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超圖解》每個人一生必經的身體隱形殺手──自律神經失調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也有以下問題嗎?


  • 經常失眠、睡不著、醒來後還是覺得累?
  • 消化不良,常常便祕?
  • 有時覺得心悸、胸悶,好像無法喘氣?
  • 時常容易頭痛、頭暈?
  • 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


那你可能已經「自律神經失調」!


然而你不用太擔心,這病其實很常見。有神經科醫生受訪指出:每個人一生,多少都會有一次的自律神經失調。


此病雖然常見,我們仍要特別注意,因為它是個「警鐘」!表示身體的運作機制已出現問題,剛開始出現各種小病,如果放任不管,久了會產生大病──三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因此,我們平常一定要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避免身體開始崩壞。


《自律神經超圖解》本書主要用圖文方式,輕鬆地讓你了解「何謂自律神經」以及「如何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只要平衡好自己的自律神經,不管大病或小病,罹病機率皆會下降許多。


本書作者──小林弘幸目前為順天堂醫學系教授,是日本自律神經研究第一把交椅,在消化系統與腸健康的臨床治療上亦極具權威,常受邀參加日本各大健康節目與講座活動。先後曾在倫敦大學附屬英國皇家兒童醫院、愛爾蘭聖三一學院附屬醫學研究中心服務。


一、自律神經介紹


為人體其中一種神經系統,它不受意識控制,負責身體自主功能的調節,像是呼吸、消化、內臟運作、血液流動、調節體溫、排汗等。為了維持身體運作,不管清醒或睡著,自律神經都會24小時不停地自主運作。


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簡單來說,你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台汽車:


● 交感神經為油門,負責「驅動身體、承受壓力」,所以在白天時活躍。當交感神經活躍時,血管會收縮,心跳與血壓會上升,身心呈現興奮狀態。


● 副交感神經為煞車,負責「讓身體休息、睡眠」,所以在晚上時活躍。當副交感神經活躍時,血管會放鬆,心跳與血壓會下降,身心呈現放鬆狀態。


二、何謂自律神經失調


指的是油門(交感神經)與煞車(副交感神經)其中一方太活躍或不足。像是副交感神經在白天太活躍,你會委靡不振;交感神經在晚上太活躍,你的身體則無法好好休息。而罹患自律神經失調會產生許多身心問題:


● 身體問題──疲勞、頭痛、便祕、心悸、失眠等

● 心靈問題──煩躁、意志消沉、集中力不足、情緒不穩定等。


除了上述身心問題,如果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副交感神經又無法正常運作,長期下來,血管會不斷收縮,讓血液循環變差,產生高血壓問題。而血液變黏稠,使得血管內皮會受傷,進而出現動脈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三、平衡自律神經的4大面向


維持自律神經平衡,最重要基礎為「規律的生活」。


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哪個活躍與我們的生活是連動的,所以只要生活不自律,自律神經會紊亂,久了就失調。接下來看看我們如何透過睡眠、飲食、運動、壓力來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1. 睡眠


● 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


晚餐愈早吃愈好,至少要「睡前三小時」,如果能睡前五小時更好。我們的身體,從活動狀態(交感神經活躍)進入睡眠狀態(副交感神經活躍),大概需要三小時,所以晚餐與入眠時間差距不到三小時,會出現以下狀況:


首先,進食造成的血糖上升會來不及降回正常值,血糖則容易轉換成脂肪,這正是「吃消夜容易變胖」的由來!


再者,入眠時身體原本在副交感神經活躍狀態,卻由於飲食關係,身體還在消化運作,變成身體的交感神經還在活躍狀態,會造成自律神經紊亂以及睡眠品質不佳。


● 創造自己的睡前儀式


要有優質睡眠,身體要完全進入副交感神經活躍狀態,上述提到約需三小時。這三小時如果有好好的「放鬆心情」,可以有效活化副交感神經。


因此,建議這三小時內有一些「睡前儀式」──吃飽後去散散步、泡澡、看書、聽音樂、使用薰衣草香氛商品、把燈光改為黃光(讓身體以為已經日落,準備進入休息狀態)。


切記!不要再碰3C商品、不要讓房間太亮、不要洗42度以上的熱水、不要抽菸,以上皆會使交感神經又再度活躍起來。


2. 飲食控制


● 喝適量的水


你有曾經心情煩躁或不安時,喝杯水就可以緩和情緒的經驗嗎?喝水確實有調節自律神經的效果。水能刺激腸道神經,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使自律神經穩定,所以平常記得要喝「適量的水」。


另外也建議早上刷牙後喝一杯常溫水,除了補充睡眠流失的水分,還可以讓身體知道一天即將開始,調節生理時鐘。


● 攝取足夠蛋白質


自律神經的原料是蛋白質,而且「動物性蛋白質」遠比植物性蛋白質更適合做原料,所以一定要攝取足夠的肉類、魚類、雞蛋等蛋白質。


可是要小心的是:動物性蛋白質通常含有脂肪,過多脂肪會在血液中氧化與破壞腸道環境。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吃動物性蛋白質時,也要多吃蔬菜與水果,它們有避免油脂氧化的「抗氧化物質」,像是胡蘿蔔素、維生素C與E,都是抗氧化物質的一種。


● 喝咖啡


來一杯熱咖啡有助於穩定自律神經,因為咖啡中有「咖啡因」與「綠原酸」。


咖啡因──能促進腸道分泌被稱為幸福物質的血清素與多巴胺,還有提振精神、擴張末梢血管、紓解壓力、放鬆心情、促進大腸蠕動等作用。綠原酸──具有抗氧化與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


不過喝咖啡建議一天不要超過二至四杯,過度攝取咖啡因,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最好也不要加糖,畢竟糖對身體有許多壞處。另外,睡前至少三小時不要喝咖啡,以免咖啡因影響睡眠。


3. 運動


現代社會中,許多工作都是坐辦公室。坐久了自然血液循環變差,營養無法傳送至每個細胞,身體會開始出現各種不舒服,嚴重則變成自律神經失調。


要解決這種狀況就是要「運動」!


但要做的是「輕度」運動而非重度運動,因為重度運動(如慢跑)會導致呼吸急促,交感神經變得極度活躍,副交感神經活性則降低;如此自律神經會因為重度運動而失衡,所以雖然重度運動能提升肌耐力,但對自律神經的調節不一定有幫助。


輕度運動則是可以有效調節自律神經,例如:散步、伸展操、爬樓梯、深蹲。它們不會造成身體負擔,還能令自己深呼吸,讓副交感神經的活性維持在高檔,可使血液循環愈來愈好。


4. 心理健康


● 培養不被他人影響的精神力


在這個社群當道年代,除了網紅炫富博取流量,一般人通常也只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給PO出來(僅有少數人會PO自己過得不好)。就連媒體也喜歡寫一些人生勝利與失敗組的新聞。這些東西看久了,自卑心態便產生,開始覺得自己人生是不是很失敗,心理壓力就跟著來。


因此,為了擺脫這種壓力,請不要比較,保有「他人是他人,自己是自己」的心態。如果你真的特想要比較,就跟最顛峰的自己做比較吧!看看今日的自己有沒有比之前有所成長。


● 將注意力專注在當下,非下一件事情


每天睜開眼睛,從家庭到工作有一大堆事情等待我們處理,常常陷入千頭萬緒的「焦慮」裡,像是不知道該先做哪件事、擔憂未來的事情等。


這樣的焦慮,嚴重也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為了減少焦慮,建議你將一整天的待辦事項,按照「要完成的順序」寫下來。


首先,你能知道今天要完成哪些事。再來,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最該優先需要解決的事情,先不要擔憂其他事情,這樣能避免恐慌,進而冷靜地處理事情。最後,只要一步一步地把事情解決,「自信」與「成就感」就會產生,可以減少焦慮的出現。


● 打掃能放鬆心情


在電影《孤單寡女》有幾幕中,劉德華與鄭秀文碰到不好事情時,即瘋狂跑去打掃家裡!


其實這真的有用,「打掃」確實可以使心靈平靜,並有效調節自律神經。因為打掃完,環境變得整潔,會讓心情有放晴感覺。


不過要注意的是:打掃要找出你覺得最舒服的方式與時間。建議一次打掃小部分範圍即可,時間最好在30分鐘內,由於一次打掃巨大範圍或花費很長時間,有可能因為打掃不完讓自己陷入煩躁,反而使自律神經變得紊亂。


四、我的後記


我有一個長輩常常暈眩,看了腦科、耳鼻喉科都沒有辦法治好,經過好幾年時間才發現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才解決掉暈眩問題。


郭育祥醫師是國內自律神經權威,他曾指出──每名患者平均需要看過7個科別、5家醫療院所、12位醫師,花上三年多時間才會得知自己罹患自律神經失調!那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很難被診斷出?原因有:


● 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病,理所當然認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會去看神經科。


● 有時醫生不會發現患者的病是自律神經失調,因為這種病,它不只有一種樣子,根本是千面女郎;失眠、消化不良、心悸、頭痛、頭暈、心理生病等,大病小病皆是它的化身。


因此,閱讀《自律神經超圖解》,至少讓我們認知到「自律神經失調」的存在。未來當你或你的親友,生病一直無法治好時,可以考慮改看一下神經科,或許根本是自律神經失調。


最後分享一句話:「如果你的生活與飲食不自律,自律神經失調就會找上你!」



書名:《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

作者:小林弘幸

譯者:許郁文

出版:創意市集

初版:2021年9月

ISBN:978-986-0769-13-5

連結:博客來紙本書博客來電子書金石堂紙本書金石堂電子書


以上是我的一些讀後心得,要是你看完產生興趣,不妨去看一下這本書,書中還有其他有趣的內容:

  • 自律神經開始失調的年齡
  • 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的理由
  • 心道與腸道連結在一起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歡迎分享、按讚、訂閱、贊助,也可以經由上方連結購買書籍,你不會有價格上的損失,而我會有微薄的佣金,讓我能持續創作分享給大家,感謝你的支持~

地才先生各網站:https://mrnonborngenius.my.canva.site

請我喝杯飲料~https://p.ecpay.com.tw/26DCA3A


我希望透過各種自我成長的分享,大家可以一起持續的學習,就算不是天才,也可當地才。學習類文章隔週二發布;其他類文章不定期發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自律神經失調不容忽視 有徵兆即應就醫【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4日指出,大病沒有,毛病不斷,可能是自律神經惹的禍,身體如果出現焦慮或幻症,可透過検查對症醫治。 副院長陳韋達表示,自律神經分布於心臟、肺、食道、胃、腸、肝臟、腎臟、膀胱、生殖器等內臟,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認知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心情、心血
Thumbnail
avatar
DE新聞
2024-04-24
[自律神經治療之] I forgive you. you are not what you have done. I, I forgive you You are not what you have done Oh I, I forgive you Now it’s time for me to move on
Thumbnail
avatar
MOUMU 矛木
2024-04-22
自律神經失調、難入睡?盤點腹式呼吸好處!教你輕鬆學會怎麼做生活壓力大、睡不好、容易緊張、肌肉緊繃?其實用對呼吸對健康也能有正面影響!與我們平常使用的的胸式呼吸法不同,腹式呼吸是藉由橫膈膜的運動帶動深層呼吸,並進而幫助身心達到放鬆的一種訓練。想知道練習腹式呼吸好處有哪些?適合哪些人?療日子教你如何練習,緩解焦慮、改善睡眠。 腹式呼吸好處有哪些?療日子整
avatar
daily healing
2024-04-12
第134本《與自律神經和諧共舞的 『兔子跳跳操』》:跳一跳,變健康!超級簡單的1分鐘自律神恢復操 宮腰圭.幸福文化出版.2022/09.蔡麗蓉譯. 推薦給: ❦想知道自律神經對人體有何功能的人 ❦自律神經失調的人 ❦想知道為什麼「兔子跳跳操」可以讓自律神經恢復的人 我一向對有關「自律神經」相關的內容有興趣,因為自律神經真的太神祕了,對人體影的層
Thumbnail
avatar
❦ 莊小昕
2024-01-24
亮點書摘【自律神經超圖解】 小林  弘幸醫師著 許郁文譯 2021 PCuSER電腦人文化 ❍ ❍ ❍ ❍ ❍❍ ❍ ❍ ❍ ❍❍ ❍ 自律神經失調會讓身心變得煎熬,而造成這些症狀的主因為血壓循環不良。當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會跟著變差,同時也讓副交感神經因此無法正常運作,血液循環也就無法改善
avatar
YJW
2023-12-02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疾病嗎?該看哪一科?6個你關心的問題大解析陳先生是一位公司的高級主管,由於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加上他凡事追求完美的性格,使他開始有了偏頭痛與恐慌症的問題,三不五時就覺得胸悶、心悸,甚至有呼吸不順、心律不整的情況,加上他因攝護腺肥大而夜尿頻繁,所以睡眠品質很差,甚至因此失眠,因而白天精神不濟,令他十分困擾。 為此他也就醫看診,但長期服用藥物後,
Thumbnail
avatar
小日光
2023-05-07
《自律神經超圖解》《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 眠れなくなるほど面白い 図解 自律神経の話:自律神経のギモンを専門医がすべて解説!》 📖神祕卻非常重要的自律神經,掌管著我們生命的關鍵! 心跳、呼吸、血液循環、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新陳代謝…… 為什麼總是早上起不來
Thumbnail
avatar
Shu nian 舒年書黏
2022-09-15
[自律神經治療之] 自戀型虐待自我療癒 16 - 物質與生命 進行清瘡療癒日誌第三天,發現自己對於感受負能量感到不耐,似乎是因為心裡的小孩在說:「媽媽你沒有當媽媽!」所以是憤怒+未接受+否認+沮喪+哀傷+討價還價,而這一切,竟是物質層面。 也就是說,我感覺到的情緒垃圾,與高意識一直提醒我的,是不同層次的事。 高意識指出的路,的確是能消融情緒垃圾的。 因為情緒是
Thumbnail
avatar
MOUMU 矛木
2021-01-10
[自律神經治療之] 自戀型虐待自癒 13 - 清瘡療癒日誌 1今天,把媽媽的公主病看完了,那麼,就從今天開始實行書中的「情緒清瘡日誌」吧 。書中介紹療癒第二階段,也是最痛苦、最重要的階段「哀悼」包含: 接受  2. 否認  3. 憤怒  4.討價還價  5.沮喪 並建議使用工具「日誌」來宣洩情感,而不是對周圍環境有攻擊或傷害、暴力等等。 一直到自己覺得
Thumbnail
avatar
MOUMU 矛木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