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我們/我們的時間:關於時光機

前圖紙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間的我們/我們的時間:關於時光機〉2024-05-25

 

  「關於5月24……我遲到了,因為我在時光機裡。當你在時光機裡,你會失去你自己。當你離開時光機,你會失去那一刻。」

 

  五月天的石頭在IG上用英文說了這段話。我無意去揣測那句話指的是不是人們這兩天議論的事情,也(至少暫時)不打算去討論五月天怎麼做才算是對他們的歌迷「負責任」的做法。「沒有人需要為他們的認同道歉」對吧。

 

  無論哪樣的想法是他們的心裡話,他們根據他們的處境做出了他們的決定(無論那決定是否艱難)。演藝人物的公眾表達可以影響人們對他們的觀感和好惡,但大方向來說,除非是某種犯罪宣言、歧視言論或帶有明確惡意的話語,一般不是需要被審判的。

 


  但那段詩意的話本身是值得思考的,無論石頭自己是怎麼想那段話,他都談及了一種更加普遍的存在主義困境--我們並不總是擁有我們所有時間的控制權。

 

 

  以最典型的對時光機的想像去理解那段話,我們會知道,當我們踏進時光機之後,我們會有一段時間「不在時間裡面」(無論那在形上學中該如何理解),直到我們成功地穿越時空,走出時光機,我們才重新出現。

 

  那所謂失去的「一刻」,一方面是我們在時光機裡面的那段時間,因為如果「穿越」是可能的,那段時間就必須被視為一種線性時間觀的例外狀態,而不是歷史的一部分。所以當我們踏出去,回到有時間序的世界裡面時,時光機內的時光就相當於不存在了。

 

  更進一步來說,我們失去的「一刻」不僅僅是那一刻,而是所有的、你踏上時光機之後原時間序裡經歷的每一刻,它們都煙消雲散,不再存在、也不曾存在。如果那次時光旅行的方向是回到過去,甚至是從你走出來的那一刻起,原來發生過的那些事情也不復存在了。譬如如果你想改變十年前的某個錯誤,去避免某個人得到不應屬於他的權力或聲量,那麼,十年間發生過的其他美好也會消失。部分可能會以相近的方式再次發生,部分則永恆地脫離我們所屬的宇宙。

 

 

  那段話的前半部,他提到,「在時光機裡,你會失去自己」。指的或許是如前面說的那樣,當你只存在於時光機時,歷史或世界裡沒有你這個人。但也可能是,更像是「迷失自我」,我好像不是我自己了。譬如說,同樣以那種回到過去改變時間線的經典劇情。我回去,然後去做當時的我不會做的那個「我現在認為更好的選擇」。那樣,我還是我嗎?如果是的話,那曾經在那個當下做另一種選擇的我又是什麼?

 

  對於時間機器,另一個立刻引發我聯想的是《命運好好玩》裡的遙控器。它可以暫停、快轉、倒帶、靜音(以及其他一些瑣碎的小功能)。主角不小心開了「導航模式」,然後幾乎沒有自己經歷地走過了自己忙碌的一生。他看著年邁的父親,以及只顧著事業對父親不理不睬的自己,反覆重播父親對他說的「我愛你」。

 

  「我遲到了,因為我在時光機裡」。

 

 

  某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總是躲進時光機。就像從弦上射出,不可能不動的飛矢,我們總是在從這一刻往下一刻的間隙裡。跳一下就瞬間移動、睡一覺就穿越時空。只要我們不睜開眼,「不進入時間」,發生著的事就好像可以不去關心。「天色漸漸光」其實每天都在發生,但要醒著夠久,我們才有機會看清那個過程。

 

  《時光機》也是我唯一買過的一張五月天專輯的名稱,在我老家書架上的某個地方靜靜地躺著。與專輯同名的那首歌的歌詞說:「好後悔 好傷心 想重來 行不行/再一次 我就不會走向這樣的結局」。



  但沒有什麼事情會重來。你唯一能努力的是從這一刻開始,不要再躲進時光機。直面眼前、直面周圍、直面我們經歷著、經歷過與即將經歷的世界。在能被歸類為相近的事情再次發生時,這一次,去做你這次認為更正確的決定。

24會員
33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