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手記: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一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者提問:

閒人你好,我有閱讀覺察的文章覺得很有收穫。因為我平常也會自我對話,所以感覺自我覺察跟自我對話很像,不知道閒人會這樣覺得嗎?很好奇你的看法,謝謝!

——經當事人同意公開。


閒人回覆:

很感謝您閱讀了覺察手記(驚喜)。這是個很棒的提問,我自己也曾經思考這個問題,雖然我不一定是對的,但還是很開心有機會與你分享我極為個人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梳理筆記:


💡 如果是第一次路過的讀者,這裡分享讓生活更輕盈自在的覺察筆記。


覺察與自我對話一樣嗎?



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一樣嗎?

我自己會以切入的「視角」來思考這個提問。以結論來說,我覺得兩者有關鍵性的不同,卻仍在功能與目的上有相合之處。(我不一定是對的)


  • 以切入的視角思考

視角能反映出立場,也是我判斷兩者異同的依據。意即,處於「自我覺察」的時候,我們是以什麼視角在覺察呢?在「自我對話」的時候,又是從什麼視角與立場對話呢?

如同​〈覺察要覺察什麼?〉中提到:「客觀地發現自己的感受與回應模式,正是我們要覺察的『什麼』」。自我覺察是以客觀的視角,也就是靈性學習常提到的「觀察者視角」,觀看人事物於內在的感受。依此,是否帶著觀察者視角是我分辨「自我覺察」或「自我對話」的關鍵。

💡 自我覺察的客觀觀察可能包含自我對話,但自我對話的主觀反思不代表自我覺察。



  • 不同的視角

「覺察」之於我而言,有一種「喔~這樣啊」的觀止感。說明白些,我擅自認為觀察者視角是以不帶評判的目光,靜靜觀看著外境發生的「現象」與內心升起的「感受」。

💡 觀察者視角:靜靜地看著一張張名為當下的風景照,沒有邏輯分析、沒有延伸解釋。

「自我對話」有種內心聲音一來一往的動態感。對話內容可能是積極肯定帶來認同,也可能是消極低語帶來損耗。我會想成是心智與小我的對話,或小我與小我的對話。

💡 心智/小我視角:專門研討風景照的專家,用分析與記憶將當下串接到過去或未來。

「自我覺察」的其中一種形式,是覺察加上內心的活動。觀察者的非二元評判視角,能讓小我與相對客觀的意識對話,達到反觀個體狀態的效果(但並非唯一途徑)。事實上,覺察的觀看視角要被生活使用,仍須與心智互相交流。



  • 相同的目的

之於我而言,「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重疊之處在於積極面向的成果。自我覺察是為了重新詮釋舊有認知,並有意識地選擇回應的方式;而自我對話於心理上,(撇除小我的吵鬧)有著理解思緒與感受的作用。兩者的正向功能與目的,都是為了找出更輕盈舒適的方式面對生活。




後記

之於我而言,「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像是相輔相成的自我探尋與落地。當「自我對話」的主觀反思無法梳理內在打結的地方,「自我覺察」的第三方視角便有助於跳脫原有的二元性思維,突破慣性思考。反之,「自我覺察」的客觀觀察成立之後,可以透過「自我對話」選擇符合自己性格與喜好的回應模式,落實於生活之中。

感謝這位閱聽眾朋友的提問(開心),讓我有機會整理「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的想法。不過,我所說的之於某些可能是橋樑,之於另些可能是繞遠路(這樣的分辨從某個層面來說可能是徒勞),只期望我對生命的片段理解,能帶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祝福路過的您:)


💡 如果你也有想要一起討論的話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寫悄悄話給閒人唷!




【延伸閱讀】

感謝提問,再次公開!⏰ 限時公開至 08.31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生命剽汲的呢喃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 👉🏻〈覺察手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喬安納-avatar-img
2024/08/25
星期天也有zaza的陪伴好開勳 💓☕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喬安納 好~~~
日日風-avatar-img
2024/08/25
僅就自身經驗分享,不一定正確>< 在正念相關訓練中,很多時候「自我覺察」被認為應該是不帶評判的,以辯證行為治療中的「了了分明」練習為例,你的腦海就像一片天空,會有很多雲飄過去,甚至會打雷、下雨,但我們並沒有要去「改變」它,而是像仰望天空那樣,看著思緒的雲一朵一朵飄過。就像你說的,「自我覺察」相較於「自我對話」是較客觀的,不過那個客觀也不是以他人的視角來觀看,在自我覺察時,自己還是自己,但是我們可以調控跟自身想法或身體感覺的距離,進而得到對自我的深層認識~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7
日日風 能夠有個人的話語,成為內心的溫柔陪伴,感覺真美好~謝謝日日風與我分享前心理師的話 🥰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8/25
自我覺察有點像相機照相,但因為有自我」二字,就會受限於「自我的有限」。自我對話,「自我覺察」後,須經思想與感情的消化,才產出「自我對話」。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李英華 相機這個比喻好貼切~謝謝英華的閱讀與理解🫶🏻
Sylvia-avatar-img
2024/08/25
對於能夠思考這兩者不同之處的提問者,以及能夠清晰分析出兩著間差距的閒人都好棒啊!能夠在日常間有覺知感,對於內在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呢!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Sylvia 嗷嗚~~~(配寬容到說不出話的 me)
Joe-avatar-img
2024/08/25
謝謝閒人分享讓我有助於更了解自己了。不過也可能是我習慣學東西比較細一點,每次只要寫電影心得,慢慢彷彿越向「自我對話」與「自我覺察」這兩項邁進了。雖然之後的電影帶給我的感覺,免不了會因為自己的經歷而多少加入些獨斷偏見,但內心也會時不時提醒自己要多少朝角色的心境去做發想。 不好意思我學習天生較緩慢,如有理解有誤,還懇請指點😢 也再次感謝閒人整理的內容。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Joe 感謝 Joe 的閱讀與留言反饋。很喜歡你分享的「雖然之後的電影帶給我的感覺,免不了會因為自己的經歷而多少加入些獨斷偏見,但內心也會時不時提醒自己要多少朝角色的心境去做發想。」讓我有機會提醒自己「對耶,有時候還是會因為內心的投射而被遮蔽雙眼,我也必須要停下來才行~~~!(踩煞車貌)」 謝謝你帶來的提醒與靈感,能夠彼此交流想法~我覺得很開心(笑)。請不用拘束,歡迎常來走走看看唷~🫶🏻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2.2K會員
32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我覺察是指對自己內在感受、思維、行為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一種敏感和理解。這不僅包括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感覺、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主動的、深入的自我觀察,旨在提高對自己的全面理解,這種理解超越了表面層次的自我認知。 過去我們常常說「認識自己」很重要。更精確一點地說,我
Thumbnail
自我覺察是指對自己內在感受、思維、行為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一種敏感和理解。這不僅包括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感覺、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主動的、深入的自我觀察,旨在提高對自己的全面理解,這種理解超越了表面層次的自我認知。 過去我們常常說「認識自己」很重要。更精確一點地說,我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會說,《覺察》為何要先學會自言自語?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人類在碰到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或是害怕憤怒時, 通常會不自覺的逃避、本能性的防禦、抵抗,有時候會做出自己事後會後悔的決定, 當你啟動了《覺察》後,訓練你的大腦冷靜下來,開始自言自語的喊著自己的名字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會說,《覺察》為何要先學會自言自語?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人類在碰到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或是害怕憤怒時, 通常會不自覺的逃避、本能性的防禦、抵抗,有時候會做出自己事後會後悔的決定, 當你啟動了《覺察》後,訓練你的大腦冷靜下來,開始自言自語的喊著自己的名字
Thumbnail
開啟覺知,就是打開一種超能力,透過對話(問問題),來帶領別人開啟覺知的力量。 我好喜歡這種感知的過程,這是一種「刻意」的向內覺察,有意識而且需要練習, 看見、承認、允許、接受
Thumbnail
開啟覺知,就是打開一種超能力,透過對話(問問題),來帶領別人開啟覺知的力量。 我好喜歡這種感知的過程,這是一種「刻意」的向內覺察,有意識而且需要練習, 看見、承認、允許、接受
Thumbnail
自我認知和內省是心理學領域中重要的概念,它們涉及到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自我認知指的是對自己的認知和了解,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觀、自我表達等方面。 內省是指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深入反思和探索,包括思想、情感、信念和動機等方面。
Thumbnail
自我認知和內省是心理學領域中重要的概念,它們涉及到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自我認知指的是對自己的認知和了解,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觀、自我表達等方面。 內省是指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深入反思和探索,包括思想、情感、信念和動機等方面。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因此需要不斷地成長和學習。那自我察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 下面是一些關於生活中的自我察覺的方法和改變及其影響的具體說明: 一、察覺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 在生活中,我們的價值觀和信仰是指導我們行為和決策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因此需要不斷地成長和學習。那自我察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 下面是一些關於生活中的自我察覺的方法和改變及其影響的具體說明: 一、察覺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 在生活中,我們的價值觀和信仰是指導我們行為和決策
Thumbnail
那次我生伴侶的氣(無聊到記不得發生什麼事),只記得我話說到一半,一瞬間時間像是放慢一樣,出現了一個過渡空間。就像乳液的押頭從off轉到on的那段空檔、也像疊影沒對好的邊緣與邊緣之間,此時的我聽見了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正在比畫的手、感覺身處在低氣壓的氛圍裡。然而這些都在漸漸褪去,與我拉開距離⋯⋯
Thumbnail
那次我生伴侶的氣(無聊到記不得發生什麼事),只記得我話說到一半,一瞬間時間像是放慢一樣,出現了一個過渡空間。就像乳液的押頭從off轉到on的那段空檔、也像疊影沒對好的邊緣與邊緣之間,此時的我聽見了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正在比畫的手、感覺身處在低氣壓的氛圍裡。然而這些都在漸漸褪去,與我拉開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