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還是鳳梨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年輕的心理師第一站會去大學的學輔中心,計畫先待幾年「練功」,累積大量跟學生晤談的經驗,之後再來挑戰自費心理諮商的工作。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我認為其實沒有表面上那麼理所當然,因為儘管看起來做的都是心理諮商,但進行的所在地也會大大影響諮商關係的本質。


例如我們都知道,許多學輔中心裡會放個幾包乖乖,目的不言可喻,就是希望學生都好好的不要出事,也意味著學校並不歡迎「問題」的發生;而在諮商所裡,大家可能會帶盒鳳梨酥當伴手禮,附帶一張「好個案旺旺來」的紙條,此時心理諮商的交易性質被彰顯,「個案」代表的就不是問題,而是生意與收入的來源。


在組織規模越大的機構中,個人顯得越渺小,很難不受到環境左右。在學輔中心裡,心理師很難不去在意長官們的態度與偏好,很多時候更像是在為了讓長官滿意而工作,而許多非本科專業的長官(如同所有當官的人一樣),在意的是表面上可以拿得出來的漂亮績效,以及不要有學生出意外就好了,此時心理諮商的深度 — 諮商究竟能不能幫上忙、甚至是影響改變一個人,就被忽略了,無怪乎許多學輔中心預設的諮商次數為6-8次。


在諮商所裡則是截然不同的光景,官場變成了商場,在有些極端的案例裡,經營者會要求心理師盡量配合個案的時段與要求,盡可能地不錯過任何一個個案,甚至如同保險公司一樣,在牆上貼了排行榜,獎勵每個月業績最好的心理師,在這裡心理師很難不會有留住個案的壓力。


如同社會心理學所強調的,人的行為許多時候是由環境所決定,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風氣、在繁雜的行政壓力之下,去積極地關心學生反而有些奇怪,例如當學生對諮商感到抗拒時,我們可以選擇積極處理抗拒,試著和個案一同工作(如果我們相信這會對學生有幫助的話),但更容易的選擇是,心理師順著個案的抗拒,採取保守被動的姿態,畢竟是學生自己選擇不來的,心理師也沒有做錯什麼。相反地,在重視業績的諮商所,心理師則可能硬著頭皮接一些不適合工作的個案,例如有雙重關係的疑慮之類的,又或者當個案想結束諮商時,仍不停地說服對方留下來,目的為了治療師自己的需求,而非專業上的判斷。


上述的反應都是人性,無可厚非,但我想要提醒的是,不要忘了來找我們談的人的感受。假設我們是學生,看到自己的心理師桌上擺了乖乖,我們會有什麼感覺? 還能放心的哭泣、甚至是表達自己的生氣嗎? 假設我是為了諮商費用糾結許久,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下定決心接受自費諮商的人,發現自己的血汗錢與糾結被當成業績來計算,難道不會覺得對方發的是自己的苦難財嗎? 光想到這裡,就覺得不管是開乖乖或者是鳳梨酥的玩笑都不是很適切。


儘管人在江湖難免身不由己,我仍想鼓勵新手心理師們,別放任自己被環境所影響,不時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做這份工作? 心中理想的諮商關係究竟是怎樣的樣貌,然後試著在種種限制之下,讓理想逐漸變成可能。


這條路並不容易,我本身從學校轉為自費工作時,心中也起了不知多少次的波瀾。曾有一位學輔中心談了多年的同學,在畢業後兩年又到諮商所找我談,當時他告訴我,其實比較懷念在學校時跟我的關係,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天馬行空,而在諮商所,我看起來正經又嚴肅,雖然很努力地想幫他,但這些刻意為之的努力反而讓他感到排斥。


這些回饋很寶貴,提醒了我的本末倒置,讓我得以看見自己的焦慮與心虛 — 當時我擔心自己無法在自費市場生存,也覺得要做得更多才能對得起收費這件事,而在這樣的壓力下工作別說個案了,我自己也不快樂。


花了幾年的時間,我才找到了平衡,現在我工作快樂多了,也喜歡與個案一同經營出來的諮商關係,而是這些關係定義了身為一位治療者的方格正,也幫助了我去肯定自己;希望反之亦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正的沙龍
38會員
39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方格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在<上篇,可以!>中,我談到聊天AI的種種優點,尤其是它總是以「支持」與「理解」做為回應的開頭,我認為這部份遠比後續的建議分析來得有價值多了,因為儘管人們總是嘴硬地說自己想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與實質的改變,但心裡頭真的需要的是被深深地理解,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個案失望地對我說「我覺得你不夠了解我」,這部分我
2025/02/18
在<上篇,可以!>中,我談到聊天AI的種種優點,尤其是它總是以「支持」與「理解」做為回應的開頭,我認為這部份遠比後續的建議分析來得有價值多了,因為儘管人們總是嘴硬地說自己想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與實質的改變,但心裡頭真的需要的是被深深地理解,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個案失望地對我說「我覺得你不夠了解我」,這部分我
2025/02/12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
Thumbnail
2025/02/12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
Thumbnail
2024/04/16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
2024/04/16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理師執業的過程,除了幫助他人,生活溫飽之外,還能幫助自己,可謂一魚三吃。在專業養成的過程當中,不僅對於一個人的發展、特質、個性,人際關係的內涵,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很多的了解與省思,更重要的是在服務個案的過程當中,不時能窺見有關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樣貌,為我帶來洞察與驚喜。 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想深化我
Thumbnail
心理師執業的過程,除了幫助他人,生活溫飽之外,還能幫助自己,可謂一魚三吃。在專業養成的過程當中,不僅對於一個人的發展、特質、個性,人際關係的內涵,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很多的了解與省思,更重要的是在服務個案的過程當中,不時能窺見有關自己與人際關係的樣貌,為我帶來洞察與驚喜。 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想深化我
Thumbnail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Thumbnail
「一位諮商心理師開始執業,他心裡所期待的,是透過所學專業去幫助眼前受心理痛苦所困的人。諮商心理師對此投入的經驗越多,學習越多,掙扎越多,就會更有效能的協助人。」這是我的假設。 不論你是何種醫事人員,進入了大學體制,專業能力勢必受到限制。所以在提供學生專業服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自己所處的單位屬性,否
Thumbnail
在接觸諮商前,不免有很多人對諮商抱持著疑問:「這些人為什麼不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就好,還要特別花錢找一個心理師談呢?」,另一些人則覺得「心理師收那麼貴,是有比較厲害嗎?」,但更多人則困惑「阿聊天和諮商是有什麼差嗎?」針對一些諮商與普通聊天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的不同吧!
Thumbnail
在接觸諮商前,不免有很多人對諮商抱持著疑問:「這些人為什麼不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就好,還要特別花錢找一個心理師談呢?」,另一些人則覺得「心理師收那麼貴,是有比較厲害嗎?」,但更多人則困惑「阿聊天和諮商是有什麼差嗎?」針對一些諮商與普通聊天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的不同吧!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Thumbnail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Thumbnail
在以「大專校院」為主的環境中,職場的某種氛圍已瀰漫10年之久。在人事成本考量與輕視專業的雙重前提下,學校的諮輔中心或諮輔組,很容易被放在學校補破網的全責守門員位置,學生第一線出問題(任何與人相關的議題)都會被歸責在此單位。
Thumbnail
在以「大專校院」為主的環境中,職場的某種氛圍已瀰漫10年之久。在人事成本考量與輕視專業的雙重前提下,學校的諮輔中心或諮輔組,很容易被放在學校補破網的全責守門員位置,學生第一線出問題(任何與人相關的議題)都會被歸責在此單位。
Thumbnail
我觀察整個諮商心理師的實習制度超過八年。但會有種越來越悲觀的感受。 我先講這十年來的改變,以心理機構來說,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的場域由以往的大專院校,轉向教學醫院、社區機構,近幾年更有身心科診所開始收全職實習生。
Thumbnail
我觀察整個諮商心理師的實習制度超過八年。但會有種越來越悲觀的感受。 我先講這十年來的改變,以心理機構來說,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的場域由以往的大專院校,轉向教學醫院、社區機構,近幾年更有身心科診所開始收全職實習生。
Thumbnail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Thumbnail
想成為諮商心理師或某領域的職人嗎?及早蒐集資訊及早判斷,修正自己的期待與目標,避免被可惜感綁架,假如到了職業階段才發現事情跟自己的預期不同,只怕放棄的代價恐怕已經高到讓人「不敢放棄」!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