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業助人者成為照顧者 吳佳璇醫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補2021/11/7之文章

上週11/2在英堃講堂 聽了吳醫師的這場演講 (疑似邀約的第100場演講)

覺得很了不起,訂定了講一百場的目標啊~

其實遇到成為照顧者,很重要的一個狀況就是壓力調適&自我照顧,上次的家屬座談會上,主任特別要研究醫師一定要講到關於共依附特質─拖累症 (BTW這不是一個精神疾病的名稱,好像是從香港那而傳來的名稱,就好似高功能焦慮症一樣,也並非是一個疾病名稱,而是對於這樣狀況人的泛稱)


回到這個演講的主題,很喜歡一開始醫師提出來的「壓力調適的方法,每個人都需要,但是沒有什麼方法是絕對的好方法」只有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無論是踏青、唱歌、運動都是選擇而已

吳醫師的幾本書,推薦分享

建議給病患本人閱讀: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給親屬、陪伴者閱讀的書:戰鬥終了已黃昏


或許身為醫事人員的我們,好似有專業能力,但有時也會疏忽也會害怕也會對於這些發生的事情有些慌張,在老人的領域中我們會注意到3D,也就是depression憂鬱、delirium瞻望、dementia失智

關於老人的文化、政策這我之前在台大就時常聽老師提起,日本是做得最好的(包含防災也是),畢竟現在的日本已經是老齡化的國家,加上是海島國家,須要與大自然抗衡的生存下去。

日本有一段時間就會來一場類似於我們的防空演習,但是在預防老人走失,就會有一個人假扮為老人,然後開始游走,里長就會廣播說,有某某老人走失了,請大家協助尋找,然後會列出來哪個村哪個裡找到最多次迷路的老人,在多快速的時間內找到、、等


其實在面對父母的老去,不知道大家的心情是如何

我印象很深刻,有次有人問我妳媽幾歲?我反射性地說34歲,問者很震驚說不可能啦~你都幾歲了,一算之下,雖然我知道媽媽的出生年分,但我從未想過去計算媽媽的年齡,每年每年的成長只計算了自己的成長,過了18也開始漸漸忘記自己的年齡

被問的時候突然覺得,雖然我接受自己逐漸成長、老去,但有些無法接受長輩們的老去


吳醫師介紹了另一本書─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我們要學習去轉換自己的心態,要為父母的不變而開心,只要他還像以前一樣,那就真是太好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是去接受他的想像世界,或許他已經不記得了....

吳醫師分享了他的父親現在的故事,因為過去是台大的教授,所以一直會吵著要回研究室看看,他們可愛的看護,在一次吳醫師要開診了無法陪爸爸繼續在校園裡繞(其實已經忘了研究是在哪了吧...),看護接續著陪伴著,直到醫師下診回去,看護跟醫師報告,爸爸已經喝了熱飲後睡去了,醫師很震驚如何這麼快處理好的?看護說「我就跟爸爸說,研究生們研究都做好了,報告都交了,也都收拾打掃好了,爸爸就很開心地回家了」

其實我們只需要接受他想像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的,從他的世界出發去陪伴他度過

這讓我也想起 in her shoes,同理心是什麼呢?其實不僅是失智的老人,每個人都又自己的世界觀、現象場,每個不同的世界觀、現象場才創造出了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每個人看待的方式不同,理解的方式不同。我們都是透過別人的故事慢慢去體會或是建立了自己的世界,對於自己的理解,其實也是幫助自己可以去看懂別人的能力。(感覺反思這個議題要漸漸進入主流研究市場了~好想研究啊~)


吳醫師也提到了,在照顧父母親的自己發現自己已是中年人,有時在父母面前因為父母總把我們當孩子看到,讓我們也一直成了長不大的孩子

在張曼娟的我輩中人中,提到「中年,是歲月的累積;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能夠成為一個寬容、篤定、自信的「大人」走在自己創造的道路上,那便是歲月的祝福。

真的特別喜歡這句話,我們如何寬容以待自己所遭遇或是說際遇的一切,並且能篤定自己的每一步,對我來說最最困難的也是自信,慢慢步入了歲月的累積,但還在學習如何成為「大人」,有時我也時常在檢討自己,好像還是像是個孩子,有些時候我們會說像孩子好,但我想內心像孩子一樣自在,行為能像大人一樣,那會是更舒適日子吧!


關於照顧者

吳醫師推薦,照顧者最好不要辭去工作做全職照顧者,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休息,再加上經濟的來源,因為照顧不會是一段短時間,那會是一場長時間的對抗戰。並且持續工作對照顧者是一種釋放,並且要保持一個信念「現在就是最好」。

換個角度思考的吳醫師便開始轉換了珍惜時間的態度與當時罹癌的媽媽相處,想法的來源是積存時間的生活這本書,把握還有的時間,就是最美好的永恆。


最後提到了關於2019/1/1生效的病人自主法,對於這個法案我沒有非常清楚,但好像可以詢問社工師、諮商心理師,他們會陪伴你們去探討關於這個部分的訂定。

-----------------------------------------------------------

110/11/12補充:病人自主法案 於是空白粉絲專業分享

raw-image

raw-image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690522226/posts/210684010431282/?d=n

------------------------------------------------------------

吳醫師還推薦了一個節目「忘不了餐廳」,其實這個想法也是源自於日本有一間店是「上錯菜餐廳」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於長者的尊重表現

討論到了一個議題關於現在台灣在對待長輩,通常把他們當作孩子一樣在對待,但其實這樣忽視了他們其實是有能力的,雖然失智了,但他們的能力還是高於孩子的,我覺得這個點是很值得省思的,或許有更好的對待方式。


另一個方面,我們也都在漸漸地變老, 劉秀枝醫師有一本書把時間留給自己,我們都在學習慢慢愛上變老的自己,這讓我想到實習的時候,我講過的唯一一場社區演講,主題就是在講成功的老化,能運動、社交、預防疾病、找到自己的興趣、享受人生

人生七十古來稀,還是在於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掌控自己、享受人生,包含快樂與痛苦

5會員
82內容數
紀錄 痕跡 學習享受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zelmurmur 的其他內容
令人心動的offer_第一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令人心動的offer 第二季
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不夠善良的我們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豐原汽車借款大解析,一心當舖提供專業典當借款服務!高額借款、低利息一次搞定!台中豐原當舖提供汽車借款、機車借款等典當服務,滿足急需資金的需求。本文介紹豐原當舖合法性、豐原汽車借款免留車、免留車借款條件、無限制車輛年份、臺中汽機車借款,以及一心典當的服務特色。欲瞭解更多詳情,歡迎撥打(04)2265-9777或參閱其他相關文章。
Thumbnail
avatar
派大星
2024-02-06
當林口的眼鏡時尚遇上專業之選明曜眼鏡的不凡之旅馬上將全新粉紅花海景點加入待訪清單!位於台中的粉紅蕎麥花海秘境,不但可賞顏色獨特的花景,這裡更是全台種植粉紅蕎麥花面積最大的地方,花海控快把握花期至現場賞拍,捕捉充滿韓劇氛圍的夢幻美照! 一般常見的蕎麥花海為白色,粉紅蕎麥花則是源自喜馬拉雅山的高山稀有品種,因此有「高嶺紅寶石」的美稱,其後被傳至日
avatar
雲海遊俠
2024-02-05
投資心得EP50-要當一個專業的獵戶,還不如當一個遵守紀律的農夫(散戶心法篇)2天前看到ETF 00878公佈了Q4股利消息,每股配0.35元/股,平均的殖利率1.57+1.5+1.63+1.78=6.48%,在高股息ETF家族下,其實00878除了保持穩定及高配息,已經算是與0056相比的龍頭了。
Thumbnail
avatar
醫療金筆客
2023-11-03
【食用】相當不專業的食用開箱文 Feat.可可麥芽銅鑼燒一轉眼,美食部落客/美食Youtuber/美食KOL所呈現的已經從一般文章晉升到影片,然後又因應時代潮流拍攝成一支又一支畫面精彩又很滿的短影片。而如果是同一系列產品介紹,如果想要擁有超高人氣流量與關注度,全系列產品都必須全入手試吃介紹。
Thumbnail
avatar
艾克星貨鋪
2023-10-22
「不專業老師系列1」你可以當我媽媽嗎?這是我第15堂的課後才藝社團時間,一位乖巧可愛的10歲女孩小嘉,認真而靦腆、欲言又止的對我說的話...下一秒她笑了,我也笑了 我是一位兼職的小學課後照顧班及才藝班老師,平常的她安靜、有禮貌,總是不需要擔心或關注她,因為她都會把自己的作業工整的寫好,再交過來給我,就算有需要更正的作業,請她過來時,她也
avatar
Chiu Yen Chen
2023-02-07
! 創造力素養培訓14.學習某些專業當你超過學習累積的臨界點就會猛爆性的成長!有很長時間我通過的專利佔全校1/3,我不是聰明只是更努力。某些學科專業的學習比較困難,但是當你持續不斷的學習、練習,你會遇到一個學習累積的臨界點,而當你超過那個臨界點時,你就會有猛爆性的成長!成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當你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不要去看他運氣好的部分,要去看他做了什麼努力,讓他更容易成功
Thumbnail
avatar
創新永禎
2022-12-31
在職場上,千萬別夢想當個專業的「主播」職場上的大忌, 就是嘗試站在「OOOOOOOO」, 報告一件「OOO」的事情。 不相信的人,歡迎有機會的話嘗試以身試法! 簡直是核彈等級!
Thumbnail
avatar
商科PM
2022-05-07
身障心無礙|當專業障礙者遇上專業醫生:無限之戰,開打! 現在的女孩,自認早就成為比專業醫生了解自己的「專業病人」,再也不會再被騙只有吃藥可以變強壯,她終於明白,原來要對抗的不只是細菌病毒,而是這個社會和醫生各種的白色謊話。她決定自己成為保護自己的鋼鐵女孩,宣布開戰!
Thumbnail
avatar
左邊女孩
2021-11-27
感性與理性不能當作不專業的理由有些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說,用專業術語來形容,竟然被形容成理性思考,但專業不應該分為理性或感性,而是對事情的知識的完整性,論用感性與理性,只是一種逃避的用法,並不是那麼合適。
Thumbnail
avatar
布雷克
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