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睡越好,睡個不停:第十個月的《Pokemon Sleep》心得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越睡越好,睡個不停:第十個月的《Pokemon Sleep》心得〉2024-05-06

 

  《Pokemon Sleep》推出至今已經將近十個月,認識的人裡面似乎只剩下我還在玩。雖然其實這也不怎麼需要玩,除了每天打開幾次餵卡比獸吃東西、收個樹果之外,就是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旁邊,醒來的時候按幾下。但想退坑的人還是退坑了,可能是覺得對睡眠習慣幫助不大,或寶可夢已經對他們來說不夠可愛。

 

  我算是容易被每日任務綁架的人。過去比較常玩手機遊戲的時候,很多都是明明已經失去熱情了,卻還是會每天至少開一下做每日任務,然後不小心就浪費了許多時間。但相對的,這種狀態也讓我可以更順利地使用這些培養習慣的遊戲化App,無論是那段每天打《Fitness Boxing》的時光,或者這段時間的《Pokemon Sleep》。

 

 

  雖然「睡覺遊戲」很難確切去評價玩得好不好(所以今年愚人節的「Pokemon Sleep」世界錦標賽很成功地把我逗笑了),但我對自己在這個遊戲上的「成績」著實是感到有些驕傲。除了遊戲剛推出的那一兩個禮拜還在調整,從去年七月底到現在,我每一天都在設定好的睡覺時間區間躺到床上,然後除了因為特殊原因需要早起的情況,也不分平日假日,在差不多的時間起床。

 

  雖然對於那些從小就正常作息的人而言這可能沒有到太特別,但對於一個一直以來睡眠習慣不是很好,每個月可能會有幾天看到太陽才上床的人來說,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且全面的改變。

 

 

  最開始,我相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想要「把這款遊戲玩好」,透過固定且足夠長的睡眠,來遭遇到寶可夢更多不同的可愛睡姿。同時因為它有所謂「和寶可夢約定睡眠」的時間,那麼,既然都約好了,當然想盡可能達成。

 

  隨著這幾個月的持續使用,我意識到了許多其他面向的理由,他們共同創造了一個比起「看可愛的寶可夢」更強大的習慣力量。

 

 

  其中最核心的是儀式感。因為雖然單純且簡單,但它畢竟包含了一套每天都要執行的連續動作:打開app、點選睡覺、把手機反過來蓋在床上、然後閉眼躺平。也就是說,那個睡眠本來就必須要做的「閉眼躺平」由於加上了前面三個瑣碎而無意義的動作,變得更加被理解為是「進入睡眠狀態」的重要環節。

 

  從此它和其他時間裡面累了想躺一下有了不一樣的意涵,那「就是」要睡覺了。既然知道了,就不再做其他事也不再想其他事。就算突然有了一個有趣的點子也不再爬起來紀錄,明天再說。甚至這樣的邏輯也隨習慣擴展到躺上床前的心態,就算有什麼事情還沒完結--沒關係,先去睡,明天再說。

 

 

  而隨著這個儀式感,一個早就被各類「健康建議」提醒過無數遍的事情在不知不覺間被達成了:「睡前不要滑手機」。雖然它其實沒有那麼嚴格,按下睡眠之後用一下其他app通常也不至於會讓你記錄失敗。但一旦這個儀式與模式形成了之後,就一點也不會想要把手機再拿起來。

 

  如果當天真的精神比較好,譬如不小心在太晚的時間喝了咖啡,也只是想著「哎呀今天比較難睡著」,然後繼續躺著。反正就是要睡,所以也不用去想睡不睡得找。既然想也沒用,不去擔心,反而變得比較好睡。

 

  同時,一旦生活中的一個環節成功被儀式感框架與界定得很好了,其他部分也自然而然地會跟進。以我的性格,我不至於想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規定得詳實嚴格。但大方向確實以睡眠時間做為基準點去向其他方面展開,譬如寫作的時間、早餐的時間。新的習慣不再需要我另外使用什麼App,只要輕輕地與另一個已經存在的習慣相綑綁,很快地也被建立。

 

 

  雖然說如今已經養成了令自己甚至感到有些得意的穩定作息,理應是不需要繼續使用這個程式了,畢竟相對於其對我的健康的幫助,每天用這樣的程式紀錄睡眠,對我手機電池的健康就沒那麼友善了。但不知不覺它也更新到會出現神獸了,四月份有雷公、五月份有炎帝、之後想必還會有水君和其他更令人期待的寶可夢。至少短時間內(畢竟就快要一週年),我好像還有相當充足的理由繼續玩下去。





延伸閱讀:

〈一個有寶可夢存在的世界〉

〈遊戲化的激勵作用:用遊戲落實你的健康目標〉

〈計畫與整理,以及放下計畫和放下整理〉

〈「作為其本身的記錄」與「存在主義困境」〉

〈白噪音般的意識狀態:讓一切得以真正彰顯的「不假思索」〉

〈「實景地圖玩法」的盡頭到了嗎?:《魔物獵人Now》的繼承與創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中最核心的是儀式感。因為雖然單純且簡單,但它畢竟包含了一套每天都要執行的連續動作:打開app、點選睡覺、把手機反過來蓋在床上、然後閉眼躺平。也就是說,那個睡眠本來就必須要做的「閉眼躺平」由於加上了前面三個瑣碎而無意義的動作,變得更加被理解為是「進入睡眠狀態」的重要環節。
Thumbnail
  其中最核心的是儀式感。因為雖然單純且簡單,但它畢竟包含了一套每天都要執行的連續動作:打開app、點選睡覺、把手機反過來蓋在床上、然後閉眼躺平。也就是說,那個睡眠本來就必須要做的「閉眼躺平」由於加上了前面三個瑣碎而無意義的動作,變得更加被理解為是「進入睡眠狀態」的重要環節。
Thumbnail
微習慣打卡第13天 - 睡眠打卡達成率截至目前有九成! 漸漸地比較會開始留意睡眠的時間了,但是,對於想做很多事情的我來說,還是有點痛苦😅 關燈躺下前多少還是會糾結一番,想著「不如給自己10分鐘的緩衝吧」這樣誘人的藉口😂 同時也漸漸發現, 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關燈躺好,有幾個秘
Thumbnail
微習慣打卡第13天 - 睡眠打卡達成率截至目前有九成! 漸漸地比較會開始留意睡眠的時間了,但是,對於想做很多事情的我來說,還是有點痛苦😅 關燈躺下前多少還是會糾結一番,想著「不如給自己10分鐘的緩衝吧」這樣誘人的藉口😂 同時也漸漸發現, 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關燈躺好,有幾個秘
Thumbnail
如果你想要帶著今天真是充實的感覺上床睡覺,那麼每天早晨就必須以堅定的決心起床。 而作者在這本書提出:在早晨五點起床,然後做六件事情就可以讓你的一天達到自信與平和、感恩與活力。而那六件事情分別是:肯定、觀想、冥想、閱讀、日記、運動。
Thumbnail
如果你想要帶著今天真是充實的感覺上床睡覺,那麼每天早晨就必須以堅定的決心起床。 而作者在這本書提出:在早晨五點起床,然後做六件事情就可以讓你的一天達到自信與平和、感恩與活力。而那六件事情分別是:肯定、觀想、冥想、閱讀、日記、運動。
Thumbnail
朋友今天分享了他一個晚上的睡眠紀錄,感覺睡得很辛苦的樣子......馬上有其他朋友關心的問,是不是該換床換枕頭等等的建議。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睡眠紀錄其實沒有辦法說明他到底是睡好還是睡不好耶,為什麼呢? 首先,人類在睡眠時間都不會『一覺到天亮』,一整夜裡,都會有好幾段清醒再入睡的輪迴,這稱
Thumbnail
朋友今天分享了他一個晚上的睡眠紀錄,感覺睡得很辛苦的樣子......馬上有其他朋友關心的問,是不是該換床換枕頭等等的建議。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睡眠紀錄其實沒有辦法說明他到底是睡好還是睡不好耶,為什麼呢? 首先,人類在睡眠時間都不會『一覺到天亮』,一整夜裡,都會有好幾段清醒再入睡的輪迴,這稱
Thumbnail
睡眠洲際冠軍 報復性熬夜! 近期很流行的一個詞 (還是很久了?不知道 為何要報復性熬夜?報復誰呢 報復世界,報復時間,報復沒有好好放鬆的你 欲求不滿。 即使你晚上很充實,但沒有滑到手機就是不對。 都已經很累了,還是想滑手機。 其實解法很簡單。 你熬夜滑Instagram,就只是你晚上滑的還不夠多。
Thumbnail
睡眠洲際冠軍 報復性熬夜! 近期很流行的一個詞 (還是很久了?不知道 為何要報復性熬夜?報復誰呢 報復世界,報復時間,報復沒有好好放鬆的你 欲求不滿。 即使你晚上很充實,但沒有滑到手機就是不對。 都已經很累了,還是想滑手機。 其實解法很簡單。 你熬夜滑Instagram,就只是你晚上滑的還不夠多。
Thumbnail
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電子設備花費10個小時39分鐘,而我沒有工作的時候,每天的屏幕使用時間大約會高達15-18小時。我開始尋找想要邊看影片邊睡覺的背後動機。我無法剋制大腦不要在準備入睡的時候產生很多想法,而這些想法帶給我滿滿的焦慮。這是我睡眠練習的第一個禮拜,下面是幾個我練習睡眠的方式。
Thumbnail
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電子設備花費10個小時39分鐘,而我沒有工作的時候,每天的屏幕使用時間大約會高達15-18小時。我開始尋找想要邊看影片邊睡覺的背後動機。我無法剋制大腦不要在準備入睡的時候產生很多想法,而這些想法帶給我滿滿的焦慮。這是我睡眠練習的第一個禮拜,下面是幾個我練習睡眠的方式。
Thumbnail
窗外熱鬧的迎神隊伍、穿梭街頭巷尾的廣播車、急駛的救護車及警報器響不停的自小客車⋯⋯⋯各自在假期的午後找到表現自我的舞台,也無形中成為了陪伴午睡者的最佳背景音樂,唯獨不保證能使人安然入睡。 以下影片是日本人對於台灣的「午睡文化」可是非常羨慕呢!
Thumbnail
窗外熱鬧的迎神隊伍、穿梭街頭巷尾的廣播車、急駛的救護車及警報器響不停的自小客車⋯⋯⋯各自在假期的午後找到表現自我的舞台,也無形中成為了陪伴午睡者的最佳背景音樂,唯獨不保證能使人安然入睡。 以下影片是日本人對於台灣的「午睡文化」可是非常羨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