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與文化:大學城裡的環境與建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命力與文化:大學城裡的環境與建築〉2023-10-09


  從生活機能來說,大學城有相當高的CP值。大坪數的綠地、藏書完善的圖書館、平價且分量足夠的三餐,便利商店、飲料店的分布更是(至少)和台灣的其他地方一樣充足。若要說缺點,那可能是群聚的學生有時特別喧嘩,但相應地,這也為此地帶來充沛的活力與可能性。



  雖然我們的大學教育在許多意義上仍是中學教育的延續,以考試為主導的,灌輸式的課程仍然在多數學校的多數科系中盛行。但另一方面,大學至少提供了更多的彈性與容錯。


  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裝飾藝術、草皮上吃草的牛、實驗性質的學生自營餐廳、流動性與週期性的展演活動……


  務實的角度來說,公立大學(尤其是名次靠前的那幾座)獲得了來自政府與校友的鉅額經費。這些經費並未完全擺脫其資本的性格,許多時候被用來複製性地自我擴張。但在另一方面,作為教育、科學與文化的標誌性機構,進入到大學的資本得以被允許進行上述那些更加「不實用」的探索。



  在「人的年輕」之另一面,大學中往往也包含了城市裡具有年代的建築。當然,比起劍橋、牛津中那些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圖書館與博物館,台灣的大學裡我們難以真的體驗到那種莊重的古色古香。民國初年知識分子的斷代也讓我們沒有多少偉大的哲人學者可以追憶。


  從功能的層面來說,那些以科技著名的校園中的圖書館,幾乎已經成為了某種多媒體要塞。現代的、充滿白色亮光的巨大建築、最完整的視聽設備與數位圖書館系統,無論是娛樂還是資料查找,都能讓人相對滿足。但另一方面,在距離科技核心更加遙遠的地方,存在著那些更加優美且與環境呼應的建築。那些獨一無二的城市彩蛋坐落在大學,得以長年在體制中受到維護並重新注入活力。


  無論是圖書館、教堂或美術館。它們生長在校園之中,卻在其誕生之初就不僅僅服務於學校行政體系所設想的務實功能。在那些建築者的眼中,美學價值與環境交互是建材與地基、甚至是那做為容納者的空間,在建物終究被坐落前就不停地發出的顯著要求。



  就「什麼是大學中真正的寶藏」這一略顯矯情的問題,其真誠的答案仍舊是那些與大學共同成長過來的、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飽含知識與思想的學者。但從一個市民的角度、或做為一走馬看花的旅人,這樣的「軟體」大概不那麼容易讓你隨時體驗。


  環境則是唾手可得的:都市間難能可貴的整片綠地、得以作為緊急消防用水的大型湖泊。去那裡繞一繞,看松鼠上竄下跳。若你打算暫時脫離購物商城般的生活,大學至少會是你假日不錯的散步去處。





延伸閱讀:

〈「流動的盛宴」--夜市〉

〈黃昏的公園:一種場域的現象學〉

〈便利商店:低門檻性作為吸引力的核心〉

〈去沒去過的附近旅行〉

〈「延續性」與「陪伴感」:從營隊,到更廣泛的人類活動〉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98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釜慶大學位於釜山,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是交換學生或遊學的理想選擇。除了地理位置優越外,平地校園、平價美食、完善的圖書館和自修空間等,都讓學生可以安心學習和生活。
Thumbnail
釜慶大學位於釜山,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是交換學生或遊學的理想選擇。除了地理位置優越外,平地校園、平價美食、完善的圖書館和自修空間等,都讓學生可以安心學習和生活。
Thumbnail
水源街 水源街位於新北淡水,緊鄰淡江大學,是一條有著濃厚生活氣息的街道。走在水源街上,可以看到大學學生們忙碌穿梭的身影,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再往外走不遠處就是淡水夜市,夜市的喧鬧與多樣的美食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和居民,使這裡成為了淡水區生活機能非常好的地段之一。 有些年代 水源街的建築大多有些年
Thumbnail
水源街 水源街位於新北淡水,緊鄰淡江大學,是一條有著濃厚生活氣息的街道。走在水源街上,可以看到大學學生們忙碌穿梭的身影,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再往外走不遠處就是淡水夜市,夜市的喧鬧與多樣的美食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和居民,使這裡成為了淡水區生活機能非常好的地段之一。 有些年代 水源街的建築大多有些年
Thumbnail
搬到廣東,感謝董教授助理,幫忙找到一個在中山文化中心旁邊的社區,租了七層電梯大樓的第三層二房一廳二衛廚房,還有小陽台。格局方正,客廳、臥室正對著社區大門,綠樹如蔭、房間明亮。 社區規模龐大,有近千戶的居民,設有二個出入口的守衛室,24小時保全。整個社區像一座公園,社區裡花木扶疏,有噴泉、水池、造景
Thumbnail
搬到廣東,感謝董教授助理,幫忙找到一個在中山文化中心旁邊的社區,租了七層電梯大樓的第三層二房一廳二衛廚房,還有小陽台。格局方正,客廳、臥室正對著社區大門,綠樹如蔭、房間明亮。 社區規模龐大,有近千戶的居民,設有二個出入口的守衛室,24小時保全。整個社區像一座公園,社區裡花木扶疏,有噴泉、水池、造景
Thumbnail
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工作、家庭還有學業的考量, 最後住慣了大都會,最終希望選擇的是平靜的小鎮。 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其實讓人們很不健康, 不過擔心若不在大都會中生活, 或許就無法有更好的競爭力與生活機能。 桃園市的大溪區,大家應該不陌生, 雖然桃園2015年升格為直轄市, 大溪還是保有小鎮的樣子, 只是在
Thumbnail
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工作、家庭還有學業的考量, 最後住慣了大都會,最終希望選擇的是平靜的小鎮。 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其實讓人們很不健康, 不過擔心若不在大都會中生活, 或許就無法有更好的競爭力與生活機能。 桃園市的大溪區,大家應該不陌生, 雖然桃園2015年升格為直轄市, 大溪還是保有小鎮的樣子, 只是在
Thumbnail
每個人在日本交換的食衣住行都會因為學校與區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我所在的區域非常熱鬧也非常昂貴,相對來說生活機能真的蠻好的。 這間位於東京的女子學生會館,雖然有門禁但是......
Thumbnail
每個人在日本交換的食衣住行都會因為學校與區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我所在的區域非常熱鬧也非常昂貴,相對來說生活機能真的蠻好的。 這間位於東京的女子學生會館,雖然有門禁但是......
Thumbnail
​ 旅遊可以很多種方式,逛大學校園也是其中一種方式,像是: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崇右影藝科技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等等學校。有台灣第一所工業學校的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學校內紅樓見證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校一段歷史,是培育台灣工業人才的一個重要
Thumbnail
​ 旅遊可以很多種方式,逛大學校園也是其中一種方式,像是: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崇右影藝科技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等等學校。有台灣第一所工業學校的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學校內紅樓見證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校一段歷史,是培育台灣工業人才的一個重要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親戚朋友住在台北,我很少去找他們,台北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親戚朋友住在台北,我很少去找他們,台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