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還是鳳梨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年輕的心理師第一站會去大學的學輔中心,計畫先待幾年「練功」,累積大量跟學生晤談的經驗,之後再來挑戰自費心理諮商的工作。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我認為其實沒有表面上那麼理所當然,因為儘管看起來做的都是心理諮商,但進行的所在地也會大大影響諮商關係的本質。


例如我們都知道,許多學輔中心裡會放個幾包乖乖,目的不言可喻,就是希望學生都好好的不要出事,也意味著學校並不歡迎「問題」的發生;而在諮商所裡,大家可能會帶盒鳳梨酥當伴手禮,附帶一張「好個案旺旺來」的紙條,此時心理諮商的交易性質被彰顯,「個案」代表的就不是問題,而是生意與收入的來源。


在組織規模越大的機構中,個人顯得越渺小,很難不受到環境左右。在學輔中心裡,心理師很難不去在意長官們的態度與偏好,很多時候更像是在為了讓長官滿意而工作,而許多非本科專業的長官(如同所有當官的人一樣),在意的是表面上可以拿得出來的漂亮績效,以及不要有學生出意外就好了,此時心理諮商的深度 — 諮商究竟能不能幫上忙、甚至是影響改變一個人,就被忽略了,無怪乎許多學輔中心預設的諮商次數為6-8次。


在諮商所裡則是截然不同的光景,官場變成了商場,在有些極端的案例裡,經營者會要求心理師盡量配合個案的時段與要求,盡可能地不錯過任何一個個案,甚至如同保險公司一樣,在牆上貼了排行榜,獎勵每個月業績最好的心理師,在這裡心理師很難不會有留住個案的壓力。


如同社會心理學所強調的,人的行為許多時候是由環境所決定,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風氣、在繁雜的行政壓力之下,去積極地關心學生反而有些奇怪,例如當學生對諮商感到抗拒時,我們可以選擇積極處理抗拒,試著和個案一同工作(如果我們相信這會對學生有幫助的話),但更容易的選擇是,心理師順著個案的抗拒,採取保守被動的姿態,畢竟是學生自己選擇不來的,心理師也沒有做錯什麼。相反地,在重視業績的諮商所,心理師則可能硬著頭皮接一些不適合工作的個案,例如有雙重關係的疑慮之類的,又或者當個案想結束諮商時,仍不停地說服對方留下來,目的為了治療師自己的需求,而非專業上的判斷。


上述的反應都是人性,無可厚非,但我想要提醒的是,不要忘了來找我們談的人的感受。假設我們是學生,看到自己的心理師桌上擺了乖乖,我們會有什麼感覺? 還能放心的哭泣、甚至是表達自己的生氣嗎? 假設我是為了諮商費用糾結許久,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下定決心接受自費諮商的人,發現自己的血汗錢與糾結被當成業績來計算,難道不會覺得對方發的是自己的苦難財嗎? 光想到這裡,就覺得不管是開乖乖或者是鳳梨酥的玩笑都不是很適切。


儘管人在江湖難免身不由己,我仍想鼓勵新手心理師們,別放任自己被環境所影響,不時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做這份工作? 心中理想的諮商關係究竟是怎樣的樣貌,然後試著在種種限制之下,讓理想逐漸變成可能。


這條路並不容易,我本身從學校轉為自費工作時,心中也起了不知多少次的波瀾。曾有一位學輔中心談了多年的同學,在畢業後兩年又到諮商所找我談,當時他告訴我,其實比較懷念在學校時跟我的關係,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天馬行空,而在諮商所,我看起來正經又嚴肅,雖然很努力地想幫他,但這些刻意為之的努力反而讓他感到排斥。


這些回饋很寶貴,提醒了我的本末倒置,讓我得以看見自己的焦慮與心虛 — 當時我擔心自己無法在自費市場生存,也覺得要做得更多才能對得起收費這件事,而在這樣的壓力下工作別說個案了,我自己也不快樂。


花了幾年的時間,我才找到了平衡,現在我工作快樂多了,也喜歡與個案一同經營出來的諮商關係,而是這些關係定義了身為一位治療者的方格正,也幫助了我去肯定自己;希望反之亦然。


avatar-img
34會員
37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格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受邀參加某醫院的個案研討會,很開心能跟年輕的心理師分享我對心理治療的理解,看到他們就彷彿看到十多年前仍在醫院工作時的我,對心理治療究竟該怎麼進行時常一頭霧水,尤其臨床心理師的訓練又以病理及衡鑑為主。 我告訴他們,會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對心理治療的理解還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看書時讀到「偏執」這個詞總讓我感到很刺眼,尤其是那些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書籍。例如最近在閱讀的<致富心態>(原文書名直譯其實是「金錢心理學」)中,其中一段文字是: 「致富手段百百種,許多書都在教導我們如何致富。但守財只有一種方法: 將一定程度的節儉與偏執結合起來。」 若從字面上去解釋「偏執」
當爸爸讓我對人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若有人說,他很害怕孤獨,甚至無法獨自入睡,我肯定會去想這個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失去意識本身與死亡太過相像,在希臘神話裡,睡神許普諾斯(Ὕπνος)與死神塔納托斯(θάνατος)是居住在地底的攣生兄弟,而他們的母親黑夜女神倪克斯(Νύξ)則住在一座陽光永遠
談到諮商倫理,你會想到什麼? 大概是一堆的「不能」,像是不能有雙重關係、不能收禮、不能洩漏個案的秘密、不能與個案談戀愛發生關係等等,以至於談到倫理大家都很緊張,若被指控「違反」倫理,等於在心理師界社會性死亡。我認為這很可惜,因為這讓治療者們對於倫理的討論非常的狹隘且僵化 — 倫理被看作是不能違反的法
人是唯一知道自己會死的生物,對有些死亡焦慮特別強的人而言(例如我),這是終生都得努力去破解的詛咒。那麼人是多早,又是如何認識到死亡呢?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中,Yalom談到兒童早自5歲就開始有死亡的概念,而在我的田野調查中,年紀或許可以提前到2-3歲...
這個粉專有一搭沒一搭的也寫了幾年了,有時我不禁想自己究竟為何而寫? 不是為了業配,也不是為了其他演講之類的工作邀約(其實我很怕麻煩),且想到自己對著一群不認識的人掏心掏肺,更是覺得毛骨悚然,但我畢竟是凡夫俗子,每當得到一些迴響肯定,還是覺得很開心。 或許我需要一個地方去安置自己的心情,尤其心理治療是
前陣子受邀參加某醫院的個案研討會,很開心能跟年輕的心理師分享我對心理治療的理解,看到他們就彷彿看到十多年前仍在醫院工作時的我,對心理治療究竟該怎麼進行時常一頭霧水,尤其臨床心理師的訓練又以病理及衡鑑為主。 我告訴他們,會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對心理治療的理解還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看書時讀到「偏執」這個詞總讓我感到很刺眼,尤其是那些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書籍。例如最近在閱讀的<致富心態>(原文書名直譯其實是「金錢心理學」)中,其中一段文字是: 「致富手段百百種,許多書都在教導我們如何致富。但守財只有一種方法: 將一定程度的節儉與偏執結合起來。」 若從字面上去解釋「偏執」
當爸爸讓我對人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若有人說,他很害怕孤獨,甚至無法獨自入睡,我肯定會去想這個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失去意識本身與死亡太過相像,在希臘神話裡,睡神許普諾斯(Ὕπνος)與死神塔納托斯(θάνατος)是居住在地底的攣生兄弟,而他們的母親黑夜女神倪克斯(Νύξ)則住在一座陽光永遠
談到諮商倫理,你會想到什麼? 大概是一堆的「不能」,像是不能有雙重關係、不能收禮、不能洩漏個案的秘密、不能與個案談戀愛發生關係等等,以至於談到倫理大家都很緊張,若被指控「違反」倫理,等於在心理師界社會性死亡。我認為這很可惜,因為這讓治療者們對於倫理的討論非常的狹隘且僵化 — 倫理被看作是不能違反的法
人是唯一知道自己會死的生物,對有些死亡焦慮特別強的人而言(例如我),這是終生都得努力去破解的詛咒。那麼人是多早,又是如何認識到死亡呢?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中,Yalom談到兒童早自5歲就開始有死亡的概念,而在我的田野調查中,年紀或許可以提前到2-3歲...
這個粉專有一搭沒一搭的也寫了幾年了,有時我不禁想自己究竟為何而寫? 不是為了業配,也不是為了其他演講之類的工作邀約(其實我很怕麻煩),且想到自己對著一群不認識的人掏心掏肺,更是覺得毛骨悚然,但我畢竟是凡夫俗子,每當得到一些迴響肯定,還是覺得很開心。 或許我需要一個地方去安置自己的心情,尤其心理治療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節怎麼來的? 你有好奇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嗎? 如果是考生,可以怎麼協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職系呢?
Thumbnail
許多心理治療/諮商所可能陷入經營瓶頸,甚至出現收入困難,需從商業模式調整、願景招聘心理師,以及精煉所長經營策略等面向入手。本文探討如何讓心理治療/諮商所脫穎而出。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節怎麼來的? 你有好奇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嗎? 如果是考生,可以怎麼協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職系呢?
Thumbnail
許多心理治療/諮商所可能陷入經營瓶頸,甚至出現收入困難,需從商業模式調整、願景招聘心理師,以及精煉所長經營策略等面向入手。本文探討如何讓心理治療/諮商所脫穎而出。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