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學生在撰寫專題時,經常混淆「課程專題報告」和「專題研究」這兩種不同的任務。


這種混淆讓學生容易誤以為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就等同於研究能力。但實際上,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課程專題報告:像是科學作家


課程專題報告本質上更像是一個「科學作家」的工作。


學生透過查閱文獻,拼湊已有的知識,將這些內容整理、分析,再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來。


這種報告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資訊整理能力,內容往往寫得廣且深,涵蓋多個領域或觀點。


然而,這類報告本質上不會產生新的知識,只是在已有的資料基礎上進行總結。


▌專題研究:像是科學家


與課程專題報告不同,專題研究的目的是「創造新的知識」。


這是「科學家」的工作。


在專題研究中,每一段落描述的知識,能否被信任,取決於論據的強度與品質。


而這些論據通常來自研究者自己的「第一手資料」或原創研究成果。這包括:


- 透過實驗或程式得到的數據

- 建構並推導理論框架內的定理與引理


這些原創論據是科研中最寶貴的部分。它們構成了研究的基礎,為後續的知識產生鋪平了道路。


▌如何從「科學作家」邁向「科學家」


如果學生想從「科學作家」升級為「科學家」,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創造出自己的研究數據或理論。


這需要學生學會如何設計實驗、收集數據,並在理論框架內進行推理和論證。


透過這些步驟,學生才能真正產生新的知識,進一步發展成為科學家。


因此,在指導學生時,應該強調這一點:知識的創造源於「研究」而非單純的信息處理。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閱讀大量專業書籍和文獻是日常功課。面對同一個研究主題,市面上可能有各種書籍和資料可供參考,但它們的內容差異卻相當大。透過平行比較多本書的內容,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研究主題,還能加快掌握該領域的核心知識。 ▋每本書都展現作者的獨特學術視角 以機器學習為例
昨天在Threads上發表的2篇文章,談到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居然讓我的追蹤數在一天內增加了150人,從1950到2100人!這個現象真是出乎意料,或許觸及到了大家關心的議題,也更讓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的具體方法。 ▌早睡早起的習慣 我一直有早
今天是 2024 年 9 月 18 日,距離我開始重視閱讀已經過了 16 年。 從高中時代到現在,我讀了數百本書。身為一位已經經歷過碩博士求學階段的人,我懂得研究生們經常面對著大量的文獻、書籍需要消化。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能大幅提升閱讀效率的方式,特別適合碩博士在學學生。 ▌7 本書
1. 沒有從整體架構著手,過早進入細節: 很多學生一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時,容易陷入只關注某個程式碼段或技術細節,卻忽略了先掌握整體系統的全貌。這就像在蓋房子時,還沒設計好整體藍圖就直接開始裝修內部,最終只會導致整體混亂。事實上,先了解系統的目的、架構、以及如何運作,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
對碩博士生來說,學術研究與寫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何有效學習、累積經驗,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卻是許多人面臨的挑戰。根據日本作家本山裕輔在《投資としての読書―本をスキルとお金に変える》一書中提出的「經驗學習模型」,我們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優化學習過程:經驗、復盤、概念化、試行。 ▋經驗
「親自前往第一線,觀察並記錄現場在"做什麼 What", "怎麼做 How", "為什麼做 Why" 稱為“田野工作 Field Work",或稱"民族誌 Ethnography"。」 「具體而言,調查的內容包括: 01 從過去到現在都「持續存在」的事物 02 過去曾經存在,現在已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閱讀大量專業書籍和文獻是日常功課。面對同一個研究主題,市面上可能有各種書籍和資料可供參考,但它們的內容差異卻相當大。透過平行比較多本書的內容,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研究主題,還能加快掌握該領域的核心知識。 ▋每本書都展現作者的獨特學術視角 以機器學習為例
昨天在Threads上發表的2篇文章,談到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居然讓我的追蹤數在一天內增加了150人,從1950到2100人!這個現象真是出乎意料,或許觸及到了大家關心的議題,也更讓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的具體方法。 ▌早睡早起的習慣 我一直有早
今天是 2024 年 9 月 18 日,距離我開始重視閱讀已經過了 16 年。 從高中時代到現在,我讀了數百本書。身為一位已經經歷過碩博士求學階段的人,我懂得研究生們經常面對著大量的文獻、書籍需要消化。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能大幅提升閱讀效率的方式,特別適合碩博士在學學生。 ▌7 本書
1. 沒有從整體架構著手,過早進入細節: 很多學生一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時,容易陷入只關注某個程式碼段或技術細節,卻忽略了先掌握整體系統的全貌。這就像在蓋房子時,還沒設計好整體藍圖就直接開始裝修內部,最終只會導致整體混亂。事實上,先了解系統的目的、架構、以及如何運作,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
對碩博士生來說,學術研究與寫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何有效學習、累積經驗,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卻是許多人面臨的挑戰。根據日本作家本山裕輔在《投資としての読書―本をスキルとお金に変える》一書中提出的「經驗學習模型」,我們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優化學習過程:經驗、復盤、概念化、試行。 ▋經驗
「親自前往第一線,觀察並記錄現場在"做什麼 What", "怎麼做 How", "為什麼做 Why" 稱為“田野工作 Field Work",或稱"民族誌 Ethnography"。」 「具體而言,調查的內容包括: 01 從過去到現在都「持續存在」的事物 02 過去曾經存在,現在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2024年7月2日, 我正在指導的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說道: 「有的數學也有應用場景,但應用場景本身好像也不能指導方法的創新, 反而是要依靠數學感覺來進行研究。」 我當時給的建議是:「關於這個點,你可以注意,創新有分「問題的創新」與「解法的創新」。」 一般來說,實務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所謂研究的工作,有8個階段: A 問題提起 (思考等級) B 探檢 (經驗等級) C 觀察 (經驗等級) D 發想 (思考等級) E 採取假說,推論 (思考等級) F 實驗計畫 (經驗等級) G 觀察 (經驗等級) H 檢證 (思考等級)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解密商學院科系差異以及共同的必修科目,以議題角度帶你深入淺出的認識商學院必修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透過這門課程,讓你瞭解金融業的熱門議題及商學院的校系課程內容及差異,幫助你探索大學科系並規劃未來,並提供自主學習計畫表參考範本。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2024年7月2日, 我正在指導的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說道: 「有的數學也有應用場景,但應用場景本身好像也不能指導方法的創新, 反而是要依靠數學感覺來進行研究。」 我當時給的建議是:「關於這個點,你可以注意,創新有分「問題的創新」與「解法的創新」。」 一般來說,實務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所謂研究的工作,有8個階段: A 問題提起 (思考等級) B 探檢 (經驗等級) C 觀察 (經驗等級) D 發想 (思考等級) E 採取假說,推論 (思考等級) F 實驗計畫 (經驗等級) G 觀察 (經驗等級) H 檢證 (思考等級)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解密商學院科系差異以及共同的必修科目,以議題角度帶你深入淺出的認識商學院必修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透過這門課程,讓你瞭解金融業的熱門議題及商學院的校系課程內容及差異,幫助你探索大學科系並規劃未來,並提供自主學習計畫表參考範本。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