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43|為什麼你應該親自投入執行,而非委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們認為“執行 Execution” 是商業的"戰術 tactical"層面,是領導者會“委任 Delegate”給下屬,而領導者聚焦於覺察更高層次的“戰略 strategic”。


這樣想完全是錯的。


“執行 Execution" 不僅只是“戰術 tactics”,更是“紀律 discipline" 與 “系統 system"


“執行 Execution" 需要構建在公司的“策略 Strategy", "目標 Goals"與"文化 Culture"上


而組織的領導者必須深深“投入 engage”其中,無法“委任 Delegate”」


「不理解與不時間“執行 Execution"的領導者,就像是“在沒有地基的地方蓋房子 Build House without Foundations”」


這段討論,節錄自美國作者 Larry Bossidy[1] 與 Ram Charam [2]於 2022年6月15日出版的“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執行:完成事情的紀律”[3]的第6頁,


引發我對「執行」與「委任」的重新思考。

raw-image


由於我所待的 UCLA Trustworthy AI labs 持續壯大,


這兩年我也遇到了很多團隊合作的難題。


這些難題的答案,我總會向日常看到的書去搜索,而這些書也給我一個意象,


就是我需要逐漸成為「經理 Manager」,把從老闆來的事情大事化小事,


而小事再交給更年輕的碩博士生去執行。


這個大事化小事的過程,就是「委任 Delegate」,


而我也覺得初階的碩博士生就是做「執行 Execution」,將小事化無。


但今天讀到 Larry 與 Ram 的這段話,著實讓我重新思考我是否該繼續使用這種「經理思維」。


根據Larry 與 Ram 的框架,「執行 Execution」往更細的顆粒度走,


除了是實踐「戰術 Tactics」,更是「紀律 Discipline」與「系統 System」。


你也知道系統應該是你做任何事都應該去追求的,


而「紀律 Discipline」就像是「習慣 Habits」,


有了以後就能持續運行,形成往自己的「目標 Goals」前進的「系統 System」。


而這也反應了Larry 與 Ram所說的,「執行 Execution」是建立在「策略 Strategy」「目標 Goals」與「文化 Cultures」。


這似乎給了一個很有趣的對應:


「戰術 Tactics」<----> 「策略 Strategy」


「紀律 Discipline」<----> 「目標 Goals」


「系統 System」 <----> 「文化 Cultures」


中間的雙向箭頭是什麼呢?


那就是「執行 Execution」。


而三個對應又分別是:


- 第一組:「時間範疇」(短期 vs 長期)。

- 第二組:「行為與結果」(過程 vs 結果)。

- 第三組:「結構與價值」(運作機制 vs 集體信念)。


如此,後者驅動著前者:


- 時間範疇:「策略 Strategy」驅動著「戰術 Tactics」

- 行為與結果:「目標 Goals」驅動著「紀律 Discipline」

- 結構與價值:「文化 Cultures」驅動著「系統 System」


這樣一想,


戰術,紀律,系統,都是屬於比較容易言傳,可以寫成文章的內容;


但策略,目標,文化,就是屬於更高更抽象,大概都要寫成一本書才能成立的內容。


世界真的很大,很有意思。


Reference

[1] https://cornellcapllc.com/lawrence-bossidy/

[2] https://ram-charan.com/books/execution/

[3] https://www.amazon.com/Execution-Discipline-Getting-Things-Done/dp/060961057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0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文中提到 劉奕酉老師總結過往經驗的 5個面向、30個體悟 5個面向包含了成長規劃、向上管理、對下管理、情緒管理及多元思維 非常推薦職場上有迷惘的朋友去閱讀 我個人的想法是 第一方向比努力重要 第二要適時角色切換 第三保持穩定且開闊的心態
Thumbnail
文中提到 劉奕酉老師總結過往經驗的 5個面向、30個體悟 5個面向包含了成長規劃、向上管理、對下管理、情緒管理及多元思維 非常推薦職場上有迷惘的朋友去閱讀 我個人的想法是 第一方向比努力重要 第二要適時角色切換 第三保持穩定且開闊的心態
Thumbnail
最近是每季績效面談的時間,我與每位夥伴回饋了上一季的OKR執行狀態。幾次下來,我發現夥伴們都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也嶄露更多成長的潛力。因此,我將回饋焦點放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可以提升的面向,而不是執行進度或是遭遇困難的討論。當主管交辦任務給你時,你其實也可以選擇在每個任務中都能夠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最近是每季績效面談的時間,我與每位夥伴回饋了上一季的OKR執行狀態。幾次下來,我發現夥伴們都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也嶄露更多成長的潛力。因此,我將回饋焦點放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可以提升的面向,而不是執行進度或是遭遇困難的討論。當主管交辦任務給你時,你其實也可以選擇在每個任務中都能夠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前文談到授權或是團隊領導時,讓人負起責任,以及要負起什麼責任,然後呢,授權不能停在這裡。 授權不是扔出去責任就好了,上下對於如何達成目標,完成他的責任的方法需要進一步探索。 對於中階主管,這個比較簡單,討論一個達成目標的操作方法,先做什麼,再做什麼,誰在何時做甚麼的計劃。目標轉換計劃,在團隊層次
Thumbnail
前文談到授權或是團隊領導時,讓人負起責任,以及要負起什麼責任,然後呢,授權不能停在這裡。 授權不是扔出去責任就好了,上下對於如何達成目標,完成他的責任的方法需要進一步探索。 對於中階主管,這個比較簡單,討論一個達成目標的操作方法,先做什麼,再做什麼,誰在何時做甚麼的計劃。目標轉換計劃,在團隊層次
Thumbnail
成為優秀主管的建議和技巧:通過適當的交辦工作和仔細的溝通,主管可以減輕壓力並獲得更好的結果/有效的交辦技巧,可以激發部屬的能力和潛力/換位思考,成為部屬想要一起工作的主管,並提供了建立高效團隊的方法/引導部屬主動去做,並創造成長型團隊/以團隊作戰,實現個人價值,並建立良好的心態和對話/關決策技巧,包
Thumbnail
成為優秀主管的建議和技巧:通過適當的交辦工作和仔細的溝通,主管可以減輕壓力並獲得更好的結果/有效的交辦技巧,可以激發部屬的能力和潛力/換位思考,成為部屬想要一起工作的主管,並提供了建立高效團隊的方法/引導部屬主動去做,並創造成長型團隊/以團隊作戰,實現個人價值,並建立良好的心態和對話/關決策技巧,包
Thumbnail
大家常常會說,專案的起案是最重要的 一個專案起的好,後面就順了;起得不好,往往會失敗收場 但是在一間企業,案子的啟動方式往往百百種 今天就來聊聊,各種起案的方式
Thumbnail
大家常常會說,專案的起案是最重要的 一個專案起的好,後面就順了;起得不好,往往會失敗收場 但是在一間企業,案子的啟動方式往往百百種 今天就來聊聊,各種起案的方式
Thumbnail
稱職經營者的重要工作 輔導企業多年後,經常發現不少企業的經營者,其實並不清楚如何扮演好稱職的角色。明明手上擁有權力、資源與員工,也知道要扛起企業經營獲利的責任,卻是每日白忙一場。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多數老闆是業務或技術出身,手邊有不差的產品,也知道如何開發業務,但就是每天辛勞,不知道如何營運企業。
Thumbnail
稱職經營者的重要工作 輔導企業多年後,經常發現不少企業的經營者,其實並不清楚如何扮演好稱職的角色。明明手上擁有權力、資源與員工,也知道要扛起企業經營獲利的責任,卻是每日白忙一場。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多數老闆是業務或技術出身,手邊有不差的產品,也知道如何開發業務,但就是每天辛勞,不知道如何營運企業。
Thumbnail
組織必須仰賴團隊、眾人的力量成事,幾乎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大多數企業領導人或主管在帶領團隊時,經常忽略了自己究竟是「讓團隊發揮集體力量、完成任務」,還是習慣由上而下「交代團隊完成任務」?
Thumbnail
組織必須仰賴團隊、眾人的力量成事,幾乎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大多數企業領導人或主管在帶領團隊時,經常忽略了自己究竟是「讓團隊發揮集體力量、完成任務」,還是習慣由上而下「交代團隊完成任務」?
Thumbnail
這一講我們講了「足球隊」的管理方式,找到對的人讓他們自主性的運作起來,而不需要強加干擾;再來就是提到了「經營理念、願景和戰略」,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時代瞬息萬變,與其把願景目標具體化執行,倒不如透過簡單明瞭的戰略目標去執行就好了,例如 Line 公司的戰略只有一個:「比任何公司更早一步推出高品質的產品」
Thumbnail
這一講我們講了「足球隊」的管理方式,找到對的人讓他們自主性的運作起來,而不需要強加干擾;再來就是提到了「經營理念、願景和戰略」,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時代瞬息萬變,與其把願景目標具體化執行,倒不如透過簡單明瞭的戰略目標去執行就好了,例如 Line 公司的戰略只有一個:「比任何公司更早一步推出高品質的產品」
Thumbnail
很久沒寫文章了,很多因素是因為沒有新的觀點,何謂新的觀點?例如我寫業務類別或是創業類,可能可以寫500篇、但是沒有意義,因為讀者沒有吸收進去。而同一個套路或是方法用了500遍,對我是浪費時間、對我的讀
Thumbnail
很久沒寫文章了,很多因素是因為沒有新的觀點,何謂新的觀點?例如我寫業務類別或是創業類,可能可以寫500篇、但是沒有意義,因為讀者沒有吸收進去。而同一個套路或是方法用了500遍,對我是浪費時間、對我的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