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知識:學習的基石,也是創意的泉源

更新於 2024/10/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座不斷發展的城市,每當我們學到一個新概念,就相當於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棟新建築。然而,這些建築並不是孤立的,它們彼此連接,形成一個龐大且有機的知識網絡。這個網絡正是我們的認知結構,透過這些連結,我們不僅能更快學習,還能激發更多創意。


前知識的重要性

前知識就像是新知識的基石,就像蓋樓房需要穩固的地基一樣,學習新知識也需要依託於已有的知識基礎。這個基礎越穩固,我們就越能快速理解和應用新資訊,並且更容易將其融入已有的知識網絡,形成更強大的認知結構。

案例一:小查技術經理

小查剛接手一個新的技術專案,卻發現使用的技術他並不熟悉。為了趕上進度,他每天查資料,但仍然摸不著頭緒。因為沒太多經驗,他在解決問題時只能不停地試錯,進度慢得令人沮喪。團隊裡的人也不確定他能否帶領大家完成這項挑戰,進一步增加了他的壓力。

案例二:小司業務與客戶互動

小司是一位新業務員,第一次拜訪大客戶。客戶問了許多專業問題,但小司因為還不夠熟悉產品,答得結結巴巴,讓客戶有些失望。他原本想建立專業形象,但因為準備不足,反而讓客戶感到疑惑,最終沒達成交易。這讓小司明白,沒有產品知識作為基礎,溝通效率會大大降低。

raw-image

前知識的具體作用

  1. 加速信息處理
    • 比喻:前知識就像大腦中的“基礎設施”,有了這些基礎,我們能更快建設新的部分。想像一個已具備完善基礎設施的城市,建築速度自然更快。
    • 實際應用:例如,在學習新語言時,如果已經掌握了某種語言的基礎,我們能更快理解和掌握其他語言的語法和詞彙規律。
  2. 加強記憶編碼
    • 比喻:像搭建積木房屋,前知識就是底層積木,有了這些基礎,新資訊更容易迅速累積成為一個完整的記憶。
    • 實際應用:當新知識能夠與舊知識連結起來時,我們的大腦更容易記住,這也是為什麼老師常鼓勵學生在學習新概念時,連結過去的經驗。
  3. 促進遷移學習
    • 比喻:前知識就像一座橋,幫助我們將一個情境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另一個情境,就像能用同一套工具處理不同的建築項目。
    • 實際應用:例如,數學中的代數知識可以幫助理解物理中的公式推導,這就是跨學科學習的力量。
  4.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 比喻:前知識就像一個工具箱,當面對複雜問題時,我們可以從中取出不同的工具,從多個角度和方法去解決。
    • 實際應用:當面對類似的挑戰時,前知識能幫助我們借鑑過去的經驗,快速找到解決方案,無論是在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中。

案例一:小查技術經理

小查接了一個新專案,因為過去有類似技術的經驗,進展得很順利。他能快速解決技術問題,減少了專案的卡關時間,團隊的效率也大幅提高。小查的經驗讓他做事很有底氣,團隊也因此對他信任有加。因為有前知識的加持,他能帶領團隊快速達成目標。

案例二:小司業務與客戶互動

小司是一位有經驗的業務員,見客戶時信心十足,因為他對產品和市場有深入了解。當客戶提出需求,他能快速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甚至舉例幫助客戶理解。這讓客戶對小司產生信任,最後成功促成交易。小司的前知識幫助他順利應對挑戰,並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


語言學習與積木模組的比喻

  • 語言學習:學習第二語言時,如果已掌握了某語言的結構,新語言的學習會變得高效。例如,學過拉丁語的人通常能更快掌握西班牙語、法語或義大利語,因為這些語言有許多相似的詞根和語法。
  • 積木模組:前知識就像搭建房屋的積木模組,有了堅固的基礎,新知識能更快速、穩定地組合起來,形成牢固的知識結構。反之,如果沒有基礎,新知識就像孤立的積木塊,難以形成完整的系統。

神經層面的前知識作用機制

  1. 神經元連結的強化:當我們學習新知識時,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建立新的連結。如果新資訊能與前知識聯結起來,這些新的神經連結會更容易建立且更加穩固。例如,學習新單詞時,當我們與已知詞彙或概念連結,新單詞便會更容易記住。
  2. 突觸可塑性:突觸是神經元間的資訊傳遞點。前知識的存在增加了突觸的可塑性,讓新的資訊更容易被大腦接納並儲存。這也解釋了為何複習和連結舊知識能有效提升記憶的穩固性。

總結

"知識是一座可以攀登的山,當你站得越高,你就看得越遠。" — 蘇格拉底

前知識就是這座山的基石,讓我們能站得更高,看到更多、更遠的風景,從而不斷開闊視野,迎接更多未知的世界。

"學習是建構在已知的基礎上,然後不斷地往上堆疊。" — 約翰·洛克

每次學習新知識,就像在這座知識的殿堂上繼續建造,基礎越穩固,這座殿堂就越高聳、越穩固。


延伸閱讀: 前知識系列文章


avatar-img
5會員
129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承認無知,看似簡單卻充滿挑戰。很多人因為害怕顏面掃地、失去信任或自覺無能,而選擇逃避這一關鍵的自我認知時刻。然而,真正的成長往往始於這份勇氣——當我們敢於面對自己的不懂,才能打破固有的心態束縛,迎接更多的學習機會。
習慣就像我們生活中的資產或負債。好習慣會隨時間累積,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例如每天多花幾分鐘閱讀或運動,長期下來會看到明顯的成長和進步;但壞習慣則像債務,會拖垮我們的健康、效率,甚至心情,比如每天花太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關鍵在於,從小事做起,改變一個小習慣,逐步堅持,就能積累出巨大的改變。
承認無知,看似簡單卻充滿挑戰。很多人因為害怕顏面掃地、失去信任或自覺無能,而選擇逃避這一關鍵的自我認知時刻。然而,真正的成長往往始於這份勇氣——當我們敢於面對自己的不懂,才能打破固有的心態束縛,迎接更多的學習機會。
習慣就像我們生活中的資產或負債。好習慣會隨時間累積,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例如每天多花幾分鐘閱讀或運動,長期下來會看到明顯的成長和進步;但壞習慣則像債務,會拖垮我們的健康、效率,甚至心情,比如每天花太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關鍵在於,從小事做起,改變一個小習慣,逐步堅持,就能積累出巨大的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第九段:重申有建樹的人都有從科學、藝術和古文化中汲取想象力的痕跡,平常人也可以從中得到幸福。 綜合來看,整個材料五都是在論述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具體起到什麼積極作用,結合題幹,印證了之前的設想方向是對的。 第三部分:非大作文命題對應的材料分析 這篇真題一共5則小材料,材料1、2、3、4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第九段:重申有建樹的人都有從科學、藝術和古文化中汲取想象力的痕跡,平常人也可以從中得到幸福。 綜合來看,整個材料五都是在論述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具體起到什麼積極作用,結合題幹,印證了之前的設想方向是對的。 第三部分:非大作文命題對應的材料分析 這篇真題一共5則小材料,材料1、2、3、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