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一本有趣的書,這本書叫《破圈》,作者談到一個人的慣性行為分成三類:基於情緒的情緒體,基於經驗的記憶體,基於核心價值觀的信念體。
情緒,如果你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而有難以抑制的情緒,你在做決定時,很容易就順著情緒走。舉例來說,你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看到非正面評價時,就會著急,就會想要證明自己不是那樣,想要反駁別人的論點。這時你做的事,其實是順著情緒而發生,不見得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經驗,這輩子活到現在,不論是 10 多年或者 50 多年,我們總有非常多的人生經驗可供參考。經驗可以讓我們輕易解決已知問題,但有時經驗也會成為自我的包袱。因為每個人的經驗都是有限的,但世界的可能性則是無窮的,人很容易依循過往經驗做決定,因為那通常是低風險的。但如果不跳脫過去經驗,新的可能性就不會發生。我們人生只能一直重複,而沒有機會變得更好。
信仰,這就是所謂的核心價值觀,有些事不會有標準答案,甚至不見得是利益最大的。但因為「我相信」,所以我去做,因為符合我的信仰,所以我心安理得。舉個例子來說,在工作中,我認為員工的發展很重要,所以跟員工討論職涯發展時,我不會只侷限在公司內,而是會幫他想想外部的機會。因為這是我的信仰,這些信仰會驅使我做出晚上睡得著覺的決定。
改變過去的思維習慣經常是困難的,因為人的思維習慣經常受到三個不同層面的因素影響。
還記得上次在老宅跟 Yuki / Manny 聊天時,我們就有提到類似的東西,我們回想過往的職涯,覺得有些早年對職場的觀念,現在想想其實可能都是有問題的。
追求卓越、好還要更好、勤奮努力是種美德,剛出社會時,缺乏經驗,所以我們對職場的認知,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老闆、主管,或者當時的社會氛圍。一旦認知被形塑了,自己或他人的經驗也確實都是如此,這些觀念就會根深蒂固在我們腦海裡,久而久之就成了扎實的記憶體,不會對此有任何懷疑。
這陣子我嘗試在質疑過往的許多經驗,包含經營、管理、工作方法、人際關係,我發現我的許多行為慣性,其實都是源自於經驗,因為我過去這樣做很有效,我就認為這應該是解決某個問題「唯一路徑」。只因為過去每次我這麼做,得到的結果都是好的。
但其實我個人的經驗很狹隘,我所經歷的可能也只是數十億種可能性裡面的數百種。我以為的最佳實務,可能也只是我從這數百種裡面挑選出來最好的那一個,但還有數十億種可能性,因為我經驗跟思維的侷限而被我忽略,其中可能就有比我過往認知更好的解法。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從前陣子開始調整自己面對一些事情的習慣。
當時有人問我做這些調整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其實我也不是遭遇到什麼挫折或問題,只是想說做點跟過去不一樣的事,尤其做過往不會做的決定,看看人生會有什麼改變。
我當時做的事情如下。
以前我比較不回應大家的留言,就算回覆也都回的很短,最近想說試試回長一點,看能不能跟大家有多些交流。一個禮拜實驗的體感,交流的次數很明顯的增加,覺得挺不錯的。
我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內向跟不愛主動找人攀談的人,別人找我聊也通常是別人起話題我來搭。但我最近跟沒見過面的商務對象聊,或者跟雞蛋糕店的老闆都能聊。昨天去中部聚會時也跟大家聊了一些有的沒的話題,這都是我過去比較不會有的行為,但我感覺沒以前那麼耗能。
以我過去的習慣,我分享的內容可能硬知識會佔 80%,軟性的比例大概只有 20%。那天聽 Yuki 提到我應該多一點軟性的部分,然後我自己也檢討過去演講時可能太強調硬知識,但軟性的部分我明明也挺多能分享的。
所以我試著將分享的內容,軟性的比例逐步提高,很可能會到 40-50%,然後下次演講我也想調整一下,把故事的比例提高到最少一半,硬知識可以講,但比例就剩下 50% 左右。
之前我其實是個不太維繫關係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靠著見面一起吃飯來維繫。但我最近試著將一些好東西分享給其他人,有可能是吃的,有可能是書,也有可能是一的旅遊行程,或者其他我覺得對方可能感興趣的事物。
我覺得自己做起來並不會不自然,還算蠻輕鬆愉快的。
身邊很多人都很厲害,很值得學習,但以前我就是看,然後學,可並不會主動想跟這些人互動,甚至會自認為跟對方是屬於不同圈子的人,但最近我會試著跟值得學習的人互動,不見得想要獲得什麼,只是覺得,既然都跟對方學習了,是不是有機會也能多些交流。
AI 的資料我這幾個月都有在看,看我這禮拜主要著重在科學層面的應用,因為我認為科學是構成世界的基礎領域,理解 AI 對科學的影響有多大,就意味著理解 AI 現階段的邊界到底在哪。這對我思考各種問題都會有幫助。
所以我花了時間看了好多篇文獻,早上那篇我看 + 摘要,足足花了我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但我是真的挺有收穫的。
前面六項改變,其實給了我一些啟發,加上這兩天在探討年輕一代的行為,我覺得自己過往在思考一些事情真的太狹隘了。也得承認自己是真的完全不理解年輕一代,我需要多花點時間去理解他們的想法,才知道我們這一輩,到底把社會弄成什麼樣子。
我們不能一邊抱怨前一代人給我們留下不怎麼樣的台灣,但在這一代,我們又做了什麼來讓下一代變得更好。我們不該是一邊抱怨上一代,還一邊抱怨下一代。
以前不會特別投資關係,但現在覺得這很重要,應該花時間,
以前不會特別找人聊天,但最近也開始想多聊一點,
以前覺得有些難的問題自己解決就好,現在則想多聽聽別人意見。
人這輩子怎麼過或許是被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給決定,而選擇的背後經常是基於思維習慣,而思維習慣的背後,又與情緒、經驗、信念有關。
情緒可以透過自我覺察與練習,變得更加穩定,
經驗可以透過覆盤與回到源頭思考,讓經驗成為養份而非限制,
信念則是經常問自己,什麼對自己才是重要的,找出根源。