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錯才有可能改錯
看張德芬的《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78-83頁的標題是「什麼樣的父母會造成孩子的『被剝奪創傷』?」裡面講了一個小事件:她開設了一個線上課,但不喜歡只對著冰冷的鏡頭說話,因此找了一些現場觀眾,讓她講起來更有靈感、更有動力。但為過過濾來賓,因此照慣例收費。但因作業上的小疏忽,結果有學員也報名了—他們其實可以免費觀看影片—。結果有位學員參加完後,認為自己吃虧了,不止寫信到張德芬的微博抱怨,而且在群組裡要求退費。
張德芬說她們做出了適當的回應,但從學員的反應中看出她是個「童年被剝奪創傷」的受害者。接著認為此創傷源於不公平對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在意孩子感受的父母,或者言而無信的父母,使得孩子覺得父母不可靠,會辜負自己。帶著這種傷,長大後遇事大多會覺得別人喜歡占他的便宜。
張德芬認為那位學員就是這類人:因為她說張在演講時只對著鏡頭說話,忽視了在場觀眾。張說自己「是個專業播音員,演講時的覺知力極高,專注力百分之百」(80頁),她一直在和現場的人交流,很少只看鏡頭。有位聽不懂中文的外國朋友也在場,甚至認為她給出太多…張認為那位學員只注意自己有沒有吃虧而收不到此種能量;課程原本只有一小時,張則講了一小時四十分鐘,還回答了三個問題;張的演講場地通常較大,每次都有幾百名觀眾,像這種不到一百人的演講其實是比較特殊難得的,可是那位學員當然也不會珍惜此種難得機遇。
總之,張德芬的看法是她自己完全沒問題,那位學員則因為「被剝奪創傷」所以滿滿的都是問題—只會抱怨,只認為自己吃虧,而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別人的犧牲—。張德芬講得義憤填膺、理直氣壯,甚至有點盛氣凌人,但真的是像她講的那樣嗎?
我記得在吳若權的書上看過一個類似事件。有次在主持節目後跟好友談及:有的來賓錄音前自然大方,言之有物,然而正式錄音時則緊張難安,結巴脫序……換句話說吳若權認為:有的來賓有問題。沒想到好友卻認為這都是吳若權的問題,吳既驚訝又憤慨,但好友後面的說詞提醒了他,好友認為正式錄音時吳一本正經,不苟言笑,帶來的肅殺之氣導致了來賓的失常。吳說他覺得很有道理,並深自檢討,嘗試改進,以後來賓真的較少出現失常狀況……
張德芬在文末提及「我們關注的領域、注意力所在的地方,真的會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83頁)
張德芬(2020)。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台北:皇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