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很難。在我大學時看了余華所寫的《活著》讓我想著人生怎麼可能在經過一連串的苦難後還能活著,像主角那樣。我想那是杜撰的小說,不久後,升大二時我開始接觸心理學,在諮商學派中,存在主義很吸引我,開始是因為Frankl的著作《意義的追尋》(Man's Search for Meaning)深深的震懾了我。因為這次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人生,不是虛構的劇本。我根本不知道在經歷了那些後,一個人要怎麼繼續活著。

可是我經歷了生活後,才知道沒有不存在的人生,每個最痛苦你覺得最是虛假的東西,才最貼近真實。所以我也開始追尋自己活著的意義。

剛開始,在信仰中,我得到很大的力量,我也知道,上帝不會給我無法承受的苦,所以我必須揹起自己的十字架繼續向前走。可是路阻且長,長到我覺得自己好像走不下去了。這時候我會想像,我已經離開這個世界,望向窗外,我在一座深山裡的民宿開始做打掃的工作,當時我希望那就是我的人生,重生了。可是這樣的景況並沒有維持太久,又陷入一個新循環。

後來,我有了一個孩子,發現他不能沒有我,我也不能沒有他。我才明白,比絕望更深的盡頭是愛,我很愛我的孩子,我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我想給他我的所有。所以我的命不再是自己的了,在你還沒有找到前,不用著急,就只是還沒有找到,從書頁的字裡行間,我想那些可以活著的人,都是因著這樣的盼望。記得讓自己永遠都有盼望,因為活著就是恩典。

avatar-img
174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五、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很奇妙,會在奇怪的時間,給你一些特別的禮物。就像我的人生,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結婚,甚至還有了一個孩子,因為躁鬱症是一個在生物性上遺傳機率很高的疾病,當時醫生告訴我,我的孩子有十分之一的機率會遺傳這個疾病(在另一半沒有躁鬱症的前提下)。 因此在我們交往後,我告訴自己不能隱
四、保持規律作息 對一個時常因為天氣變化異常敏感的族群而言,要維持正常作息是挺困難的事。尤其是睡眠障礙時不時出現,偶爾難入睡、偶爾淺眠易醒,總之就是很難一覺到天亮。 昏昏沉沉醒來後,可能覺得根本沒醒,所以就賴在床上很久,久到又昏沉睡去。面對一個疲累不堪的身體,實在很難達成什麼偉大的目標。既然如此
三、相信醫學不斷在進步 記得第一次住院,就是為了做電痙攣治療(ECT)。那時我痛苦不堪,陷入非常絕望的深淵,而且我凝視深淵。做了沒幾次後,家人十分反對,因為我出現了短期記憶消失的狀況,雖然很快恢復,但著實把我的父母嚇壞了。
二、找到自己的啦啦隊並分門別類 別害怕告訴別人你的病情,因為這是一個生存壓力很大的世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但是如果你不說,別人很難明白這是個什麼樣的疾病。這是一個如何讓人生不如死的疾病。
一、放下罪惡感 如果此時此刻做些什麼會讓你覺得好過一點,那麼請不要再去想,現在我「應該」在幹嘛,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好好的休息。 沒有去上班,沒有關係;沒有去考試,也沒關係。先想著如何上自己感覺好一點。因為你的負面情緒很可能就是從你覺得現在該做些什麼,而你力有未逮。
生存,即是活著,讓生命持續。這對躁鬱症患者無疑是最難的課題。躁期時萬物皆美好,連看待自我的框架都變了形。因為不切實際的自我膨脹與大腦過度的濃妝豔抹,會讓他人誤以為婀娜多姿、活力四射就是「你」這個人的全貌。但往往這樣高能量的狀態褪去,接續著的是一具行屍走肉,連張開眼睛都感覺疲累的身軀。沒錯,鬱期接踵而
五、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很奇妙,會在奇怪的時間,給你一些特別的禮物。就像我的人生,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結婚,甚至還有了一個孩子,因為躁鬱症是一個在生物性上遺傳機率很高的疾病,當時醫生告訴我,我的孩子有十分之一的機率會遺傳這個疾病(在另一半沒有躁鬱症的前提下)。 因此在我們交往後,我告訴自己不能隱
四、保持規律作息 對一個時常因為天氣變化異常敏感的族群而言,要維持正常作息是挺困難的事。尤其是睡眠障礙時不時出現,偶爾難入睡、偶爾淺眠易醒,總之就是很難一覺到天亮。 昏昏沉沉醒來後,可能覺得根本沒醒,所以就賴在床上很久,久到又昏沉睡去。面對一個疲累不堪的身體,實在很難達成什麼偉大的目標。既然如此
三、相信醫學不斷在進步 記得第一次住院,就是為了做電痙攣治療(ECT)。那時我痛苦不堪,陷入非常絕望的深淵,而且我凝視深淵。做了沒幾次後,家人十分反對,因為我出現了短期記憶消失的狀況,雖然很快恢復,但著實把我的父母嚇壞了。
二、找到自己的啦啦隊並分門別類 別害怕告訴別人你的病情,因為這是一個生存壓力很大的世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但是如果你不說,別人很難明白這是個什麼樣的疾病。這是一個如何讓人生不如死的疾病。
一、放下罪惡感 如果此時此刻做些什麼會讓你覺得好過一點,那麼請不要再去想,現在我「應該」在幹嘛,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好好的休息。 沒有去上班,沒有關係;沒有去考試,也沒關係。先想著如何上自己感覺好一點。因為你的負面情緒很可能就是從你覺得現在該做些什麼,而你力有未逮。
生存,即是活著,讓生命持續。這對躁鬱症患者無疑是最難的課題。躁期時萬物皆美好,連看待自我的框架都變了形。因為不切實際的自我膨脹與大腦過度的濃妝豔抹,會讓他人誤以為婀娜多姿、活力四射就是「你」這個人的全貌。但往往這樣高能量的狀態褪去,接續著的是一具行屍走肉,連張開眼睛都感覺疲累的身軀。沒錯,鬱期接踵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活著》是一部關於命運無情與生命堅韌的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不屈精神,描繪人在苦難面前的堅韌與無奈。故事涉及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動盪,融合了個人與時代的交織,反映出無奈中的歲月與掙扎。樸實無華的語言中,福貴等人物形象傳遞了對生命的堅韌與對生活的執著。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
Thumbnail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活著 活著的概念是把自己當「存在者」,這種的「活」的思域在人我之間,以理性邏輯性的言語來辯證與指稱,形成對現象的割裂,而存在者又總在零碎片斷裡試圖拼湊整合,這樣的「活」不論為自己或他人,都活不出真正的實在,那是不可能有美麗人生可言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活著》是一部關於命運無情與生命堅韌的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不屈精神,描繪人在苦難面前的堅韌與無奈。故事涉及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動盪,融合了個人與時代的交織,反映出無奈中的歲月與掙扎。樸實無華的語言中,福貴等人物形象傳遞了對生命的堅韌與對生活的執著。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
Thumbnail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活著 活著的概念是把自己當「存在者」,這種的「活」的思域在人我之間,以理性邏輯性的言語來辯證與指稱,形成對現象的割裂,而存在者又總在零碎片斷裡試圖拼湊整合,這樣的「活」不論為自己或他人,都活不出真正的實在,那是不可能有美麗人生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