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將你的未來押注在你的老闆身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筆者本着這個理念已經很久,並且一直勸戒朋友不要將自己的職場未來,押注在自己的老闆或上司身上。

原因很簡單,除非你的老闆或上司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不然每個人的關係是可以轉變的。今日稱兄道弟的,可能他朝某些原因此情不再。也可能是職場上他需要自保。

在職場上,有很多是互為利益的關係,說白點就是沒有人會無端無事的對你好。老闆賞識你對你好,說穿了就是你幫到他,對他有利益。

聽過看來很黑暗,很悲觀。其實就算換個正面的思考方式,我還是會勸你別押注在老闆身上。

筆者待在職場多年,也幸運地遇見過一些好老闆,是那些你願意跟隨他一起做多一步,完成一些成就感的項目,而不會計較沒有實際的回報那種。好的上司會教曉你很多軟技術,如待人處事、處理大大小小的人事問題、處理奧客、疏導自己情緒等等。也會教你如何領導別人,令同事肯定自己。

這些書本不會教,考證照也不會教,但卻一生受用。

縱而如此,那年我還是下了決定要離開。

原因是我當時看到公司拼購後經過了好幾年,氣氛隨着好幾個能幹的人離去而開始轉變,而我也感覺到上司在新的拼購管理層中並不討到最上層的歡心。

我記得我臨離開前和我的上司在酒吧聊天,也已經是像朋友的那樣甚麼都拿出來說了。他人很好,對於我的離開並沒有像昔日有些上司那樣覺得我「養不熟、反骨仔」。

我問他:「現在公司的情況好像跌進谷底,而我覺得我們單一個部門想去力挽狂瀾很是困難。」

上司答我,「是的,但或許之後會再有其他猛人加盟也說不定,畢竟現在購拼後是一首不會沉的大船,但同時間也是一首轉向很慢的大船。」

他也談到其實他也在外邊着力的參加不同的會議,希望增加自己的曝光率。

果不其然,我走了後的大半年,固有部門被併購方大改組,上司黯然離場並且沒有同事再聯絡上(連領英也沒有更新了)。聽說是他想擠進那些管理層圈子但似乎沒有成功,反而越來越邊緣了覺得也沒有甚麼意興。

 

繼續留在公司的同事被分拆到其他不同的部門。但因為不是自己聘請的,聽說在那些部門都沒有被重視,五年才做了一次薪資調整。

 

其實再久遠的年代,我也跟着一個人品是好人但領導能力不太好的上司。他醉心於技術,整天埋首在做測試,甚至和他午膳,他是以10分鐘時間就「倒」進胃裡,就急着要回去幹活。記得有一次10個人下樓午膳,30分鐘都沒有就回到公司,嚇得連總監也拋了一句出來:「吃甚麼可以吃這麼快?」在工業區來回最近的食肆也10來分鐘,坐下來等餐至少也5分鐘,餘下的就是10分鐘真的開動吃飯。

也因為他資安的技術真的很好,被公司裡說成「是最接近神的男人」,但同時也是因為這樣,他被其他部門的人嫉妒(技術流的人有時候蠻真的喜歡爭天下第一XD)。我和另外三個同事跟着他就慘了,和別的部門協作,總是會被別人欺凌,會說「你上司甚麼都懂,你叫他做就好了。」

他在IT界算是技術型,單打獨鬥可能很好,但領導能力就沒有了,甚麼指示或者資源都沒有就着我們自己想辦法。他自己的技術也沒有教授到我們,但本身可以協作的部門又因為他已經預先反目了,令我們找友軍掩護都沒辦法。

記得那時候我們還真的笑說跟着他尤如跟像在《三國無雙》裡的趙子龍一樣,他自己就匹馬單槍的衝,難為後面的兵卒。

沒多久我就挖角離開了,但聽說也是不足半年,他自己走了去一些更適合單人工作的供應商那裡。

如果你幸運遇到一些上司,因為他扶搖直上而帶着你一起固然是好事。但就算這麼順風順水也好,也要記住不要完全押注下去,總要些後備方案。因為你不曉得會不會有一天,公司裡的局勢轉變而令你和他都不得不面臨選擇。

 

avatar-img
20會員
93內容數
現職風險管理部總監、兼任大學資安講師及博士研究生。語言學、電腦罪案、工商管理及傳媒管理碩士學位。CISSP、CISA、CISM、CRISC、CHFI、PMP及ISO27001首席審計師資格。也是一名被資安生涯耽誤的詩人及酒徒,作品散見於網路及台港詩刊,持國際唎酒師資格......興趣太廣泛的大孩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當一場審判的背後,有眾多勢力介入時,最終判決究竟是為了正義?還是為了利益? 這部劇在海報設計上已帶出重點。跟案件相關的人們,伸出各自的手,像是要制止、又像是要控制般,相互抓著,影響著審判結果。但這場審判牽涉到的議題,卻遠比想像中多……這次來跟大家分享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以及看完後的一些感觸!
Thumbnail
不自覺地追隨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社會裡,我們常常不自覺地追隨他人的腳步,模仿他人的選擇,彷彿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安全感或獲得認同。然而,當我們一心一意地過著別人的生活時,卻忽略了我們生命中的最大真理: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它過別人的生活。 時間都是有限的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如果可以,那時候的我當然希望,我們最好維持著「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約翰·派普在YouTube上的演講內容摘要,他談到了上帝的主權設計和目的生活,以及基督的救贖影響。他提到了在高中時期的關鍵覺醒和快樂苦難和服務的概念。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筆者本着這個理念已經很久,並且一直勸戒朋友不要將自己的職場未來,押注在自己的老闆或上司身上。 原因很簡單,除非你的老闆或上司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不然每個人的關係是可以轉變的。今日稱兄道弟的,可能他朝某些原因此情不再。也可能是職場上他需要自保。 在職場上,有很多是互為利益的關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當一場審判的背後,有眾多勢力介入時,最終判決究竟是為了正義?還是為了利益? 這部劇在海報設計上已帶出重點。跟案件相關的人們,伸出各自的手,像是要制止、又像是要控制般,相互抓著,影響著審判結果。但這場審判牽涉到的議題,卻遠比想像中多……這次來跟大家分享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以及看完後的一些感觸!
Thumbnail
不自覺地追隨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社會裡,我們常常不自覺地追隨他人的腳步,模仿他人的選擇,彷彿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安全感或獲得認同。然而,當我們一心一意地過著別人的生活時,卻忽略了我們生命中的最大真理: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它過別人的生活。 時間都是有限的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常在訪間看到職場書籍裡提及:「職場上沒有朋友」 不要跟下屬之間談感情、當兄弟閨蜜,我們可以當一般朋友,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稍微聊個天、開個小玩笑緩解職場上的氣氛和尷尬的這種一般朋友,偶爾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就好,而不是那種稱兄道弟喊閨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如果可以,那時候的我當然希望,我們最好維持著「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的關係
Thumbnail
這是約翰·派普在YouTube上的演講內容摘要,他談到了上帝的主權設計和目的生活,以及基督的救贖影響。他提到了在高中時期的關鍵覺醒和快樂苦難和服務的概念。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筆者本着這個理念已經很久,並且一直勸戒朋友不要將自己的職場未來,押注在自己的老闆或上司身上。 原因很簡單,除非你的老闆或上司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不然每個人的關係是可以轉變的。今日稱兄道弟的,可能他朝某些原因此情不再。也可能是職場上他需要自保。 在職場上,有很多是互為利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