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兩組哲學氣質間的衝突:詹姆士的實用主義計劃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調和兩組哲學氣質間的衝突:詹姆士的實用主義計劃〉2023-09-05


  在《實用主義》的一開始,詹姆士就提出了一種或許會讓許多哲學愛好者感到冒犯的想法。他認為當哲學家們在進行討論時,他們往往沒有直接提及那個其實對他們而言佔據最大地位的前提--這名哲學家自身的氣質。這些大名鼎鼎的哲學家,在詹姆士看來,往往是一些有著特殊與明確氣質的人。或者如果我們用不那麼委婉的話來說:往往是一些性格古怪的傢伙。


  大哲學家們之所以對那些日常裡大家通常不花心思探討的問題有那麼多的話要說,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要一個能適合他氣質的宇宙」。就像聽到「初音只是一個軟體」可能會讓一些人皺緊眉頭,當有人在哲學家面前把世界理解與描繪成與他設想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樣子,他們便會坐立難安。


  對詹姆士而言,帶著契合於自身直覺的哲學立場不是問題,反倒是成規下的這種「不誠實的討論」才使得問題難以真正澄澈。每個人--即使是非哲學家的一般人--都有自己的一種獨特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因此我們不應該跟著別人或時尚就輕易接受,而應該有意識地直接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事情,並且應該要和哲學家一樣不滿意於任何相反的看法。



  詹姆士認為,有一組特別大的對比出現在文學、藝術、政治等方方面面的人類領域。從哲學的話語來說,就是「理性主義氣質」與「經驗主義氣質」的對立。「理性主義者」是信仰抽象和永久原則的人,而「經驗主義者」則熱愛各式各樣的原始事實。


  當然,任何人--即便是最極端的哲學家--也都不可能完全不依賴於事實或原則來生活,但卻經常會明顯偏重其中一方。偏重的不同,就會像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面對旅遊的人一樣,對對方產生一定程度的厭惡與輕視。



  在很長的時間裡面,這兩種思維被認為是截然二分的:具體的、個人經驗的世界中有相當多的混亂、困惑與痛苦,理性主義的世界卻是單純、潔淨與高尚的。在理性主義的宇宙裡面,我們所遭遇的那些惡與痛苦都可以被廣大無垠的「真正的善」所解釋掉,但在重視經驗的我們看來,這樣的和諧卻顯得冷血無情。


  在人類歷史裡面,相對極端立場的代表人物都確實存在。但在更多情況之中,人們會希望能調和兩邊的好處。詹姆士認為,在我們的時代裡面,孩子幾乎一生下來就是「科學」的,但我們對事實的這種尊重,並未沖淡我們心中的宗教感。


  進一步來說「這種對事實的尊重本身幾乎就是宗教性的」。就像是人類的思維總是要尋找某種超越的原則來信奉,過去這些原則被只認為是神的言語,現在,它們則被用「科學」、「真理」、「正義」等相對去神格化的概念取代。



  詹姆士的實用主義顯然對經驗主義觀點有更多的共鳴,但同時,他意識到這裡面有許多應該要被互相調解與整理的內容。很多時候,那些原則性的一統思想與宗教性的感受對我們理解世界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而言,生命旅途的意義並不是在你出生前就被上帝或任何超越的原則所決定好的,而是在過程裡不斷累積與進展。但如果一個人完全缺乏統一的思想體系,他將像一個缺乏地圖與指南針的旅行者,難以在這個廣袤的荒野世界裡有意義地前行。而如何調和這「經驗的」與「理性的」、「個別的」與「整體的」,看似水火不容的兩組觀點,正是詹姆士的整個實用主義計畫打算好好處理與推進的一項主要目標。







延伸閱讀:

〈實用主義與人文主義:人的創造的價值〉

〈邁向未來真理:淺談實用主義真理觀〉

〈「不成熟」做為一種能力:杜威談成長與習慣養成〉

〈無定見的實踐式學習〉

〈屬於你的,這一時代的知識體系〉

〈行動出的知覺:從諾以的「直接經驗論」談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Thumbnail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多元思維模型,是查理蒙格智慧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所有的跨學科類目中,人類誤判心理學,是查理蒙格極為推崇的一套思維模型。
Thumbnail
多元思維模型,是查理蒙格智慧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所有的跨學科類目中,人類誤判心理學,是查理蒙格極為推崇的一套思維模型。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 概念、觀點、運用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 概念、觀點、運用的相關理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