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選擇原諒?因為我想放過自己

為什麼我選擇原諒?因為我想放過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選擇原諒?因為我想放過自己。

-

回想自己過往經驗,都有衝突、吵架鬧翻、無法過去的結吧?



在當下的情緒與憤怒裡,我真的沒辦法原諒眼前的這個人。

為了保護自己,我選擇遠離這個人與那些事,靜靜的讓這份感覺,躺在心底,不去碰觸,期待時間能撫平一切。


當然,偶爾這些感受會被勾起,在心底掀起漣漪,我又將它們壓回心底最深處。


開始接觸諮商心理學後,不免俗的,被塵封已久的它們,需要被打開好好整理。

我開始抽絲剝繭自己的感覺、所思所想,慢慢的,它們開始有了形狀,明白當時的環境,這個人與那些事為何如此演變,試著去理解,但我仍然無法完全原諒,只好讓它們繼續躺著。


直到,在啟點文化心理敲敲門第105集(*註1),我聽到一句話:

「你無法原諒的,是某部分的自己。」


我終於明白內心深處,多麼渴求當時的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去面對與反抗、去愛自己,我痛恨的是自己的無能,所以我也痛恨它們。


如同,這份憤怒的情緒是來自自己,其實痛苦的感覺也是來自自己,而唯一能放下對外界觀感的,也只有自己。



我想放過自己

我想對自己好

我想好好安撫自己

我想與自己和平共處

我愛你


-

於是,我不再糾結了。

它們也有他們的人生課題,而每個人要過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註1:Podcast啟點文化-心理敲敲門#105「跟自己和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avatar-img
心球引力
2會員
46內容數
來到星球的我們,與不同的心相遇;這些相遇有好有壞,大家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存在與相遇,就是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球引力 的其他內容
最近我在閱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主要分享她替個案進行諮商與自己接受諮商的心路歷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厚,但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我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最近讀到法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當中提到「在任何環境中,人都可以選擇面對環境的心態」。Frankl因為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內,在如此困難的情境下,他仍然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意識到,Frankl的理念與我之前貼文提過「選擇環境的重要性」似乎相牴觸。
前篇貼文提到,外界會不停變動,只有「我」是真實不變的。這讓我聯想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常常忽略環境對個人狀態的影響,實際上,選擇適合的環境對於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事。
最近我在閱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主要分享她替個案進行諮商與自己接受諮商的心路歷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厚,但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我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最近讀到法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當中提到「在任何環境中,人都可以選擇面對環境的心態」。Frankl因為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內,在如此困難的情境下,他仍然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意識到,Frankl的理念與我之前貼文提過「選擇環境的重要性」似乎相牴觸。
前篇貼文提到,外界會不停變動,只有「我」是真實不變的。這讓我聯想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常常忽略環境對個人狀態的影響,實際上,選擇適合的環境對於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