三種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

若惟務自修。悟明心地。裂無明網。出愛欲河。成佛作祖。謂之自力。是為沒量好漢。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諸大菩薩聲聞緣覺。及諸大祖師。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遠。根器譾劣。有雖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內照似脫。對境仍迷。縱使不迷。猶然坯器。菩薩有隔陰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隨流。此自力之無功。出塵之不效。一錯百錯。實可寒心。

是以諸佛菩薩。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門興焉。此之法門。經論發明。其品亦夥。求其苦口叮嚀。極言稱歎。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極樂世界念佛一門為究竟。可謂言言闡唯心淨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彌陀之妙法。

悟此者。達生心與佛心平等。心土與佛土無差。修此者。獲妙觀與妙境相符。自力與他力兼濟。況本有功德之力。無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曠劫積累者。藉之而頓發。

故得娑婆報滿。淨土現前。蓮華化生。不迷生陰。一入永入。更不退轉。故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數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歷塵境之麤強。險難惡道。無處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說之匪難。行之為難。行之匪難。心要為難。此昔人之所誡。在我輩之當遵。

若求其為吾真切教誡。莫要乎楊次公之兩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夫念佛以一其心。懇切持名。專志不亂。此吾所當盡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無他。為情愛之所牽也。夫輕愛以杜其妄。斬斷情根。脫離愛網。此吾所當盡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盡。此無他。為念心之不能一也。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即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之所轉。而不得生。矧多念乎。蓋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焉。重焉。厚焉。薄焉。正報焉。依報焉。歷舉其目。則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不可枚盡。大而重於泰山。小而輕於鴻毛。有一物之不忘。愛也。有一念之不遺。愛也。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不一。有一念之不歸於一。則不得生。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此兩語。可謂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凡有志於求生極樂者。宜以此書之於屋壁。銘之於肌膚。時時莊誦。念念提撕。於娑婆之愛。日務求其輕。極樂之念。日務求其一。輕之又輕之。以漸階乎無。一之又一之。以漸鄰乎極。果能如此。則此人雖未脫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雖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臨終正念現前。往生極樂必矣。

或問。輕愛有道乎。曰。輕愛莫要乎一念。

又問。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輕愛。

或者莞爾謂曰。師言首鼠兩端。似無主正。俾學者乎何從。曰。非兩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

蓋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異緣之使然。散心異緣。又由逐境紛馳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則眾生有一心。眾生有一心。則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聚緣內搖。趣外奔逸。心境交馳。塵沙莫盡。愛苟不忘。念能一乎。

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輕其愛。欲輕其愛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眾境皆空。則萬緣都寂。萬緣都寂。則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則愛緣俱盡。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輕愛。欲輕其愛。莫若一念。蓋愛之與念。勢不兩立。若日月之代行。

幽溪淨土法語 (完)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相關: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11會員
259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