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輕的心理師第一站會去大學的學輔中心,計畫先待幾年「練功」,累積大量跟學生晤談的經驗,之後再來挑戰自費心理諮商的工作。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我認為其實沒有表面上那麼理所當然,因為儘管看起來做的都是心理諮商,但進行的所在地也會大大影響諮商關係的本質。
例如我們都知道,許多學輔中心裡會放個幾包乖乖,目的不言可喻,就是希望學生都好好的不要出事,也意味著學校並不歡迎「問題」的發生;而在諮商所裡,大家可能會帶盒鳳梨酥當伴手禮,附帶一張「好個案旺旺來」的紙條,此時心理諮商的交易性質被彰顯,「個案」代表的就不是問題,而是生意與收入的來源。
在組織規模越大的機構中,個人顯得越渺小,很難不受到環境左右。在學輔中心裡,心理師很難不去在意長官們的態度與偏好,很多時候更像是在為了讓長官滿意而工作,而許多非本科專業的長官(如同所有當官的人一樣),在意的是表面上可以拿得出來的漂亮績效,以及不要有學生出意外就好了,此時心理諮商的深度 — 諮商究竟能不能幫上忙、甚至是影響改變一個人,就被忽略了,無怪乎許多學輔中心預設的諮商次數為6-8次。
在諮商所裡則是截然不同的光景,官場變成了商場,在有些極端的案例裡,經營者會要求心理師盡量配合個案的時段與要求,盡可能地不錯過任何一個個案,甚至如同保險公司一樣,在牆上貼了排行榜,獎勵每個月業績最好的心理師,在這裡心理師很難不會有留住個案的壓力。
如同社會心理學所強調的,人的行為許多時候是由環境所決定,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風氣、在繁雜的行政壓力之下,去積極地關心學生反而有些奇怪,例如當學生對諮商感到抗拒時,我們可以選擇積極處理抗拒,試著和個案一同工作(如果我們相信這會對學生有幫助的話),但更容易的選擇是,心理師順著個案的抗拒,採取保守被動的姿態,畢竟是學生自己選擇不來的,心理師也沒有做錯什麼。相反地,在重視業績的諮商所,心理師則可能硬著頭皮接一些不適合工作的個案,例如有雙重關係的疑慮之類的,又或者當個案想結束諮商時,仍不停地說服對方留下來,目的為了治療師自己的需求,而非專業上的判斷。
上述的反應都是人性,無可厚非,但我想要提醒的是,不要忘了來找我們談的人的感受。假設我們是學生,看到自己的心理師桌上擺了乖乖,我們會有什麼感覺? 還能放心的哭泣、甚至是表達自己的生氣嗎? 假設我是為了諮商費用糾結許久,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下定決心接受自費諮商的人,發現自己的血汗錢與糾結被當成業績來計算,難道不會覺得對方發的是自己的苦難財嗎? 光想到這裡,就覺得不管是開乖乖或者是鳳梨酥的玩笑都不是很適切。
儘管人在江湖難免身不由己,我仍想鼓勵新手心理師們,別放任自己被環境所影響,不時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做這份工作? 心中理想的諮商關係究竟是怎樣的樣貌,然後試著在種種限制之下,讓理想逐漸變成可能。
這條路並不容易,我本身從學校轉為自費工作時,心中也起了不知多少次的波瀾。曾有一位學輔中心談了多年的同學,在畢業後兩年又到諮商所找我談,當時他告訴我,其實比較懷念在學校時跟我的關係,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天馬行空,而在諮商所,我看起來正經又嚴肅,雖然很努力地想幫他,但這些刻意為之的努力反而讓他感到排斥。
這些回饋很寶貴,提醒了我的本末倒置,讓我得以看見自己的焦慮與心虛 — 當時我擔心自己無法在自費市場生存,也覺得要做得更多才能對得起收費這件事,而在這樣的壓力下工作別說個案了,我自己也不快樂。
花了幾年的時間,我才找到了平衡,現在我工作快樂多了,也喜歡與個案一同經營出來的諮商關係,而是這些關係定義了身為一位治療者的方格正,也幫助了我去肯定自己;希望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