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不出情緒。

更新於 2023/12/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陣子,我在學校修了一門名為「攝影與社會」的課程,當天的授課主題是新紀實攝影 ( 一種攝影風格 ),其中有一位攝影師——Diane Arbus,他最著名的拍攝主題是社會中的邊緣人群。

老師利用電腦轉接到投影幕,展示了一張Diane Arbus的作品,昏暗的教室僅剩下投影機注射的強光,沒有其他交談聲,只有幾個學生擺弄文具的塑膠碰撞聲。並請我們待會發表感受,仔細看著影像中的人物後,認為他當下是什麼情緒?


圖源:https://toynbeelau.files.wordpress.com/2019/11/photobiography_diane_arbus-photogrvphy_magazine_03.jpeg

圖源:https://toynbeelau.files.wordpress.com/2019/11/photobiography_diane_arbus-photogrvphy_magazine_03.jpeg


在這一分鐘內,我轉了好幾圈眼球,仔細端詳影像中的所有資訊,很貪婪的想要獲取所有能幫助我判斷的來源,從上至下,從左到右。


我甚至與影像中的人物,對視了超過人類舒適的對視平均秒數,我敢這麼說是因為我真的看了許久,影像的主角是一位侏儒,我可以了解攝影師想傳遞的社會價值、意義,以及拍攝動機,但當我看著影像中的主角時,我似乎真的無法肯定的說出他的情緒是什麼,我的腦好像有一塊打結了,我無法找到一個確切的形容去描述這個臉部情緒。


我有點慌了,老師大約再一分鐘後,就會開始請同學分享自己的觀察,但此時此刻,我還是無法確認主角的情緒,他看起來有在笑,兩眼是下垂、放鬆的,身體的姿勢也呈現舒適的擺位,但不管我怎麼想,都不明所以為什麼無法說服自己,那張照片、那個瞬間,他是有自信、快樂的。


莫非定律來的就是這麼突然,老師四處徘徊的視線,最終定焦於我,她秉著微笑,請我分享被攝者在那一刻可能的情緒,我吞了吞口水,我內心其實只有一個中文詞彙,唯一能最貼近、又最類似的形容。但我無法肯定,我當然無法肯定,搞不好除了表情專家、FBI,根本沒有人能確定其他人的表情,袒露出來的是什麼情緒,是裝的還是真實的,真實的又有幾分之幾是真正的真實,我無法保證。


「我覺得......應該是無奈。」

「無奈嗎?你覺得他看起來無奈嗎?」老師的反問讓我覺得,我的回答似乎有一點出乎他的意料,但我也沒什麼好修改答案的,畢竟我看到的最接近的感覺就是如此。

「...了解,好。謝謝同學的分享,老師個人看是覺得他還滿自在的,可能有一點點無奈啦,但是主要是有一種這些受歧視者,也能有自在的正大光明,直視鏡頭的機會......」老師就接著講他的課程,這部分也就暫時告一段落。


自在。

自在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態?


二十世紀的時候,人類對太多事物不了解,太多議題是禁忌、是怪異、是排斥,還有太多管閒事。

有人稱Diane Arbus是「城市人類學家」,她專門拍這些受社會歧視,或是奇怪的對象:三胞胎、侏儒、巨人症、異裝癖、馬戲團表演者等,她和他們談話、建立關係,並以攝影作為媒介來強迫所有人去正視他們。


我們無法忽略一個事實,這些人是已經被社會確切分類為「怪胎」的一群人,否則Diane Arbus也沒道理無來由的,特地去找這些已被貼標籤的人。人類的集體傾向從來沒有停下過,我們對身旁的人分類,接下來對距離更遠一點的人分類,最後連不認識、根本沒交談過的人,也予以分類與標籤。


目的何在?會是為了想感受到自在,去建立出舒適圈,將自己打磨成大眾化,且聚集起同質性高的人,經之歸為正常人嗎?剩餘者分為異類,滿足一個似乎圈出自己歸屬感的場所,以此作為將人分類的主因嗎?

另一方面,那些不管是先天疾病,而被排除的;還是後天行為,而被排除的,統稱異類。身處於社會中,肯定是非常不自在的,但也許他們同時也是最能擁抱自己、敢反對主流、反對正常而做反抗的人,這是老師看的那類,屬於他們的自在。


也許是混雜這些時代、社會氛圍的脈絡,而進入的思考,而無法純粹抽開一切,只靠觀察影像來做情緒的判別,兩種情況交雜出混沌的聯想,我實在無法開口說出這是「自在的」狀態,或許還有太多難言疾隱。


直覺告訴我,這之間一定還有更多的情緒,但如今已經無法探究他的真實情緒。

我也很不擅長表達真實。我一直不是一個會坦露情緒的人,這是一個無法褪下、難以褪下,已經內化的過程。


我自在嗎?我不知道。我知道情緒是一個產物,他像一個真正的人,需要陪伴。

我需要去處理、消化他,但從我有記憶以後,我選擇忽視他、遺忘他。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方法,雖然有點偏門,但同時還會有其他有趣的事情發生,將我的情緒帶走,所以現在不需要慌張,也不需要顯露出真相。當我看著形形色色的面容,他們如此細微的表情,肌肉牽動著能反映情緒的皺紋,我嚮往著如此簡單的連結。

在外頭,我常常帶著違心的表情,這是我大學後才自我觀察到的,在極度生氣、不爽或憤怒的時候,我竟然可以帶著面部的笑意,想辦法屏除一切的情緒,忘記它、捨棄它,像垃圾一樣丟向無底的深淵,把門關上不再重提,我不哭不鬧,但心在深夜會不明所以的流淚,這一切我很習慣,但並不自在。


我總覺得這社會意外喜歡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堅強、獨立,不需要呵護,不渴望照顧。就像不哭不鬧的嬰兒,讓父母非常省心;像乖乖聽話的學生,讓老師非常滿意;像正直積極的員工,讓老闆得以獲益。


我讀不出自己的表情,看不到我的真實情緒。我自認這點應該算是挺「不正常」的,雖然我的行為、態度,彷彿給人帶來一種很積極、正向的形象,但這僅僅是呈現我捨棄一切負面情緒後的樣貌,是不真實的,更不可能是永無止盡的,那些對我有如此的評價的社會,幫我貼上標籤的社會,正是我感到不自在的根源之一。


我無法說有誰是真正自在的,一旦知道自己不屬於大眾眼中的「正常」,就很難有面對任何一個他人,處於完全自在的一刻。但我相信,Diane Arbus幫他拍照的那一瞬間,他看似神色自若,毫無破綻的表現著自己;同一瞬間,他也必定知道了這張影像公布後,歷程將會如何,有多少人會看著這張影像,擺出幾百種不同的表情,想到幾千種解讀,釀出幾萬種批評,這一整個過程倒是光想就挺不自在的。


也許是某方面相似的經歷,或單純可以理解他的背景,而產生的共鳴。我始終相信著這之間有著某種默契,跨過不同世代所結成的結,我能想像自己被要求在相機前袒露真實的瞬間,我的笑容或許能夠滿意攝影師,就像我能忘記自己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社會價值,只想著完成這個任務。

但實際上,我知道我並非如此。



raw-image



閱起|書評|寫作

IG:readit_tw

追蹤IG帳號、追蹤閱起方格子



avatar-img
29會員
22內容數
沖杯咖啡、沏杯茶,一起閱起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發覺到近幾年,大家對於「反社會人格」一詞的認知,逐漸有所改變。 大概在我國小、國中的時期,一講到反社會人格,就會聯想到犯罪、不法分子等等的負面想像。 但仔細想一想,反社會人格其實在資本經濟體制裡面,超級吃香的耶?
「只要一直往好的地方想,一切都會變好的。」 資訊串流的迅速與龐大,我們被淹沒在複雜且充滿美好意象的世界裡,充斥著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能成功的金句名言。 這種話,單獨來看就顯得荒唐,但只要放在不同脈絡裡,卻又能引起一定的關注與認同......
小時候做了錯事以後,會被要求道歉、寫悔過書,以各種形式來證明自己曾犯了錯,且確認已經理解自身行為給人帶來困擾與影響,教育在形式上做的很體面,一封能令人聲淚俱下的模範悔過書,能夠打動教師、父母,卻僅僅停留於此......。 在教育「反省」的過程中,教導被動的反省成了反省的最大一個阻礙。
瞧見書封上,松浦彌太郎被冠上「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此一封號,搭上「坦承、親切、微笑,是我的目標」,腦海中自然地顯現出,很祥和溫柔的文學作家這個印象。 沒想到讀了幾章之後,卻完全打破了當初的想像,這個人的血液徹徹底底的留著叛逆基因呀! 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年
以大屠殺、校園槍擊案、隨機殺人案,當作每章的故事主軸,對每個案件的主角與生長環境、精神與心理狀態等作不同面向的頗析,我很喜歡作者利用清楚生動的描述、具有藝術與文學性的寫作風格,來進行社會議題的探討。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機濟學,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我發覺到近幾年,大家對於「反社會人格」一詞的認知,逐漸有所改變。 大概在我國小、國中的時期,一講到反社會人格,就會聯想到犯罪、不法分子等等的負面想像。 但仔細想一想,反社會人格其實在資本經濟體制裡面,超級吃香的耶?
「只要一直往好的地方想,一切都會變好的。」 資訊串流的迅速與龐大,我們被淹沒在複雜且充滿美好意象的世界裡,充斥著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能成功的金句名言。 這種話,單獨來看就顯得荒唐,但只要放在不同脈絡裡,卻又能引起一定的關注與認同......
小時候做了錯事以後,會被要求道歉、寫悔過書,以各種形式來證明自己曾犯了錯,且確認已經理解自身行為給人帶來困擾與影響,教育在形式上做的很體面,一封能令人聲淚俱下的模範悔過書,能夠打動教師、父母,卻僅僅停留於此......。 在教育「反省」的過程中,教導被動的反省成了反省的最大一個阻礙。
瞧見書封上,松浦彌太郎被冠上「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此一封號,搭上「坦承、親切、微笑,是我的目標」,腦海中自然地顯現出,很祥和溫柔的文學作家這個印象。 沒想到讀了幾章之後,卻完全打破了當初的想像,這個人的血液徹徹底底的留著叛逆基因呀! 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年
以大屠殺、校園槍擊案、隨機殺人案,當作每章的故事主軸,對每個案件的主角與生長環境、精神與心理狀態等作不同面向的頗析,我很喜歡作者利用清楚生動的描述、具有藝術與文學性的寫作風格,來進行社會議題的探討。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機濟學,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寫作者需對民主保持關注,以免失去寶貴的寫作空間與自由。未來若臺灣被迫縮進對岸的政治體系中,作家的自由與創作空間將受到威脅。無論追星人、寫作人或任何人,面對政治風暴帶來民主可能的倒退,沒有人是局外人。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身為寫作者需對民主保持關注,以免失去寶貴的寫作空間與自由。未來若臺灣被迫縮進對岸的政治體系中,作家的自由與創作空間將受到威脅。無論追星人、寫作人或任何人,面對政治風暴帶來民主可能的倒退,沒有人是局外人。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在這個病菌橫行、感染危機四伏的時刻, 酒精、消毒水、殺菌劑、抗生素、抗病毒藥… 誰才是我們人類的終極保命武器? 答案或許跌破眾人眼鏡,竟然是微生物自己!   ●這本書裡所講的是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對象: 微生物,例如細菌(Bakterien)、真菌(Pilz)和病毒(Virus)─ 這是一個非
Thumbnail
前導 究竟蒼鷺與少年是什麼關係?而這部影響宮崎駿許多的作品又說了什麼?並且因此還被觀眾稱它是宮崎駿最多黑暗面的一部作品,那關於一切的疑問與伏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序 無論是《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或《蒼鷺與少年》,這部電影的名字想必都不免讓人感到遲疑,尤其,在沒有任何預告宣傳的前提下
Thumbnail
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人生體悟,有點負能量,請小心服用!😇 ​ ​ 不要問我人生的意義😗 ​ 我只知道我希望可以被人說一路順利靠的都是運氣🤪 ​ 那麼認真努力還不如別人投胎時的好實力😆
Thumbnail
窩居是什麼?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沒有聽過這個詞,簡單搜尋,中文大概也只有「很小的居住空間」的解釋。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窩居是指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把生活空間盡可能縮小到剛好就好,同時拋棄非必要的工作、消費跟人際關係,只做少量的工作、賺取足夠生活的薪資。
一、 Q&A重點: (一) 阿任:站長妳好,很喜歡妳的節目,我之前郵局沒上榜有點沮喪,想考看看台電的職缺試試看。 (二) Jess:我本身就不是什麼讀書的料,而我畢業於中州科大,對於申論題完全不知道怎麼下手?寫出來都像簡答,我每次要拿給老師批改,自己都覺得很不好意思,補習班有開設申論班,但礙於經濟問
書名:安然與實恩 作者:葉揚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3/01/06 ISBN: 9786267229057 eISBN: 9786267229088 袁實恩,一個香港出生的男孩,夾在哥哥與妹妹之間、永遠被遺忘的老二。 鄭安然,一個台灣出生的女孩,生長在小康家庭,背負著母親期待下長大的女兒。
Thumbnail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讓我聯想到當初會選擇踏進心理系的原因,也是與自閉症的互動有關,到了大學以及工作中也有更深入與他們實際接觸的經驗,也才發現自閉症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彷彿生活在一個獨立的星球上,透過深入的認識與了解,跟著他們一起尋找專屬的天賦與熱情。
Thumbnail
501 剥離記55.復出 隨風而逝 病榻側身之日 否極泰至 502 剥離記56.後遺症2 視網復結 健康自信裂決 惘惘威脅 【註】4/11週三回診,視網膜貼合無瑕,獲林主任同意上班,囑少看螢幕,3月內勿運動,即快走、八段錦亦不宜。妻盼再休養至週末,然余已迫不及待,妻無奈,翌日晨伴余徐行至乘交通車處,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在這個病菌橫行、感染危機四伏的時刻, 酒精、消毒水、殺菌劑、抗生素、抗病毒藥… 誰才是我們人類的終極保命武器? 答案或許跌破眾人眼鏡,竟然是微生物自己!   ●這本書裡所講的是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對象: 微生物,例如細菌(Bakterien)、真菌(Pilz)和病毒(Virus)─ 這是一個非
Thumbnail
前導 究竟蒼鷺與少年是什麼關係?而這部影響宮崎駿許多的作品又說了什麼?並且因此還被觀眾稱它是宮崎駿最多黑暗面的一部作品,那關於一切的疑問與伏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序 無論是《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或《蒼鷺與少年》,這部電影的名字想必都不免讓人感到遲疑,尤其,在沒有任何預告宣傳的前提下
Thumbnail
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人生體悟,有點負能量,請小心服用!😇 ​ ​ 不要問我人生的意義😗 ​ 我只知道我希望可以被人說一路順利靠的都是運氣🤪 ​ 那麼認真努力還不如別人投胎時的好實力😆
Thumbnail
窩居是什麼?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沒有聽過這個詞,簡單搜尋,中文大概也只有「很小的居住空間」的解釋。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窩居是指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把生活空間盡可能縮小到剛好就好,同時拋棄非必要的工作、消費跟人際關係,只做少量的工作、賺取足夠生活的薪資。
一、 Q&A重點: (一) 阿任:站長妳好,很喜歡妳的節目,我之前郵局沒上榜有點沮喪,想考看看台電的職缺試試看。 (二) Jess:我本身就不是什麼讀書的料,而我畢業於中州科大,對於申論題完全不知道怎麼下手?寫出來都像簡答,我每次要拿給老師批改,自己都覺得很不好意思,補習班有開設申論班,但礙於經濟問
書名:安然與實恩 作者:葉揚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3/01/06 ISBN: 9786267229057 eISBN: 9786267229088 袁實恩,一個香港出生的男孩,夾在哥哥與妹妹之間、永遠被遺忘的老二。 鄭安然,一個台灣出生的女孩,生長在小康家庭,背負著母親期待下長大的女兒。
Thumbnail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讓我聯想到當初會選擇踏進心理系的原因,也是與自閉症的互動有關,到了大學以及工作中也有更深入與他們實際接觸的經驗,也才發現自閉症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彷彿生活在一個獨立的星球上,透過深入的認識與了解,跟著他們一起尋找專屬的天賦與熱情。
Thumbnail
501 剥離記55.復出 隨風而逝 病榻側身之日 否極泰至 502 剥離記56.後遺症2 視網復結 健康自信裂決 惘惘威脅 【註】4/11週三回診,視網膜貼合無瑕,獲林主任同意上班,囑少看螢幕,3月內勿運動,即快走、八段錦亦不宜。妻盼再休養至週末,然余已迫不及待,妻無奈,翌日晨伴余徐行至乘交通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