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記得你是個病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時候我會很哀怨,過往能做到的一切,如今在鬱期時卻舉步維艱。此時我會拿出重大傷病卡與身心障礙手冊,看著它們,告訴自己,疾病這也是我人生的一部份。

很多病友可能出於恐懼,擔心一旦領有這些,是不是就是被認證的精神疾病患者。但我意識到自己這麼想時,內心就是在抗拒自己罹患了這個疾病,還沒有接受。事實上重大傷病卡只是減輕我們在「身心科」就醫時的負擔,所以如果能夠讓經濟壓力小一點,規律回診的動機就會高一些,這是邁向復元很重要的一環。

而我真正想提的,其實是「身心障礙手冊。」目前身心障礙鑑定採ICF(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制。評估的過程,會以這個障礙對生活影響的程度為基準,若是躁鬱症患者,會被歸類為「第一類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當我們領有這個手冊的同時,就受到「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保障,所以不要因此自卑,要想著,這個疾病在台灣盛行率約為 0.3-0.5%,換句話說我們替絕大部分的人承擔了這部份的痛苦,也因此需要社政和醫療的協助,這聽起來不是非常合理的權益嗎?

所以如果你有需要協助自己正視這個疾病,請不用客氣,好好詢問自己的醫生,如何讓自己得到這些資源的幫助。甚至當你擔心工作單位是否會因此為難你,都可以到各個區公所社會科告訴承辦人員想隱藏精障的身分。並非我們的疾病見不得人,反而是有些人無法理解好手好腳的人到底為何不能開開心心的。這真的不是誰願意或故意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一群不懂得這個「障礙」的群體中,好好告訴他們,也告訴自己,我們真的生病了。

avatar-img
174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九、動起來吧 散步是很棒的運動,如果今天天氣不錯,不妨用走路的方式到住家附近辦事。所謂的辦事其實就是繳費、到便利店買個東西或領包裹。如果你害怕出門的噪音,可以戴著耳機。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於聲音異常敏感,尤其是噪音,所以出門我也時常戴著耳機,但要更注意安全就對了。
八、從可以接觸的群體開始人際關係 從社會對精障者的污名化來看,似乎我們是一群沒有生產力,隨時會攻擊他人並且的有害族族群。但當你看了許多文獻後會明白,精神疾患的暴力行為在研究上其實並沒有較一般人顯著。另外,我們時常是在生活中明顯有社交退縮的狀況,比起傷害他人,我們更容易的是傷害自己。
七、與攻擊你的人劃清界線 這是生而為人都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因為能傷害我們的人,通常與我們的感情上有很深的連結,會成為一個情緒疾患者,必定經過了些傷心事,才導致我們成了傷心人。
六、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意義 人生很難。在我大學時看了余華所寫的《活著》讓我想著人生怎麼可能在經過一連串的苦難後還能活著,像主角那樣。我想那是杜撰的小說,不久後,升大二時我開始接觸心理學,在諮商學派中,存在主義很吸引我,開始是因為Frankl的著作《意義的追尋》
五、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很奇妙,會在奇怪的時間,給你一些特別的禮物。就像我的人生,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結婚,甚至還有了一個孩子,因為躁鬱症是一個在生物性上遺傳機率很高的疾病,當時醫生告訴我,我的孩子有十分之一的機率會遺傳這個疾病(在另一半沒有躁鬱症的前提下)。 因此在我們交往後,我告訴自己不能隱
四、保持規律作息 對一個時常因為天氣變化異常敏感的族群而言,要維持正常作息是挺困難的事。尤其是睡眠障礙時不時出現,偶爾難入睡、偶爾淺眠易醒,總之就是很難一覺到天亮。 昏昏沉沉醒來後,可能覺得根本沒醒,所以就賴在床上很久,久到又昏沉睡去。面對一個疲累不堪的身體,實在很難達成什麼偉大的目標。既然如此
九、動起來吧 散步是很棒的運動,如果今天天氣不錯,不妨用走路的方式到住家附近辦事。所謂的辦事其實就是繳費、到便利店買個東西或領包裹。如果你害怕出門的噪音,可以戴著耳機。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於聲音異常敏感,尤其是噪音,所以出門我也時常戴著耳機,但要更注意安全就對了。
八、從可以接觸的群體開始人際關係 從社會對精障者的污名化來看,似乎我們是一群沒有生產力,隨時會攻擊他人並且的有害族族群。但當你看了許多文獻後會明白,精神疾患的暴力行為在研究上其實並沒有較一般人顯著。另外,我們時常是在生活中明顯有社交退縮的狀況,比起傷害他人,我們更容易的是傷害自己。
七、與攻擊你的人劃清界線 這是生而為人都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因為能傷害我們的人,通常與我們的感情上有很深的連結,會成為一個情緒疾患者,必定經過了些傷心事,才導致我們成了傷心人。
六、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意義 人生很難。在我大學時看了余華所寫的《活著》讓我想著人生怎麼可能在經過一連串的苦難後還能活著,像主角那樣。我想那是杜撰的小說,不久後,升大二時我開始接觸心理學,在諮商學派中,存在主義很吸引我,開始是因為Frankl的著作《意義的追尋》
五、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很奇妙,會在奇怪的時間,給你一些特別的禮物。就像我的人生,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結婚,甚至還有了一個孩子,因為躁鬱症是一個在生物性上遺傳機率很高的疾病,當時醫生告訴我,我的孩子有十分之一的機率會遺傳這個疾病(在另一半沒有躁鬱症的前提下)。 因此在我們交往後,我告訴自己不能隱
四、保持規律作息 對一個時常因為天氣變化異常敏感的族群而言,要維持正常作息是挺困難的事。尤其是睡眠障礙時不時出現,偶爾難入睡、偶爾淺眠易醒,總之就是很難一覺到天亮。 昏昏沉沉醒來後,可能覺得根本沒醒,所以就賴在床上很久,久到又昏沉睡去。面對一個疲累不堪的身體,實在很難達成什麼偉大的目標。既然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