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作者是崔仁哲,是一本心理學書籍,下面列出幾個書中觀念和寫出我的心得
許多研究都指出,我們無法充分享受幸福,是源自於「人生有一條獨一無二的正確道路」這種僵化的思考。
當一個文化限制了人們可從事的行為,人處在對行為規範有嚴格規定的社會中,則他所感受到的幸福,會比身處寬鬆規定社會的人更低,因為個人的自由受到壓抑
可以推知,「一定要體驗一種名為『幸福』的獨特情緒,才算是真正獲得幸福」的僵化思考,會阻礙我們獲得幸福,使得我們或許已經很滿足、很感激、很平靜、很享受,卻依然認為一定要找到幸福的青鳥才算幸福
如果從「幸福」字面去理解,認為一定要找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只有在偶然機會下才能遇到的「福氣」才算幸福,會很容易認為一定要脫離日常生活,追求特別、神秘的事物,才能夠找到幸福,但實際上幸福也能存在於日常生活
幸福的本質是自由,所以對幸福的規範也必須寬鬆,提倡只有某個特定的方法才能讓人找到幸福、指出一條特定的路,或是主張幸福不是選擇而是人生的義務等,都違背了幸福的本質,幸福可以很簡單也可以有深度
這些內容其實讓我想到對於幸福,是有些規則和方法可以參考沒錯,但是有些事情也就應該要是個人情況調整
例如有人可能會喜歡旅行,認為旅行可以帶來良好體驗,但有人喜歡藉由電影或動漫來體會另種人生,這也是一整體驗世界的方式,或者對於影視心得創作者來說,可能就比較不會想寫旅行心得,那這段時間用來看更多作品應該會比較能對創作帶來更多靈感
所以我認為,比較大的通則是可以多參考,這些通則通常會是比較多書或文章等提到的,例如感恩三件事、正念冥想、充足睡眠,而在細部的活動類型上,就可以依照個人情況來調整
之前看「更快樂的一小時」,裡面就提到可以記錄時間和快樂程度的方法,以半小時為單位,用一到十分為快樂打分數,紀錄後,找出讓你最快樂的活動和最不快樂的活動,尋找這兩組活動各自的共同特徵,可計算每項活動總共花多少時間,決定之後哪些活動該分配更多或更少時間
而其中快樂是採用最寬廣定義,包含正向感受、全心投入、關係、意義與成就
就覺得這個方法能夠比較大程度去讓快樂去符合個人情況,因為每個人對於快樂的事情可能都有不同,就不會去規定幸福或快樂一定是哪一些活動
例如我自己有寫閱讀心得,那閱讀和創作時候就會比較有快樂和意義感,之前也有寫過一些動漫心得,覺得在寫心得後看動漫也會有所不同,看的時候就更有一種與外界的聯繫感,因為所看內容就可能在未來變成心得文章,就跟之前的感受有所不同,所以讓人感受到快樂或幸福事物也可能依照時間而有不同,就可以隔一段時間去檢視看看
書中有提到意義的意義,分成四種
1 意義的重要性(significance)。 個人認為重要、有價值的,都有意義。意義的體驗相當主觀,所以無論別人認為那是多麼沒有意義的事,只要自己從中感受到意義,那就是有意義的事。
2 意義是有用處的(usefulness)。 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有用時,這件事情就變得有意義。換句話說,感覺「不是在浪費時間」的經驗就是有意義的。在做某件事的過程中,如果會後悔「不知道自己現在在這裡幹嘛」,那就表示無法從這件事情上找到任何意義。無論自己的行為是何種型態,只要認為那件事對自己居住的這個世界有幫助,那即使該行為在他人看來一點意義也沒有,對當事人來說還是獨具意義
3 意義是一種理解(understanding)。 人類最大的慾望之一,就是理解這個世界(sense-making)。當無法說明某些事情為何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就會經歷「沒有意義」的感覺,有些痛苦之所以比其他痛苦更強烈,正是因為我們無法說明那種痛苦。舉例來說,受到無差別殺人的受害者和家屬感受到苦,因為他們沒有任何裡有任何理由成為受害對象
4 意義與認同(identity)有關。 自己的行為,和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等答案可以連結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是與個人的自我認同緊密結合的時候,人類就會覺得有意義。有意義這件事,就代表著這很像自己會做的事。
因此所謂美好生活是充滿意義的生活,意義包含巨大的意義,例如生活的目的、使命、自我犧牲等等;也同時包含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微小意義。要瞭解到意義具有日常性,這樣才能夠接受有意義的生活
上面這段內容也就讓我覺得跟前面幸福那邊可以對應到一些部分,也就是意義本來具有一些客觀性也具有主觀性,確實有些意義的大方向可以參考,但具體做法則人就有所不同
例如
貢獻他人是一種大方向,但具體來說要如何貢獻和貢獻對象是誰就人人不同,有人可能比較喜歡當志工服務,有人比較喜歡創作讓作品為他人帶來價值
目標感是一種大方向,但是具體來說要設定哪一些目標,就真的是人人有所不同,例如有人目標可能是減重,那每天量測熱量就有意義,當他看見減重的教學時候就會覺得有意義,如果對於一個沒有要減重的人來說,那一則減重對他來說就可能沒有意義,因為這則資訊不符合當前需求和目標
或者是說,在興趣圈裡面,也很常見到此情況,例如動漫、電影、園藝、寵物、下棋等等,對於圈外人來說就常常沒有意義,但對於圈內人來說能夠互相交流和逐漸發展興趣,就是種意義吧
很難找普遍意義,但只要一部分人認為有意義,就能達成各種交流、互動、歸屬的效果了,因此做很多事情時候,其實就不用尋求所有人都要覺得有意義,最重要是自己認為如何,不覺得這段時間投入是浪費的即可
其實職業也是如此,有些職業也可能會有一部份人覺得有意義,一部分人覺得沒有
如果去規定某種生活方式才是有意義的,這樣就很容變成另外一部分人生活是沒有意義的,意義本來就具有很多種,每個人生活方式和喜好也都有所不同
因此不去試圖尋求所有人都要認同的意義,很多時候,只要一部分人認為有意義即可,以及多去思考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意義和事物是什麼
每個人所認為的意義,也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最終究回到自己,想想看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以及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讓自己都能過的有意義和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