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做為一種能力:杜威談成長與習慣養成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成熟」做為一種能力:杜威談成長與習慣養成〉2023-08-07


  「不成熟」或「未成熟」除了被用來說一顆果實不適合食用之外,也將常被用做一個帶有負面意涵的評價詞,去說一個人沒有做到那些社會上通常相信成人能做到的事情。但對杜威來說,未成熟並不總是一件負面的事情,它還意味著一種成長的潛力。


  對杜威而言,那種社會上常見的傾向是:將未成熟視為一種單純的缺乏,並將「成長」視為對這一鴻溝所做的填補或跨越。但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人們往往將成年視為一種固定與靜態的「終點」去理解,並只用比較的方式來考慮童年。在這樣的角度中,人們只看到孩童缺乏的、只注意到孩童在成為成人之前所沒有的,而沒有去從童年本身來檢視那裏有哪些不一樣的,成年人也應當從中學習的特質。


  在這樣的角度裡,成年人被視為「完成的結果」,也就是「不再成長者」。然而在這樣的角度裡,成年一點都不令人感到高興,因為那便意味著失去了成長的可能性,沒有辦法再向未來進行有意義的積累。在杜威的觀念裡,孩童與成人都具有不同於另一種狀態時的特質,此外,雖然孩童有更多成長的潛力,但這不意味著成人就不能再繼續學習與成長。



  當人們批評一個人不成熟時,人們往往會從兩個面向批評:說一個人不夠獨立自主、或說一個人欠缺長遠與穩固的計畫。而這恰恰對應了杜威指出的,處於未成熟狀態的人的兩種重要的成長能力:一是「依賴」(Dependence)、二是「可塑性」(Plasticity)。


  有別於其他生物的幼仔,在出生沒多久就有能力良好地運用本能適應物理環境,人類的幼兒在其漫長的幼年期裡面都相當需要其他人類的照顧。但對杜威而言,這恰恰說明了人類所擁有的,名為「依賴」的社會能力。


  人與人往往可以互相幫助來完成許多個體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尤其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都依賴著社會上各行各業人的不同工作。「成熟」觀念中所包含的那種「獨立性」,往往讓人發展出一種能夠完全獨立於其他人生活的幻覺、並引發了冷漠、無所謂、以及與他人關係的不敏感。那些不擅長讀空氣的情況、甚至觸犯他人關係或身體界線的行為,時常也來源於這類敏感性的缺失。


  而另一方面,人類也不像其他動物的幼仔能夠立即發揮與生俱來的本能。無論是走路能力、語言能力,或更多更複雜的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學習與發展才能夠加以利用。這意味著雖然我們不能像其他動物那樣在短時間內與成年動物有相近的生存能力,卻在更多不同方向的能力上都有可以發展與養成習慣的潛能。對杜威而言,去養成習慣,正是人類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



  杜威認為,在我們的一般使用中,我們往往只將習慣理解為一種遷就於環境的、對身體器官的機械性與重複性控制,然而這樣的理解是不恰當的。首先,習慣並不僅僅是在控制身體器官,當我們要恰當地使用我們的肢體時,我們必須要對環境有所掌握,甚至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所掌握到的環境來達成我們的目標。


  當我們逐漸熟悉一座本來陌生的城市,我們會因為自身的目標與理解,去從環境中篩選出具有相關性的刺激,將其他刺激降到背景裡。在一個意義上,我們不再對那些刺激做出回應,而在另一個意義上,我們對這些刺激產生了一種持續性的、平衡性的回應。它們就像是白噪音,我們能夠以之為背景去回應我們需要回應的,並在它發生改變時立即注意到。這說明了,習慣意味著我們有能力針對情境做出特定的調整,而非僅僅是機械性的、也非無條件地遷就於環境。


  同時,當我們區分出環境中哪些是我們行為的背景時,我們接下來便可以去改變那些環境中被我們聚焦的特定部分,去使得它們更加地符合我們的需求。我們的可塑性如覺醒的「尼卡」一樣,擴散到我們觸及的環境。具有無限成長潛力的、充滿活力的「快樂孩子」之適應,無非是自身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適應。


  此外,杜威也指出,習慣不僅僅有身體運動的面向,我們的理解、思想、觀察也都能累積為習慣。人除了可以有使用工具、操作設備的習慣之外,也能夠有做判斷與做推論的習慣。且恰恰是習慣中的這些部分,讓習慣能夠保持彈性與靈活,而不會像是重複與例行性的機械活動。



  我們的確會有某些固著的陋習與陳規,但對杜威而言,這種陋習與成規非但不是我們養成習慣的能力運作的成果,反而恰恰意味著我們養成習慣並持續調整的能力之終結。當我們想要去真正養成一種習慣時,訴諸機械式的重複是一種短視近利的作法,反而讓我們難以與環境相磨合進行更深刻與更長遠的成長。唯有真正去朝向從自身出發的目標,在探索自己當前環境並與之相互調和之下,真正帶有理解地去養成習慣,我們才逐步成為自己將要成為的、也最適合自己成為的樣子。




延伸閱讀:

〈無定見的實踐式學習〉

〈再次登場!玩具盒!〉

〈致「新時代」(一):語言、人際與責任〉

〈他第一個會講的詞是"Light"〉

〈國際不打小孩日:不走看起來最簡單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7會員
91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小時候,急著長大,總是做一些證明自己是大人的事;長大後,懷念自己的年少時光,那時看什麼都很嚮往、很巨大,好像很有希望。 現在只想跟童年的自己玩耍。 看著「回不去」的自己,知道自己幼稚一輩子。
Thumbnail
小時候,急著長大,總是做一些證明自己是大人的事;長大後,懷念自己的年少時光,那時看什麼都很嚮往、很巨大,好像很有希望。 現在只想跟童年的自己玩耍。 看著「回不去」的自己,知道自己幼稚一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成長的旅程,從無知到懂事,從純真到成熟,每一步都是轉變和收穫。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的過程,以及那些塑造了我們的挑戰和經歷,以及學會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成長的旅程,從無知到懂事,從純真到成熟,每一步都是轉變和收穫。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的過程,以及那些塑造了我們的挑戰和經歷,以及學會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25歲像是一個人生轉變的起點!一路走來,苦過、痛過、傷過、愛過、哭泣過、微笑過……。人生的艱難,世事的無常,緣分的飄忽都是在所難免,可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學會了寬容,豁達,樂觀,也學會了坦然迎接命運的安排;因為我知道以後人生裡還有更多的滋味等待著我去品嚐,去吞、去咽。我們每個
Thumbnail
25歲像是一個人生轉變的起點!一路走來,苦過、痛過、傷過、愛過、哭泣過、微笑過……。人生的艱難,世事的無常,緣分的飄忽都是在所難免,可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學會了寬容,豁達,樂觀,也學會了坦然迎接命運的安排;因為我知道以後人生裡還有更多的滋味等待著我去品嚐,去吞、去咽。我們每個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Thumbnail
以自我的觀點出發,主觀的看待成長這件事,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長大的過程,但長大的我們真的算成長了嗎?
Thumbnail
以自我的觀點出發,主觀的看待成長這件事,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長大的過程,但長大的我們真的算成長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