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想,有一些很重要的知識,為什麼國小到高中,都幾乎不會教
而這些東西,往往要課外學習或部分大學通識課時才接觸到?
像是心理健康、快樂學、認知偏誤、財務知識、人生思辨,等等,這些知識或想法,可能或多或少都對於人生有所幫助
不過國小到高中很少教的,大學可能部分通識課但也不一定能上到,這時候就課外自行找資源來學
後來想想,其實,學校不教這些內容,反而是一件好事
下面列出些原因
1 興趣
如果學校教這些內容,常常就會配合評量方式,像是要寫學生一直學習單、被東西來考試來計算成績,這樣一來,往往就會讓學習變得無趣了,可能產生壓力和感覺厭倦,會讓學生不想學習,就只是為了追求分數
例如體育課,以前可能會有些例如排球要連續打幾下算幾分、籃球投幾下
相反地,這些東西不納入課程和分數,反而讓學生能夠在課外自由探索,利用各種資源,例如網路資源或書籍,進行自主學習,比較能維持學習動機和好奇心,想學的自然就會去學
2 時數
台灣的學校的課程時數已經很滿了,可能很難再塞入更多,例如國中常常就還要第八節課,台灣上課時數也是世界數一數二多,再加入更多課程就可能讓學生過勞
3 有些沒有標準答案
學校的許多科目,通常偏向有標準答案,但有些領域,像是人生哲思這類問題,沒有明確的標準答案,這點可能也很難去教,每個學生的想法和觀點都不同,在教學上變得困難
如果老師給一個專一答案,很可能就讓學生覺得這是唯一正確的,結果學生都按照這標準去走,但人生哲思類,本來就是沒有標準的
或例如,像財務規劃這類知識,也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該把錢用在哪裡都不太一定,如果學校理財教師教導得不恰當,就可能帶來不良影響,學生可能會因此有誤解或做出不利的財務決策,所以就比較不適合放入課程
4 差異的機會
教育制度追求常常標準化,而這些課外學習,正好是個機會,能讓我們發現及培養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地方
那如何改善? 這裡供一些方向
1 既有課程,分數採寬鬆且不納入升學&採用少壓力作業
例如以前國中健康課,升高中是不會看術科成績的,相對來說就較少壓力
當時我上健康課,那時老師給作業量少,加上大家有交分數也都差不多,這樣較不會因為分數而拖垮學習動機
當時一些術科老師也會體諒說升學,作業不會給太難,算是比較好的,相對來說,某些術科老師要求比較多,這時的壓力真的就會大些
相對來說,高中那時,用學測升學會看在校成績,藝能科會影響排名,以及一些課外活動或選修課也要納入評量,確實這樣壓力就會大滿多,學習動機容易被破壞
2 可以自主參加的講座和工作坊
講座和工作坊就和課程分數無關,所以就不會因此而拖垮學習動機
這裡說自主參加,是因為可以遇過些講座是要大家強迫去參加,這樣大家也會很無奈,所以是有校內機會然後讓人可自行參家的
3 課外學習資源指引
可以是是時候推薦些學習資源,區分一下一些領域,提供適當的資源指引,例如課外書、網路文章、影音等等,讓人做個參考
上面這些想法,就和大家分享可供參考
之前去年11月,有寫一些關於課外學習,也歡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