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概是最早建立舒適圈的。想想:他帶領成百上千弟子呼嘯列國、揚威鄉里的景象,在今天也會在X與抖音洗版。以人口比例與信眾死心塌地程度來類推,說他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泰勒絲( Taylor Swift),並不過份。
但孔子也最了解仰慕者簇擁的危險,所以論語裡不斷出現交友與識人的SOP-- 什麽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啦;道不同不相為謀啦;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啦,令人目不暇接。The Atlantic這篇文章,也不過就說明了「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的弊病。
可是另一方面,有更多心靈雞湯文都勸人到了中老年,就要自自然然取捨感情與友誼。什麽:合腳的鞋子合拍的朋友啦;接受原本自己的對方才是對的人啦;可以毫無顧忌的關係才是真感情啦。總之:確保舒適是人際關係的硬道理,被人渴仰則是頂級的舒適。
如果能坐著就別站、能躺著就別坐,肯定是最舒服的,但任何人都不會推薦這種養生之道。如果生理健康的維護,不能靠追求舒適的放縱,還得流汗鍛鍊,關乎心理健康的人際關係,就不能不燒腦費力。建構健康的舒適圈,有利無害。
建構健康舒適圈的捷徑,一是學習:就我來說,我是特愛找尋自己很難,甚至不可能變成圈子裡的恒星的事物學問來學--宗教是最明顯的領域; 二是擴大:要有計劃地擴大學習的對象、範圍,必要時得開新項目昇高動能。我觀察到任何圈子都服膺熱力學的定律--只要不擴大不變動,熵的穩定就代表死亡;三是減少下班與離開職場後與工作夥伴的往來。這點對位高權重的人可能更重要:年輕時職涯與財務固然受惠於所謂Old Boy Network,但越爬越高不接地氣就危險了。可是工作夥伴、生意朋友、政壇麻吉是不可能,也不應該迴避的。唯一可做的,就是限制他們在生命份量的佔比。幾十年來,我極少在下班後跟長官、同事、客戶交遊玩耍,是否因此多多少少影響職涯我也不清楚,但現在看來:在江湖上費盡心思的人,就算勝率暫時高些,一旦離開舞台後人走茶涼、百無聊賴,衰老猥瑣得特別快,倒蠻常見的。
上面是基於我難搞又愛放砲的個性的賤招,當然不見得適用其他人。唯一的擔憂:怕讀到這篇的朋友竟也效法孔子「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把言僞而辯的我拒於圈外!
~昨日師友之會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