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大學開學啦,剛好想到自己大學幾年來的經歷,想說可以記錄一下,也可跟大家分享當作參考
有些事情不要都儲存腦中,而是可把一部分資訊外包,讓腦有更多空間思考和創意
例如可用Google日曆去提醒自己時間,用Todolist軟體提醒死線,善用列出清單來核對﹐腦中想法超多就先都寫出接著再來排列優先順序 等等的
有時候有想法就快速紀錄用手機紀錄一下,可以讓腦中不用一直記住,例如我有時候會是課程報告的想法,或是寫文章主題想法,就都可先記錄之後處理
就可以分一下不同情況,例如考試會考再去記住,而如果是撰寫類或是行動面,就可慮用外部工具協助自己
去思考未來自己會想要完成哪些事情,包含課內和課外,這樣會比較有個概念和方便規劃,時間可以是一週、一月、學期、一年等等
例如一個學期之內會希望自己完成什麼事情,接著列出之後就可以轉化為比較小的步驟方便自己行動,可以善用Todolist去查看這些步驟去方便行動
如果不確定可以,也可以去設置幾個小目標,或是給自己一些探索嘗試,之後應該就會比較有階段性目標了,當然目標都可能變動,所以就可以一段時間定期去檢視
一定要參加社團嗎?一定要參加系上或社團的各種活動嗎?
不一定
我自己是大一加過社團,但後來有更多課外興趣,例如看課外書和創作等等,後來就比較沒有繼續加,而在活動,我大一是有參加某舉辦在校內的那種系上活動
後來實際經驗,更重要校內的交友因素,是跟課程有關,例如在系上課程的報告裡面,跟同學合作有OK的表現,或者一些個人報告之間會交換資訊,現在幾個主要交友圈都是這樣關係為主
也就是我覺得上系必修和選修,就真的有滿多認識人的機會
我自己是覺得,不是強迫自己改變而去迎合他人,而是以一個比較自然方式,例如課業上課業把分配任務完成,然後交友可以考慮從已有的或想發展的興趣出發
想認識外系的人,除了社團外,也可以藉由通識和系外選修課,或是一些心理講堂或小聚等自己真的有興趣的活動,而在團體方面,我自己是就有些興趣,例如網路上寫作和一些ACG方面的社群,其實就也很像是一種社團
這其實是以前國高中老師就有提到的,考試那天不要吃平常沒吃過的東西,例如有人可能平常沒喝牛奶,當天喝了肚子不舒服
後來大學後覺得飲食模式,也不要考試那天改動太多,例如平常吃很多突然當天吃很少,或者吃比平常多很多,平常澱粉吃很少當天吃很多(或反過來)等等,都可能有風險
如果要的話可以平常實驗看看,例如如果想試試看午餐低澱粉飲食,平常(非考試日)就先試驗看看幾天,讓身體先適應;或者有想嘗試的新食物,就平常試驗看看
很多必要的請求方面,通常可以勇敢一點開口詢問一下
例如
寄信詢問加簽(PS我大一第一學期沒有記過加簽信,現再回想起來覺得可以勇敢一點多多去爭取一些,有機會選上更讚的通識)
有些學分問題,可以到系辦去向助教確認
課程評分標準有疑問,向TA確認
有關於選課安排等問題,可先預約校內的某些中心或辦公室,跟專員談談自己的狀況,作為一些建議參考
有些問題已找過資料,可到Dcard校版問問,有時候A的問題其實也是很多其他人的問題,只是大家都不太好意思說
評估任何事物時候,可以多考慮不同方面的成本和效益,例如成長、樂趣、目標、金錢、健康、時間、興趣等等
例如學個和人生目標符合的興趣,雖然會需要有時間投入過程可能有困難和挫折,但可以更加離目標更進一步和有所成長
在一個要人很多的店家排隊,就會需要較多的時間和有更多無趣時間
如果在貨比三家上花太多時間,就可能賺了一點小錢而犧牲掉大量時間和樂趣
選課時候可慮甜度、涼度、興趣度等等
當然上面個面向大家人人可能在意比例不同,但就都可以多多想想看不同面向
上面幾個內容和大家分享,可以作為參考,之後也有其他部分也會繼續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