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機能來說,大學城有相當高的CP值。大坪數的綠地、藏書完善的圖書館、平價且分量足夠的三餐,便利商店、飲料店的分布更是(至少)和台灣的其他地方一樣充足。若要說缺點,那可能是群聚的學生有時特別喧嘩,但相應地,這也為此地帶來充沛的活力與可能性。
雖然我們的大學教育在許多意義上仍是中學教育的延續,以考試為主導的,灌輸式的課程仍然在多數學校的多數科系中盛行。但另一方面,大學至少提供了更多的彈性與容錯。
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裝飾藝術、草皮上吃草的牛、實驗性質的學生自營餐廳、流動性與週期性的展演活動……
務實的角度來說,公立大學(尤其是名次靠前的那幾座)獲得了來自政府與校友的鉅額經費。這些經費並未完全擺脫其資本的性格,許多時候被用來複製性地自我擴張。但在另一方面,作為教育、科學與文化的標誌性機構,進入到大學的資本得以被允許進行上述那些更加「不實用」的探索。
*
在「人的年輕」之另一面,大學中往往也包含了城市裡具有年代的建築。當然,比起劍橋、牛津中那些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圖書館與博物館,台灣的大學裡我們難以真的體驗到那種莊重的古色古香。民國初年知識分子的斷代也讓我們沒有多少偉大的哲人學者可以追憶。
從功能的層面來說,那些以科技著名的校園中的圖書館,幾乎已經成為了某種多媒體要塞。現代的、充滿白色亮光的巨大建築、最完整的視聽設備與數位圖書館系統,無論是娛樂還是資料查找,都能讓人相對滿足。但另一方面,在距離科技核心更加遙遠的地方,存在著那些更加優美且與環境呼應的建築。那些獨一無二的城市彩蛋坐落在大學,得以長年在體制中受到維護並重新注入活力。
無論是圖書館、教堂或美術館。它們生長在校園之中,卻在其誕生之初就不僅僅服務於學校行政體系所設想的務實功能。在那些建築者的眼中,美學價值與環境交互是建材與地基、甚至是那做為容納者的空間,在建物終究被坐落前就不停地發出的顯著要求。
就「什麼是大學中真正的寶藏」這一略顯矯情的問題,其真誠的答案仍舊是那些與大學共同成長過來的、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飽含知識與思想的學者。但從一個市民的角度、或做為一走馬看花的旅人,這樣的「軟體」大概不那麼容易讓你隨時體驗。
環境則是唾手可得的:都市間難能可貴的整片綠地、得以作為緊急消防用水的大型湖泊。去那裡繞一繞,看松鼠上竄下跳。若你打算暫時脫離購物商城般的生活,大學至少會是你假日不錯的散步去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